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院放疗科留观室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74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可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11-02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使其体内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因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等症状的发生。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癌细胞的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就会逐步丧失自身免疫功能,从而造成死亡[1]。当前,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主要采取放疗的方法,但仍旧有患者无法得到痊愈,因而给其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展开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文以我院收治74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例,就其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4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分布:20-76岁,平均年龄(52.3±7.1)岁;放疗疗程为4至6周,放疗期间均未出院。疾病类型:头部肿瘤21例、胃癌16例、肺癌14例、宫颈癌11例、乳腺癌9例、其他癌症3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检查得到确诊,排除精神疾病以及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躯体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放疗疗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病情监测、生活、饮食等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放疗前的心理护理:在对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放疗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与其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将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进行疏导,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严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给予其足够的尊重,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给予其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护理。
(2)放疗中的心理护理:在放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为达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应对其熟练应用心理疗法。待患者入院后,应当从他们的疾病类型及具体病情出发,展开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同时将医院的相关制度及医护人员情况高职患者,鼓励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当患者未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疾病以及放疗治疗等相关知识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予结石。此外,还需对患者家属展开行之有效的健康宣教,督促他们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放疗与护理。在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使用积极乐观的语言,在化解患者心理负担的基础上,缓解其收到的痛苦[3]。
(3)放疗后的心理护理:结束放疗后,由于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辐射的影响,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其情绪展开疏导,通过与患者展开主动交流,或是让他们听放松的音乐,看有趣的电视节目,从而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基础上,达到消除器不良情绪的目的。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从他们的实际病情及身心状况出发,对其展开安慰与开导,同时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全面支持,鼓励与临床医护人员做好配合工作,促进生存质量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采取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展开观察,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越严重[4]。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结论
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群患有肿瘤疾病,并不断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临床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时,主要采取手术、术后放疗等方法[5]。然而,在实际放疗过程中,许多患者会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进而对放疗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6]。
分析相关研究报道得知,通过在放疗全过程对恶性肿瘤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可充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促进其康复。临床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当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时,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就会提高,进而对肿瘤的生长产生遏制作用。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还可对患者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放疗过程中的问题,并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做好配合工作。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展开放疗治疗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通过与患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给予患者精神与感情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对焦虑、抑郁以及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进行调节,在加快康复的基础上,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7]。在本研究中,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SAS与SDS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韦敏[8]人的研究报告相吻合。
综上所述,通过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可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邱云芳.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药研究,2012,5(6C):130.
[2]焦安秀,高伟,杨敏.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9(11):32 -33.
[3]许传金.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543-544.
[4]游秀芳.浅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11)1935-1936.
[5]张玉华,肖菊芳.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4,16(24):1136-1137
[6]冯惠春,黄静.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79-80.
[7]龚智逊,徐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4):823-824.
[8]韦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211-212.
论文作者:文珂,陈佩娟,李智君,邓婵媛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状况论文; 基础上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