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彭建兴

彭建兴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剖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利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小切口显微镜术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式。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比较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82.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为(44.5±6.7)ml、(5.4±1.9)d,对照组为(92.3±7.1)ml、(9.6±2.3)d。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小切口显微镜术式,安全可靠,利于患者病情的痊愈。

【关键词】手术治疗;显微镜;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80例,收治时间: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利用数字抽签法,分组80例患者:实验与对照,每组4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5至73岁,平均(46.8±7.1)岁;病程为0.3至5年,平均(1.4±0.6)年;合并马尾神经损伤者,3例;恻隐窝狭窄者,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4~72岁,平均(46.5±7.2)岁;病程为0.2至5年,平均(1.3±0.5)年;合并马尾神经损伤者,4例;恻隐窝狭窄者,7例。两组文化程度、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 采用小切口显微镜术式[1],详细如下:

取俯卧位后,悬空腹部,让腰部呈屈曲状,充分显露椎板间隙。利用C型臂X线机,定位手术间隙,然后再将导针作为中心,同时于脊柱后正中位置做一纵行切口,长度约为1.8至3.5cm。椎板下,剥离骶棘肌,放置椎板拉勾,暴露病变节段的椎板间隙。利用无菌套将显微镜套好,并适当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及视野等参数。对视野中的椎板表面软组织进行规范化的清除,采取双击电凝法,于椎板外实施止血操作,让上位椎板下缘以及黄韧带完整显露。利用刮匙,对椎板下方的黄韧带进行剥离。取磨钻,磨薄关节突内侧约3/1的部位、上位椎板下约3/1的部位。刮匙清除黄韧带和骨质,让神经根充分显露。全面观察神经根,明确显露突出的核心部位,并避开椎管内的静脉丛,利用尖刀对纤维环进行纵行切开。此后,再利用髓核钳,将髓核小心取出。冲洗术野、电凝止血后,对切口进行彻底的冲洗,然后再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对照组 采用常规术式,两组术后都予以基础治疗,包括:脱水;预防应用抗生素;腰背肌功能训练;激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者例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Macnab分级评价法[2]”,评估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详细如下:

(1)优,症状、体征彻底消失;功能完全恢复。

(2)良,症状、体征部分消失;功能明显改善。

(3)差,症状、体征无变化;功能未改善或有加重趋势。

优良率计算法:优率+良率。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分析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4.5±6.7)ml、住院时间为(5.4±1.9)d,对照组分别为(92.3±7.1)ml、(9.6±2.3)d。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多发病,病理改变为:纤维环破裂;脊神经受迫;椎间盘劳损变性;髓核脱出[3]。现阶段,针对该疾病患者,我们可采取手术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以充分解除压迫,抑制疾病发展。传统术式在临床上有多年的应用史,但因其具备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故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临床医师并不建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小切口显微镜术式乃微创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切口小、微创以及无需大范围剥离病变椎体旁肌肉等特点,可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有助于患者脊柱功能的快速恢复[4]。对此,我们可将小切口显微镜术式积极引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如此,方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这两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者1例,对照组5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为95.0%,对照组82.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切口显微镜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确切[6]。

参考文献:

[1]王永安,李军,熊敏等.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Meta分析[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8):1837-1839.

[2]曲艳艳.关于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131.

[3]刘翰霖,庄正陵,闫学军等.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创伤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10):49-50.

[4]马俊.小切口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6):87-87.

[5]智晓东.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2):85-86.

[6]亢卫波,艾依热提?买买提,曾峥等.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121-125.

论文作者:彭建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彭建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