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生涯探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文_陈培密

基于高中生生涯探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文_陈培密

(浙江省平阳中学)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时代,随着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社会变化巨大,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等方面遇到种种困难,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学校是中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各个学校应该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治疗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探索;心理健康;课程

1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结束了少年期,开始向青年期转型,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趋于稳定,心理也日益成熟,但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仍然具有矛盾与冲突,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间的不平衡性。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心理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同步。这个时期,由于生理的巨大变化,高中生外形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他们心理上也想进入成人世界,扮演新的社会角色,寻求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他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种种困惑。此外,由于性的成熟,萌发了对异性的爱慕,滋生了对异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因而会有一种强烈的压抑。他们缺乏理智、心理比较脆弱,容易产生挫折感。

1.2知、意、行等方面的动荡性。

高中生在思想上,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在人格特点上,热情大方,但容易冲动,缺乏承受压力,社会经验也十分缺乏,具有波动性;在意志品质上,他们表面坚强,但在毅力不够,往往把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表现出冲动性;在社会关系上,他们渴望社会能够给予他们信任和尊重,但容易苦闷和焦虑,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另外,他们有盲目崇拜的心态。

1.3观念上和行动上的自主性。

高中生在观念和行动上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希望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管理。他们对老师的意见不再轻信,甚至有时会故意违反老师的意志,寻求心理的一种满足。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处于与家长、老师相抵触的状态,希望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理解、保护。

1.4内心世界的闭锁性。

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开始对外界不满意,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保持自己内心的小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性往往使高中生感到孤独。他们渴望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于能够理解他们的人,他们可以推心置腹、毫不保留。

2当代高中生身心发展面临的挑战

2.1求知与升学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家庭生活比较舒适和优越,孩子可以享受无穷的快乐,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作为家长,一味希望孩子学出好成绩,找份好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孩子不理解父母,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感,他们常常对父母表示怀疑。因此,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进入高中,学习任务加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心灵遭到严重创伤,个别学生出现心理疾病。

2.2异性交往的迷惑。

高中生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神秘感,由于他们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一旦落入“情网”,十有八九会影响到学习,学习会成绩下降。另外,老师往往忽视异性交往的正面影响,不能正确诱导男女朋友和谐地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致使学生在交往中出现更大的困惑。

2.3价值取向的困惑。

高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高中生面临着严峻挑战。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认为参加团体活动完全没必要,价值取向不和。此外,科技的飞速发展,上网行为逐渐增多。网络已经成为高中生的重要生活部分。一些高中生不能很好把握自己,容易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有些涉及暴力倾向和色情内容的游戏,则会给高中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

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3.1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

任课教师是决定心理健康教育好坏的关键,教师的充分参与,以及人格的魅力,都会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会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要积极开展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使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友善、乐于助人、也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珍惜和尊重自己有帮助人的权利,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尊重他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真挚诚恳待人,不虚伪,能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有幽默感,注意身体健康,保证有旺盛的精力,敢于冒险,在生活中不害怕接受挑战。

3.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建设。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个性得以完善。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学生的集中需求,使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的坚实基础。无论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在内容的选择,都必须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按照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获取个人发展的经验,达到自我实现的核心。我们需要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了学生个体,以学生的需要为宗旨开发出来。

3.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建设。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方面,要以本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本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做到是适合这一特殊阶段学生所需的教材,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在教材的编写上,应有所创新,版式要活泼,设计要新颖,画面要生动,才能使学生爱不释手。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心灵成长,要遵循学生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学生真正取得收获。

参考文献

[1]吕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0(3):66-69.

[2]宋喜霞.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9.

论文作者:陈培密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基于高中生生涯探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文_陈培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