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208医院高干科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康复总有效率为96%,其中2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9例,康复总有效率为72%,其中1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8%。可见,观察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老年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58~71岁,平均年龄(67.5±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70.3±2.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I、Ⅱ期康复护理措施
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达到I期康复为2~3 METs、Ⅱ期康复为4~6 METs[2]。
(1)活动:一般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先活动远端肢体的小关节;做抗阻活动可以采用捏气球、皮球,或拉皮筋等,一般不需要专用器械;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也可以早期进行。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但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应采用能量节约策略,比如制定合理的工作或日常活动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等,以尽可能提高工作和体能效率。避免剧烈活动及各种比赛以及竞技性活动;避免长时间活动。
(2)呼吸训练:呼吸训练主要指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要点是在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呼气与吸气之间要均匀连贯,可以比较缓慢,但不可憋气。
(3)坐位训练:坐位是重要的康复起始点,应该从第1天就开始。开始时可将床头抬高,把枕头或被子放在背后,这样有依托坐的能量消耗与卧位相同,但心脏负荷实际上低于卧位,因上身直立体位使回心血量减少,同时射血阻力降低。应让患者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直立性低血压。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床边步行(1.5~2.0 METs),以便在疲劳或不适时能够及时上床休息[3]。此阶段患者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因此监护需要加强。避免高强度运动,有上肢超过心脏平面的活动均为高强度运动,应该避免或减少。
(5)大便:患者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便秘,应该使用通便剂;患者有腹泻时也需要注意严密观察,因为过分的肠道活动可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律失常或心电不稳。提倡坐位大便,禁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分用力。因为卧位大便时由于臀部位置提高,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脏负荷增加,同时由于排便时必须克服体位所造成的重力,所以需要额外用力。
(6)上下楼:可以缓慢上下楼,下楼的运动负荷不大,而上楼的运动负荷主要取决于上楼的速度;必须保持非常缓慢的上楼速度,一般每上一级台阶可以稍事休息,以保证没有任何症状。可以自己洗澡,但要避免过热、过冷的环境和洗澡水。活动要循序渐进,强度为40%~50%HRmax[4]。
(7)娱乐:可以进行有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但要避免气喘和疲劳。如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园艺活动。
(8)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或活动时心率增加<10 次/min,次日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运动中心率增加在20次/min左右,则需要继续同一级别的运动。心率增加超过20 次/min,或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应该退回到前一阶段运动,甚至暂时停止运动训练[5]。
(9)一般患者主张3~5 d天出院,但要确保患者可连续步行200 m无症状和无心电图异常。出院后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1.2.2 Ⅲ期康复护理措施
巩固I、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状态。
(1)有氧运动:机体通过有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的运动称为有氧运动,这种运动通常为低、中等强度且持续较长的耐力运动,运动形式常为肢体大肌群参与且具有节律性、反复重复性质的运动,如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等。慢跑曾经是推荐的运动,但是其运动强度较大,下肢关节承受的冲击力较显著,运动损伤较常见,因此近年来已经不主张使用。
(2)运动方式: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间断性运动指基本训练期有若干次高峰靶强度,高峰强度之间强度降低。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强的运动刺激,同时时间较短,不至于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主要缺点是需要不断调节运动强度,操作比较麻烦。连续性运动指训练的靶强度持续不变,这是传统的操作方式,主要优点是简便,患者相对比较容易适应。
(3)运动量:运动量是康复治疗的核心,要达到一定阈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合理的每周总运动量为700~2000 cal(相当于步行10~32 km)。运动量<700卡/周只能维持身体活动水平,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运动量>2000卡/周则不增加训练效应[6]。运动总量无明显性别差异。
2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1康复显效率、总有效率
2.2护理满意度
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定,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康复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显效率及康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是心脏功能障碍,直接原因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此外,还有一系列继发性躯体和心理障碍,包括心血管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全身运动耐力减退、代谢功能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康复总有效率为96%,其中2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9例,康复总有效率为72%,其中1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8%。可见,观察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杰.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9):3646-3647.
[2]王晓燕.老年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康复,2016,31(6):442-445.
[3]程建群.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6):101-102.
[4]史盼,王明霞,尚小侠.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00.
[5]王一玲,屈春晓,黄珊珊.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20-221.
[6]周佩雯.研究康复护理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人人健康,2016,(24):237-238.
论文作者:刘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强度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