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昔阳县为例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昔阳县为例

韩桂梅[1]2004年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1986 年--1994 年期间完成的全国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获取了有史以来最为详尽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信息。但目前,全国大部分县区距离上次的土地详查工作已过了10 多年的时间,土地利用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国家要求对土地详查成果进行逐年变更,但许多县区的土地变更仅停留在数据上,出现图件和数据“两张皮”的现象。而且以往的土地变更调查过程以手工操作为主,速度慢,周期长,开支大,效益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和图件信息的非现势性已逐渐制约国土资源的信息化与科学化管理。本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现实,以山西省昔阳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 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该研究在土地利用及其分类理论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系统建设相关应用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叁种方法:传统调查方法、“3S”技术支持的调查方法以及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 技术的调查方法。结合实证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 技术的土地更新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是以1:1 万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为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依据《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野外地类调绘和权属界线调查,并对新增地物和近年变更状况进行补充调查,内业采用MapGis 软件,依照国家数据库建库标准,进行图形和属性库建设,最终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立昔阳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之后,对比了此次更新调查的辖区总面积、分幅面积、地类面积和2000 年末的相应变更面积,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不同的作业手段,并提出了数据差异的处理方法,同时还对本次更新调查所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对土地变更调查的叁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

张殿龙, 安祥生[2]2019年在《基于限制因素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以阳泉市郊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农业的核心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产量的重要要素。因此,探究影响耕地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改善土地质量是保障国家后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基于2016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以阳泉市郊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家农用地等别分等规程以及阳泉市郊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耕地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土地利用条件、地形条件、灌溉条件以及土壤条件,通过构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指数模型,反映出限制因素的制约程度与提等潜力,从而得出不同等别地块的耕地限制类型,依据地块限制类型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结果表明,阳泉市郊区共有23种限制因素的组合形式,其中,9等耕地以灌溉限制—地形坡度限制为主,10等耕地以灌溉限制为主,11等耕地以地形坡度—土层限制为主,12等耕地是以土层限制因素为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1].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D]. 韩桂梅. 山西农业大学. 2004

[2]. 基于限制因素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以阳泉市郊区为例[J]. 张殿龙, 安祥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标签:;  ;  ;  ;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昔阳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