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晨简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 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分两组。实施开腹手术1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手术18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通过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术后下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排气时间,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小的创伤,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关键词】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效果

在普外科急腹症中阑尾周围囊肿较为常见,通常由急性阑尾炎发展至晚期病理结果所致。临床既往的治疗以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为主,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腹腔镜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1]。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分析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临床价值。

1 患者信息与方法

1.1 患者的资料

本次研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均为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分两组,即研究和参照两组。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4例、4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9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1.19±6.43)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2例、6例,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3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0.33±6.51)岁。将研究组和参照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组间差异呈P>0.05,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首先选取麦氏切口,若患者的粘连不是十分严重,将阑尾切除并将引流管进行合理放置,若患者的粘连较为严重,仅仅将引流管进行放置,随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切除阑尾。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一起阑尾切除术,首先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让二氧化碳的气压腹力维持在15mmHg,将脐和左髂前上棘连线处1/3作为主操作孔,将10mm的Trocar置入其中,辅助操作孔选取脐水平线的右腹直肌外缘,将5mm的Troear置入其中[2]。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脓肿和腹壁之间的粘连利用分离钳钝性分离,在此期间不得对肠管造成损伤。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将脓肿打开,将脓液及时清除,将病变的阑尾充分显露,并将阑尾系膜至阑尾的根部切断,结扎根部让其更加牢靠。若患者的阑尾根部存在坏疽,难以进行结扎,可选择周围网膜对残端进行覆盖和包埋,最后将引流管进行合理放置。对患者右结肠旁沟和盆腔反复冲洗,若患者的粘连较紧,难以将阑尾进行分离,可以对脓腔和盆腔反复冲洗,最后将引流管置入其中,引出时选择辅助操作孔。

1.3 指标的判定[3]

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对其围术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主要包括: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等,随后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排气时间进行比对。

1.4 数据统计和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排气时间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为主,组间行T值检验,结果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则表示P<0.05。

2 研究结果

2.1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后的围术期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参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比对两组阑尾周围囊肿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表1为具体数值,如下所示。

3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的既往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使用抗菌药物,虽然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但是具有较长的病程,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会有较高的复发率。开腹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不利影响,同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腹腔镜手段逐渐引入临床,并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广泛应用。有学者研究后指出,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技术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术后有较快的恢复速度,同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同开腹手术比较,具有以下优势:①可以缩短疾病的病程,对胃肠道有较小的干扰。同时可以缩短住院用时,加快术后恢复速度。②气腹充分条件下具有清晰的视野,可以彻底探查腹腔内的病变,实施一期阑尾切除术有较低的感染几率。③可以将切口感染几率和裂开的几率减少。④腹腔镜手术均在腹腔内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肠管的牵拉翻转减少,从而使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4]。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的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开腹手术的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有明显减少,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李文煜[5]等学者的报道存在一致性,充分体现了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的优势,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综上研究可知,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小的创伤,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参考文献:

[1]贺杰.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1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2):933-935.

[2]马立东,李春雷,周福金等.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3):191-193.

[3]戴凌,田小林,朱小宝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1,06(6):715-716.

[4]李新明,袁又能,董明明等.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7):812-814.

[5]李文煜.阑尾周围脓肿的腹腔镜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2015(12):58-59.

论文作者:王晨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晨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