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_银行论文

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_银行论文

200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资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华永道继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之后,又于近期发布了其2009年最新报告。本次调查于2009年4月至5月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深圳四地进行,其间共有41家在华的外资银行接受了访谈调查。 本文选取了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读者参考。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多数外资银行选择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受访银行看淡市场份额前景,25%以上的银行预期市场份额会有所下降;各家外资银行均表达了其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并对扩大其在华影响力和参与活动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海外借款利息所得税的代扣代缴问题外资银行也表示出了高度关注;虽然人力资源问题有所缓和,但监管规定的约束以及来自中资银行的竞争,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产品推广和市场份额产生的影响,还是为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经营活动依然面临诸多的挑战。

一、主要调查发现

(一)更多的银行希望设立境内法人机构

目前,在境内设立了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已有26家。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银行期望这个数字到2012年增加至30家到40家。一些较早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正在扩大规模,发展势头良好。这些银行正在扩大他们的零售网络,并且已从人民币储蓄业务中获益。

许多外资银行选择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来提供更多的服务。他们相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他们会同步发展壮大。同时他们认为,以后那些没有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将会受到监管机构会的监控,使其更难从市场自由化当中获益。另外也有一些银行担心推迟建立境内法人机构的行为会被认为是对中国缺乏信心的一种表现,并且对将来是否允许设立境内法人机构有所顾虑。

总而言之,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使得外资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积极举措,这些举措包括聚集更资深的人才,设立本地的董事会,拥有本地的资本金基础,实现更好的公司治理,以及改善风险控制。

(二)预期未来的市场份额有可能持平甚至下降

之前,绝大多数受访银行预计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上升。但在2009年这种预期明显改变,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银行预期增长,而占受访总数25%以上的银行预期市场份额会有所下降。使受访银行做出市场份额保持不变或下降判断的原因包括:来自国有四大银行强有力的竞争、经济因素、不平等的竞技场(特别对于没有设立境内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以及贸易额的下降。

当谈及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建设话题的时候,受访银行提到,如果上海成功地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那么外资银行有限的市场份额(全国范围内约占2%)将会显著扩大。

(三)信贷市场前景预期喜忧掺杂

对于公司和零售信贷市场的前景,外资银行则给出了不同的回应。有近一半的受访银行(20家)认为公司信贷市场的局面正在恶化,而有八家认为情况在好转。对于消费信贷,各家银行要乐观得多,有20家认为局面稳定,而仅有七家认为情况在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四)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信心坚定

尽管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但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信心和投入基本未受影响。从40家银行给出的信心评分来看,2009年的水平与2008年相比只略微下降,从8.6降至8.4。其中,几家美国银行评分更是达到了9.0,与亚洲银行的评分相当,高于欧洲银行的评分7.8。20家已设立境内法人机构的外资法人银行的评分是8.7。

从反馈来看,在2012年之前的未来三年中,各家外资银行用评分表示了扩大其在华影响力和参与活动的浓厚兴趣,表达了对中国更加坚定的信心。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没有给受访银行的业务模式带来变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模式保持了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超过半数的受访银行表示他们将坚持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方法。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的受访银行也仅作出了平缓的变动调整,例如削减既定法人机构扩张规模及暂缓部分产品开发计划。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国内信贷量的大量增加和许多外资银行业务的缩水,无疑使大型中资银行从中受益。

(五)代扣代缴所得税的问题陷入僵局

这次调查显示外资银行对海外借款利息所得税代扣代缴的问题非常关注。尽管中国政府在1997年就制定了海外借款利息所得税代扣代缴的条款,直到2008年末才宣布计划征收当年所发生交易的税赋。这项要求让许多外资银行不知所措。受访的29家银行中有27家表示对这项税收的实施方式有异议。他们认为这项税收是追加征收。然而,有两家外资银行表达了相反的意见,并对同业外资银行的反对感到惊讶。这些银行认为这项税收规定1997年就出台了,只是税务当局并没有执行,直到2008年才决定征收。那些高度依赖海外资金的外资银行将负担最重的税赋。

二、市场环境

(一)全球金融危机将对产品推广和市场份额产生影响

各银行认为危机的发生让监管机构变得更加的谨慎,而这将影响市场发展的进程。衍生产品、结构性存款以及与股票和各种掉期相关的产品都将受到影响。上述发展趋势将令外资银行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面临更加严峻的经营环境。因此,只有少部分银行认为它们的市场份额将在2009年有所增加。外资银行在一类城市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而全国来看,其市场份额仅为2%。

(二)监管主导变革的局面依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采用在境内注册成立法人机构的方式进驻中国(已经有超过20家,且还有10家或更多外国银行正在申办进程之中),各家外资银行急切希望拓宽业务范围和发展业务规模。然而,业务增长的速度和方向不是由市场决定,而仍将由监管机构主导。已在中国注册成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现在需要遵循国内同业银行所适用的经营管理规定,但众多外资银行仍感到被各种监管规定所束缚。

(三)来自中资银行的竞争加剧

过去的调查显示,中资银行对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不构成严峻威胁。外资银行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系列的优质产品并且拥有全球网络。此次调查表明许多因素导致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差距的缩小,减少了外资银行的整体吸引力。除了监管环境以外,来自中资银行的竞争被外资银行认为是进入中国银行市场最难以应付的因素。

随着中资银行经营水平和业绩的提升,外资银行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完全施展,这令他们倍感压力。国内信贷业务及规模的飞涨更是给外资银行出了一道难题,令众多外资银行在企业贷款市场上受到冷落。通常而言,在进入新市场时,外资银行经常会利用其具有竞争力的贷款定价,吸引新客户并与之建立业务关系。但是,由于较低的利差以及大型中资银行拥有充足的贷款资源,外资银行被挡在了进入国内信贷市场的门外。

(四)人力资源问题有所缓和

前度报告都曾强调外资银行所面临的员工流动过高以及难以招募和保留住高素质员工的问题。相对2007年只有四家外资银行拥有不超过5%的员工流动率,2009年达到这一水平的银行数目预计将达到16家。在当今的形势下,员工跳槽之前都会慎之又慎。

但是,就此趋势而言有三点需要重视。其一,这不意味着外资银行已经停止了招聘工作。一部分外资银行还在扩张阶段,最紧缺的人员依次是企业客户关系经理、法律合规专家、资金业务专家以及零售客户关系经理。其二,外资银行预计在经济形势稳定和前景明朗之后,员工流动率会突然增长。其三,对于那些已经建立起稳定增长的零售客户群的较大型外资银行而言,它们仍将出现较高的员工流动,因为其零售业务的前台员工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五)人力成本下调程度有限

虽然在部分职能领域,受访银行预计会对人员配置进行小幅精简,但总体而言,它们没有明确的减员计划。为避免裁员这种极端做法,部分银行执行了短期的无薪休假政策。

(六)2009年的薪酬和奖金将维持上年水平

受访银行预计其工资水平在2009年将与上年持平。41家受访银行中有17家预计薪资水平会有所增长,但其中大部分银行的涨幅微小,仅有3家预计会有10%的增长。奖金也将维持在2008年的水平。不过应该指出,相对2007年,多家银行在2008年已经发生了大幅削减奖金的情况。受访银行中有14家预计其2009年奖金水平将有所下调。

三、市场定位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成效判断

关于外资银行在中国投资的问题,受访银行对投资成功与否的评判受其投资实际财务收益的影响。单从财务角度而言,所有受访银行都认为苏格兰皇家银行、瑞银以及美国银行变现投资的做法是成功的举措。而如果从投资活动是否成功地实现了知识和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各家的看法就有所不同。在外资银行同中资银行的战略合作活动中,汇丰银行同交通银行的联手是得到各方广泛赞许的一个范例。另外,在受访银行看来,一部分外资银行拥有20%股权投资的小型地区性银行也是成功的例子。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融资优势与挑战并存

较大型的外资银行的客户群已初具规模,并对在中国国内融资的能力信心十足,但在宽限期后保持低于75%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要求对于众多外资银行而言仍是一大隐忧。外资银行在资金方面对其母公司的严重依赖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有22家外资银行从其母公司获取25%以上的资金。外资银行同样严重依赖银行间市场,如报告中所显示,在2008年下半年末,部分中资银行抽回了其在外资银行的存款,这几乎令一些外资银行陷入危机。

(三)大型外资银行领先同侪

除了包括在中国境内融资,大型外资银行也在其他方面展现出优势。在各个银行业务领域,汇丰、花旗和渣打银行往往都名列前茅。另外,正如报告后面说明的,通过逐步发展农村银行业务模式和加强分支网络建设,它们展现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和有力的实际行动。

(四)大型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利率

2009年5月,汇丰和花旗下调了中期人民币存款利率,新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这一前所未有的做法意味着大型外资银行在培养一种更加主动的管理客户存款的倾向。

中国政府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中资银行采取的强势贷款定价策略应该是造成这一变化的部分原因。正如调查报告所显示的,面对中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外资银行的授信规模可能已经减小,相应的,它们对存款的需求也降低了。如上所述,在过去的一年中,资金对于多家小型外资银行来说一直是个严峻的问题,但大型外资银行却不存在这样的困境。正如汇丰在其2009年3月11日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中所宣布的,汇丰早在宽限期结束之前就已经达到了75%的存贷比指标要求。面对最近的市场变动,大型外资银行或许可以从容接受存款流失的现实并在微薄的利润空间中提升盈利能力,但对于小型外资银行来说,当前的市场局面可能预示着未来还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五)中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进步明显

对于中国银监会计划在七家中资银行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举措,受访银行普遍持欢迎态度。但是,它们也认为该标准应该针对中国市场本身的特点做适当调整。外资银行充分认可中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他们看到了金融部门稳健的改革步伐并预计这种改革会持续下去。其中,风险管理人员从外资银行向中资银行的流动是令人鼓舞的进步之一。然而,一些外资银行表示担心,由于经济刺激方案而导致的目前信贷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信贷风险。

(六)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战略

一般而言,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之路都是先选择香港市场,然后再进驻其他亚洲国家。中资银行往往会追随它们的客户到海外,特别是在具有资源优势的经济体中寻求发展,例如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西。部分受访银行认为中资银行可能会尝试进驻它们已经设立法人机构的美国市场拓展业务,而与之相较欧洲的吸引力较弱。

标签:;  ;  ;  

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