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与模式_经济论文

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与模式_经济论文

经济史学研究中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区域论文,模式论文,标准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6)04-0107-03

关于中国经济史学中区域经济研究的沿革与既有成果,郑学檬先生在《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第三章第二节第一目中有既精彩又精炼的概括。他指出,划分的标准与模式有三种:行政区模式,水系统模式,地形模式;区域经济史研究“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但总体上的研究对象是较一致的,即研究特定时期某一自然条件相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涉及农业(水利)、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过程、优势与劣势等方面。”[1](P106-108)现就我在这方面的学习体会作点补充。

1956年9月~1958年,我主持编写《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2],对中国1927年以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分为国民政府控制区(1927~1949)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控制区(1927~ 1949)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日本侵华军占领区(1931~1945)的殖民地经济形态来叙述。划分区域的标准是经济形态性质。

在同一个时期内,在中国土地上存在上述三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形态地区,是一种历史实际。以经济形态性质作为划分经济区域的标准,是对这种实际的抽象。正因为如此,1958年以后出版的凡是包括这个时期在内的中国国民经济史著作,无不分为这三个经济区域,并分别叙述。这包括中国近代经济史一类著作,也包括在这种划分基础上按经济形态区域写的著作,如殖民地经济形态地区经济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经济史,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地区的经济史。

20世纪80~90年代,我主持《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的编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的研究。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沿用按经济形态性质划分经济区域的做法[3]。新意有两点:第一,将时段延长至整个近代时期,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1842~1949),殖民地经济形态地区(1842~1949年,含1842~1949年的香港、澳门,1895~1945年的台湾,1842~1943年的租界和租界地,1931~1945年日本侵华军占领的东北和关内地区)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地区(1927~1949)。第二,在此基础上,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中分为主体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是在两个层次上划分区域经济。其中第二层次的划分是以民族聚居地为标准。几十个民族生活在神州大地上,各个民族都有聚居地区。各个民族的经济生活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以民族聚居地为标准划分区域经济,是应有的选择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4],我延续了将少数民族经济地区分出来叙述的做法,每卷都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章。在区域划分标准上,这套书的新意有两点:第一,按照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划出特定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人民政府实行“三线”建设政策,形成“三线”地区。在这种政策实行期间,这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比其他地区大,发展速度快,从而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叙述60年代经济时,开辟“三线”地区经济专章。20世纪80年代,人民政府实行经济特区政策,特区经济结构变化比其他地区大,发展速度快,从而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叙述80年代经济时,设置特区经济专节。这些都是按区域经济政策标准划分的区域。第二,依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出现沿海经济区域与内陆经济区域的差异,是1842年被动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至20世纪上半叶已较明显。这在前述两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中已经提及。但作为经济区域及这种划分区域的标准,则是在本书中提出的。

1996年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时[5],我强调区域经济分析的重要性。理由是:中国经济史必须研究经济结构的变迁历程。经济结构有多个方面,诸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等。在我们撰写本书之前,已有个别经济通史著作在某些时期(章、节)涉及地区结构。本书新的要求是,各个时期都要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和地区特色,作区域经济分析。这个要求是由经济史学与中国经济史特点决定的。

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经济、时间和空间三个要素。完整的中国经济通史,这三个方面都要“通”(断代的经济通史则要求在特定时间内空间和经济的“通”)。空间“通”,简单地说就是要覆盖全中国。如果一些有重大特色的地区被遗漏,便称不上完整的通史。就中国经济史的特点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民族、历史、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不同。这与新加坡一类国家不同。这些国家领土面积小,有的就是一个城市,虽然内部也有区域的划分,且各区域的经济也有差异,但难以形成区域经济。这是第一。第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导致经济重心地区的转移。在世界上,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甚多,但这种不平衡导致经济重心地区转移的则少有。不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就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史的这个特色。第三,以地区经济特色为基础的地区间的交往和优势互补,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之一。不写出各地区经济的特色与交往,便找不到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物质基础与内在动力,说不明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第四,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特殊地区。不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则反映不出每个时期的特色[6](P678-680)。

因为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区域经济结构问题,又因为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区域经济的原因不同,所以我在强调“力争把写好区域经济成为本书特色之一”的同时,又强调指出:“至于区域如何划分,作者可依据本卷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在国家分裂时期,可按多个地方政权管辖区叙述;在国家统一时期,既可按民族地区叙述,也可按经济区域叙述。”[5](P8)希望作者们创造出多种划分标准与模式。事实上,他们在实践中使用与创造的,比我设想的丰富得多。这给我提供了学习与概括的对象。

《中国经济通史》各卷使用的划分经济区域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类。

(一)民族聚居地。第二卷(秦汉经济史,作者范传贤、杨世钰、赵德馨)列出专章,分节叙述汉族、匈奴、百越与南蛮、西南夷、西域、氐与羌、东夷等各族地理分布与社会经济。第七卷(明代经济史,作者吴量恺等),除汉族主体地区外,专章分节叙述满族和蒙古族地区经济,藏族和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广西壮族和海南黎族地区经济,台湾高山族地区经济,土家族地区经济。

(二)水系统。第四卷(隋唐五代经济史,作者郑学檬、杨际平、陈明光、陈衍德)介绍的唐代主要经济区有:陇西与河西走廊,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与川西平原,长江中游与两湖地区,长江下游与太湖地区,闽粤沿海地区。从作者郑学檬先生概括划分经济区域的三种模式来看,他在这里使用的是水系统模式。

(三)经济形态。第九卷(中华民国经济史,作者王方中)按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地区(1912~ 1949)、殖民地经济地区(1931~1945)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地区(1927~1949)设章。第一种地区是主体,共五章;后两种各一章。

(四)经济发展态势。第三卷(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作者何德章)第二章在介绍气候形势与自然生态状况之后,分节叙述北方经济总体上的衰退与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区域特征。对区域特征,作者是这样描绘的:这个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从路径上看,是沿着由江浙到江西再到湖南这一路线梯次进行,这与两汉时期湘江流域发展最快,赣江流域次之,三吴浙东最慢的格局正好相反;从区域上看,宁绍平原、太湖流域最快,其次赣江流域,湘江流域未能保持汉代的上升势头,长江上游的益州及中游的江汉平原呈衰退趋势。很显然,这是从经济发展态势上着眼的。第五卷(宋辽夏金经济史,作者葛金芳)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绍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在介绍牧农分界线南移,重点分析南北两大经济区(中原地区,江南地区)之后,叙述了五个周边地区(东北和内蒙地区,黄河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横断山脉南部和云贵高原西部地区)。又用一章的篇幅专写区域经济,重点是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介绍了五个经济区:“顽强发展、一波三折的中原经济”,“蓬勃兴起、后来居上的东南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西川经济”,“困顿停滞的中南经济”和“地广人稀、起点过低的广南经济”。作者从动态中分析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划分经济区域的标准。

(五)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着墨最多的是第十卷(现代经济史,作者苏少之、赵凌云),共用了四章的篇幅。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香港、澳门等特殊地区外,重点分析沿海经济区(又称为东部地区)与内地经济区(其中又分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划分的标准或依据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对经济区域划分而言,地理位置是不言自明的原则。因此,这里真正的标准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如果说,以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在纬度方向,即北方或南方,那么,现在已经变为经度方向,即东方与西方。这个转变是1842年以后经济变化的结果,即由南北方差异显著变为东西方差异突出。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区域战略是建立在东西部或东中西部区域划分基础上的。

各卷作者对经济区域划分的标准,少数的有说明,多数没有。上述几类是我依据各卷中相关叙述作出的概括,对否,有待作者指正。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

第一,划分经济区域的标准和模式,除了郑学檬先生概括的三种外,还有以下五种:(一)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相同地区。(二)民族和民族相同地区。(三)经济形态和经济形态相同地区。(四)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发展态势相同地区。(五)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地区。这些标准和模式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而没有哪个正确哪个错误的问题。

经济本是极为复杂的,它有多个层面的结构。它是变化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性质与面貌不同。中国又是一个大国,民族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只有采取区域研究的方法,并只有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标准和模式,才能将它反映得全面一些,具体一些,深入一些。角度越多,标准和模式越多,便会反映得越完整,越具体,越深入,越生动。

第二,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除郑学檬先生指出的“研究特定时期某一自然条件相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外,还有特定时期自然条件相同或不同,但或经济形态相同,或经济发展态势相同,或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或经济政策相同,或民族相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一句话,除了自然条件相同的地区外,还有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地区。对于经济区域的划分来说,后一种因素或许是更为重要的。

收稿日期:2006-05-14

标签:;  ;  ;  ;  ;  

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与模式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