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交通安全越来越重视,而城市公园规划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已成为当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势在必行的工作趋势,在实际运行时,必须遵循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节省城市土地资源以及合理利用等相关设计原则,并大力采用城市海绵技术,这样才能达到预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城市公园规划;应用分析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城市公园是其最为显著的代表性设施之一,在其实施绿地规划设计时,大部分城市都会将精力集中在景观建设、防尘降噪以及社会功能上,相对对于防洪抗灾方面的功能设计却是极为忽视,进而使得城市水污染、雨季内涝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完善现有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并积极引入海绵城市技术,这样才能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应用功能,真正达到雨水调蓄、防洪防涝等设计目的。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主要针对城市雨季内涝、水污染等问题,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不仅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而且在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也能发挥出一定的应用功能。特别是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上,必须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海绵城市技术,进而通过一系列先进的防御系统来实现对雨水的吸收、贮存、渗透和精华,以期使雨水演化成可以二次循环使用的供水资源,进而真正达到合理利用、防洪抗涝。由此可见,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具有以下两种优势:第一,可以大力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使其功能和标准达到最大化,进而有效缓解城市水管网的运行效率;第二,能够促进雨水的回收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技术的有效应用
2.1滞留渗透系统中的应用
2.1.1绿色屋顶
在城市公园中,所涉及的园林建筑是产生雨水径流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这些园林建筑设计进行重新的优化,通过滞留系统来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还要引入海绵城市技术之一的绿色屋顶,通过在屋顶防水层栽种绿化植物,来对园林建筑屋顶中所堆积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
绿色屋顶设计在应用优势上要远远高于普通屋顶设计,其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改善城市环境,避免热岛效应的产生,进而对雨水的滞留和收集都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绿屋顶设计在实际运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其是在屋顶防水层上栽种植物来达到生态环保效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园林建筑屋顶的负荷承重以及防水能力。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实效作用,就要在开展绿色屋顶设计时,尽量选择小体量、抗性强的乡土植物。同时,由于公园建筑数量有限,绿色屋顶所处理的雨水量也是十分有限,对于那些超过系统承受能力的雨水,相关设计人员还要在建筑周围布置相应的雨水管道,以便可以将这些雨水通过管道直接引入到附近水系或生态绿地中进行使用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防止其他雨水设施对建筑地基造成影响,尤其要注重雨水管道的埋设位置,必须控制在与园林建筑三米之外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2.1.2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之所以成为城市公园滞留渗透系统中,最为常用的海绵城市技术,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因为透水砖材料结构的孔隙率十分之大,雨水接触后能够迅速渗入到地下,实现雨水收集和径流控制。
另外,通过透水铺装,还能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起到良好的净化水体的作用。现下,市面上的透水铺装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即透水砖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以及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透水铺装材料能够净化雨水中的91%以上的悬浮物,且能够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为了使雨水得到更好的利用,也可在铺装层下方约800mm处设置相应的排水管、地下蓄水箱等装置,以便真正达到雨季蓄水、旱季补水的设计目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公园设计都会采用透水铺装海绵城市技术,进而一方面满足铺装的功能使用,另一方面增加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在公园停车场、步行道、集散广场等区域内,都会采用不同尺度的透水铺装材料,如:鹅卵石、碎石、青瓦、砂砾等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促进雨水的渗透净化,而且还能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亲切感,进而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调蓄系统中的应用
2.2.1湿塘
湿塘属于一种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径流作用的海绵城市技术,也被人们称之为雨水塘。其整体设计构造主要分为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水口、护坡、驳岸以及维护通道六大组成部分,一般位于城市公园中地势较洼的汇水区域尾端,以便可以通过自身的设计特征来将运输设施汇集的雨水或周边场地的地表径流直接导入湿塘,这样通过湿塘的完全沉淀和分解,就会尽快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处理。因此,可以看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通过引入湿塘海绵城市技术,不仅可以减缓雨水径流,净化水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满足旱季用水需求,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2.2.2人工湿地
第一,表流型人工湿地。该调蓄系统与生态湿地基本类似,都有着较低的建设成本,其中内含10-45公分的浅水层,可以充分满足各种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湿地底部设计要保留一定的轻微坡度,以便可以通过自身的重力势能作用,来实现水体的自然流动。据相关实践证明,在现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能够发挥海绵城市作用的调蓄系统,尤以表流型人工湿地的应用功效最为明显,其单个湿地的长宽设计比例一般都以3:1-5:1为主,并且要在、湿地的、湿地床中设置相应的煤球渣、土壤等填充物,使其形成一个天然的养料层,进而更好的促进湿地植物生长,为其提供充足的天然养料。
同时,还要在填料层底部设置气密性良好的防水层,这样可以最大化避免地表水受到雨水径流污染,真正起到调蓄净化的设计作用。表流型人工湿地技术,在实际运用时,其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所收集的雨水径流进行物理沉降和微生物分解,进而通过吸附力强的植物吸收,来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和净化;其次,将处理后的雨水径流直接引入到地下,使之作为地下水补充的主要资源;最后,将那些无法调蓄吸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入到公园绿地或下洼度较大的区域内,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水体景观,进而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在提高公园鉴赏价值的基础上,大大控制热岛效应的发生。
第二,潜流型人工湿地。该调蓄系统不同于表流型人工湿地,其土壤结构一般都是覆着在水面之上,与沼泽环境基本类似,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潜流型人工湿地所起到的净化作用也是通过土壤、煤球渣等填充填料层来实现,按照水流方式,可将该湿地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两种类型,其中,水平式潜流人工湿地中的雨水径流方式主要呈现水平流动,经过湿地净化后会由出口直接导入到地面上;垂直式潜流人工湿地的雨水径流方式则是由地表垂直向下流向填料层底部,经过排水管道流入到地面,该湿地的过滤净化作用要远远高于水平式潜流人工湿地,但是在实际建造时,所需的投资成本也是十分明显,据相关实践证明,城市公园通过设计潜流型人工湿地,大大解决了雨水径流问题,实现了对其的有效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大力引入海绵城市技术,十分可行,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和调蓄,解决城市内涝隐患,而且还能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大大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时培文,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的泾干湖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J]美与时代,2016,10:24-25
[2]范长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2017,06:11-12
[3]马良荣,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2016,09:36-37
论文作者:蔡俊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湿地论文; 公园论文; 径流论文; 透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