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措施浅析论文_严中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措施浅析论文_严中

浙江永诚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湖州

摘要: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关键。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所以对于现今的建筑行业来说,现场管理的优化与质量监督已成为关系都一个工程质量乃至一个施工企业存活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优化;质量监督

0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企业在这个工程中是否盈利,管理是否有效益,管理者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要求,尽量优化每一道工序,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追求企业利润,又要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效益。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同时,十几年来形成的基础、主体、竣工三部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式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

所谓的施工现场就是指工程施工的施工场所,也就是施工的人员进行工程施工的场地。生产现场、生活现场以及经营现场都是施工现场的范围。用科学量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各种生产要素如人员、物料、方法、环境、器具、能源、资金信息等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就是企业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思想,通过计划、控制、激励、协同等职能进行优化组合可以确保施工进行阶段是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进行,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声誉及经济效益,这也是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最终目的。保质按期的完成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成本,工程的资源消耗以及工程的质量;以班组为单位并搞好班组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做好对施工生产成本的控制工作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并降低施工中的生产损耗,在施工进行的阶段还应该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应用新技术优化施工现场的施工,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使每一个生产要素发挥自身的作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及隐患应提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发现之后立即采取措施并解决问题;加强假设施工中的生产管理制度,实行施工生产的责任制度并对其进行奖惩,责任目标完成的优异的,就可以奖励,责任目标完成的差的,就要执行处罚措施;最后还应该在施工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的理念,确保施工的现场的干净及整洁,从而建设一个文明而优秀的施工工地。

2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2.1完善现场管理机构

完善现场管理机构是所有现场管理行为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的现场管理模式,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将现场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其他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对现场实行管理[1]。另外要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从而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是我们经常提高的,住宅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同样也应该以人为本。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仅仅依靠管理的规章及制度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当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一线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观念。

2.3编制合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2.4优化施工现场的作业程序

要想使施工现场的管理规范化,就要保证施工岗位定置化以及标准化。施工的作业程序的优化应以定置管理为突破口,定置管理具有约束性、目的性以及指导性,同时定置管理也包含企业现场管理的要求,可以有效的促进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高效化以及有序化

2.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完整、有序的系统,质量管理是其中的核心,通过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质检人员通过各项措施来保障施工质量,开展一些文明、标准工地达标活动,建造出一流的品质工程。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因为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现场实施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之一,对于一些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要及时的发现并分析,采取合适的手段来进行解决,这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过关的前提之一。另外,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检测施工中的各个工序是否符合质量的规范和要求,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开展各项文明、标准工地达标活动,能够为施工的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建立一流品质的施工工程。

3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

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体系建立,需要保证其应当具有遇见性、服务性以及基本的透明度,使得体系的建立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加强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性,深化体制改革,保证基本的服务效率,对整个施工项目采取事前、事中和时候全过程、动态化监管的方式,重点的对质量通病和施工常见缺陷部位进行监督和整改,为各项工作建立起相应的指导制度。

在监督现场管理的同时,要注重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施工人员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是施工质量的监督,以下进行简要分析。

施工人员的行为是现场管理得以落实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对人员行为的监督工作。在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通常由班组负责,在现场制度的落实中,更要依靠和发挥班组的管理作用,在班组内部形成规范的施工方式。另一方面,班组长的素质是班组管理中的重点,在对现场的管理中,最为有效地管理方式是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和管理,通过班组长的带头作用将班组内部的管理工作做好,同时协调好班组之间的配合,最终使现场人员的行为得以规范。

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现场监督的过程中,要不断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通过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和工序竣工后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春波.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与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3,02:155.

[2]孙青春.基于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5(8):286-286.

论文作者:严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措施浅析论文_严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