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投资:100万打造出一个“疯”儿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望子成龙,儿子却成了虫
吴振杰和妻子邱方月结婚时,两人都已30多岁了。因结婚较晚,两人决定马上要孩子,可三年过去了,邱方月始终未能怀孕。眼看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夫妻俩很着急,四处求医。邱方月35岁时,终于怀孕了。第二年,儿子吴家林降生。由于这个他来得太不容易,夫妻俩对儿子宠溺得无以复加,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吴振杰夫妇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把希望全放在儿子身上。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是儿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吴家林经常逃学。吴振杰知道后,狼狠地揍了儿子一顿。揍完儿子,他哭着说:“我和你妈为了你,心都操碎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
不久,吴振杰夫妇所在单位濒临解体,夫妻俩双双下岗。当时他们已经50岁出头了。看到父母愁眉不展的样子,儿子说:“爸爸妈妈,你们别发愁,我已经初中毕业了,成绩不好,我又不喜欢上学,你们年纪大了,让我退学,挣钱养家吧!”听了儿子的话,吴振杰夫妇虽然感动,但还是愠怒地说:“家里再穷也供得起你上学,爸妈不仅要让你上学,还要供你读高中、上大学、将来出国深造!”父母的话让儿子十分感动,他豪气冲天地立下誓言:“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学出个样子,我就不是你们的儿子。”可是,尽管吴家林发奋努力,由于基础太差,他的成绩始终没什么起色。
吴振杰夫妇下岗后,开始了二次创业,他们在青岛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由于夫妻俩有这方面的经验,生意越做越红火,没几年,已有了百万家产。
2001年,吴家林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对儿子的落榜,吴振杰没有太多指责,而是让儿子复读,并花高价请来名师给儿子当家教。可是,第二年高考,儿子只比第一年多考了10分,连最末流的大学也上不了,这让吴振杰心里很失落。
吴家林对上学已毫无兴趣,他推心置腹地对父亲说:“爸,我实在不是上学的料,你还是让我早点工作吧!”妻子也劝丈夫说:“也许咱儿子天生就不适合读书,别硬逼他了。”吴振杰生气地对妻子说:“你看人家隔壁老马,三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咱们就这一个孩子,还没教育好,多丢人啊!咱们家不缺钱,缺的是文化,这个学必须得上。”于是,他逼着吴家林又复习了一年,没想到,儿子第三次参加高考,竟然比前两次成绩更差。吴家林没怎么觉得难过,倒是吴振杰痛哭了一场。
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既然儿子考不上国内的大学,就让儿子出国留学,从国外镀金回来,儿子总该有出息了。
花钱买面子,儿子只拿到一张肄业证书
吴振杰去一家留学中介机构咨询,说想把儿子送到治安好,大学又有名气的国家留学。工作人员说:“英国最符合你的要求,不过英国留学的费用是最高的。”吴振杰问:“一年需要多少钱?”“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需要30~40万元人民币。先上一年语言学校,再上三年大学,读完至少得100万元人民币。”吴振杰的心咯噔一下,半天没说话。100万元人民币,不是个小数目。前段时间,他们刚刚花50多万元买了套新房子,要是儿子留学得一次性支付所有款项的话,他得把房子卖掉才能凑够100万呢!虽说钱可以再赚,但如今废品收购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见吴振杰在犹豫,工作人员说:“大叔,要是经济上有困难,还可以去别的国家。”吴振杰赶紧说:“不,我就相中英国了。”
虽说吴家林不爱学习,可毕竟20岁出头的孩子好奇心和玩心都重,到英国读书,对他还是挺有诱惑力的。吴振杰为儿子请来英语家教,在他的监督下,儿子乖乖补习起了英语,还真的大有长进。
2004年9月,吴振杰终于如愿以偿地把儿子送到了英国。上了一年语言学校后,吴家林顺利进入大学。他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学这个专业,是吴振杰为儿子的将来做了双重准备:如果儿子毕业后,在英国找不到工作,就回青岛发展,青岛是旅游城市,旅游管理专业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进入学校后,天生不爱读书、基础又差的吴家林仍然跟不上学习进度,经常逃课。好不容易熬了三年,2007年7月,吴家林终于毕业了,因为没攒够学分,他没能拿到学位证,只拿到了肄业证书。学校让他再读一年,他放弃了。但吴家林没有把自己没拿到文凭的事实告诉父母,只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毕业,准备在英国找份工作。
吴振杰夫妇欣喜若狂,为了供儿子出国留学,他们卖掉新房,废品回收站也因竞争激烈关闭了,老两口住在租来的2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靠政府发的低保金度日。如今儿子学成毕业,拿了国外大学的文凭,两人觉得腰板立刻直了起来。
其实,吴家林在英国的生活并不如意。没有过硬的文凭,他根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只能做在中餐馆刷盘子、垃圾清运站搬运垃圾、建筑工地当小工之类的活儿。可这样的工作太累了,挣的钱也刚刚够填饱肚子。而且英国政府有规定,外国留学生只有一年找工作的时间,一年后未能获得正式的工作许可,不得再继续逗留。吴家林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打电话告诉父母,要回青岛发展。吴振杰夫妇很高兴,他们都已是近60岁的人了,当然希望孩子守在自己身边。
一朝回国,海归儿子竟成疯子
2008年6月,吴家林终于攒够机票钱,回到青岛。亲戚朋友都来道贺,夸赞他们夫妻俩有远见卓识,倾家荡产培养出个海归儿子,以后儿子会给他们挣更多的钱。吴振杰夫妇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看到父母租住在2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吴家林的眼泪哗地涌了出来。吴振杰安慰他说:“儿子,等你挣了大钱,咱再买套大房子。”
休息了几天,吴家林开始找工作。当他满怀信心地去应聘时,却被拒之门外。原来,用人单位一看他的资料里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有一份肄业证书,根本不再考虑他的申请。吴家林不敢把自己找工作被拒绝的真实原因告诉父母,只是淡淡地说:“那些单位我看不上,我要找个待遇更好的单位。”
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吴家林每天奔波于人才市场,但总是空手而归。一晃半年过去了,见儿子的工作始终没有着落,吴振杰急了。他劝儿子说:“你刚毕业,没有经验,不要把眼光放那么高,先找个合适的单位锻炼锻炼,慢慢来嘛!”吴家林也很发愁,可不敢告诉父亲实情,只得答应放低要求,先找个工作干着。
吴家林想,自己没有过硬的文凭,但是在英国待了几年,口语绝对过关,去英语培训学校当个口语老师是不成问题的。果然,得知他曾经留学英国,当地一所知名英语培训学校答应录用他,月薪在5000元以上。吴家林高兴坏了,欣然前去试讲,可是试讲效果很不理想,原来,虽然他的口语很流利,但语法知识一片空白,又没有授课经验,最后学校负责人遗憾地告诉他不能录用他。不甘心的吴家林又到其他几所外语培训学校试讲,结果如出一辙。
这时候,实在是纸包不住火了,吴家林只得告诉父母他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实情。吴振杰听后,差点晕过去,倾家荡产供儿子出国留学,儿子竟然只拿了张肄业证书回来,难怪儿子找工作屡屡碰壁。
吴振杰对儿子彻底绝望了,在家里他整天唉声叹气,稍有不顺,就和妻子争吵,说自己没本事,命不好,一辈子被人瞧不起……吴家林知道父亲是在发泄对自己的不满。家庭这个唯一的避风港没有了,他觉得自己成了漂泊的浮萍。渐渐地,吴家林的话越来越少,最后,他连出去找工作的心思都没有了,整天躺在床上发呆。
一天,吴家林又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在外面喝了点酒的吴振杰一看儿子大白天还在床上躺着,怒火中烧,骂道:“你活着有什么用?我花了100多万让你出国留学,可你连个工作都找不到,真是个没出息的败家子!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个笨蛋……”
吴振杰的话让吴家林彻底崩溃了,他站起来,茫然地说:“我是笨蛋,我是罪人,我不是人……”说完,狂奔出去。
吴振杰不依不饶地在儿子身后骂道:“有种你这辈子别再回来。”他以为儿子跑出去躲几天就回来了,可两天过去了,儿子一点消息也没有。吴振杰夫妇慌了,叫上亲戚朋友到处寻找,终于在青岛市郊一个偏僻的地方发现了吴家林。可他完全变了,谁都认不出,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
吴振杰将儿子送到精神病院检查,诊断结果令他伤心不已:吴家林已经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手捧医院的诊断书,吴振杰流出了滚烫的热泪,到底是谁逼疯了儿子?
编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然而本文中的父亲出于虚荣和攀比的心态,将儿子当成实现自己出人头地梦想的工具,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一味施压,陷入“逼子”成龙的误区,最终人财两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子成材要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如果盲目攀高,拔苗助长最终一定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