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懂而不会”现象,追求课堂教学真效果论文_温美荣

避免“懂而不会”现象,追求课堂教学真效果论文_温美荣

温美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017000

“懂而不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本文就如何避免“懂而不会”现象,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效果,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懂而不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听懂”与“会做”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听懂”不一定“会做”,而“会做”也不一定达到“熟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只停留在“听懂”的低级水平,就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会做”和“熟练”。

为了实现从意义建构的“听懂”上升到能力生成“会做”的境界,一般要经历“获得——感知——纠正——熟练——保持——迁移”等六个阶段。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缺失了些什么呢?一是仅仅关注获得正确结论而缺乏对生成错误的自我体验,课堂上沉浸在虚假的“正确”中,而缺乏对“错误”的挫折感。二是课堂的有效训练和反馈远远不够,老师照本宣科式的讲授用去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学生缺乏对熟悉、保持、迁移等环节的自我经历和亲身体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课改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还习惯于“满堂灌”、“满堂问”和“满堂抄”,约五分之一的教师只顾“教完应学的内容,不管学生有无反应”。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每节课给学生自主看书学习的时间不足8分钟;课堂教学中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师占三分之一;由于教师引导不好,有一半的学生不敢也不愿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重视“听”者的感受,而不是关注“学”者的感受;“演”的成分多,“实”的成分少;“讲”的时间多,“练”的时间少;“识”的分量多,“想”的分量少。教师把课堂当作讲堂,对整个教学过程包办代替,替学生想,替学生说,替学生写,课堂中教师成了表演的主角,而学生却成了看客,成了容器,严重影响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然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

我们需要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内化”主要靠学生自己,老师是代替不了的,正如吃饭、消化、吸收别人不能代替一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材不是靠教师逼出来、教出来的,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我们的应对策略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懂而不会”的现象,通过课堂调研,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1.让学生有效地体验错误。教师要在学案或教学设计中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中把错误尽可能暴露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错误”带给自己的“困惑”,使学生在对问题的再次思考和教师指点的过程中自己悟到相关的知识、方法和规律。事实上,今天不在课堂上呈现失误,明天就会在考试中暴露问题,如果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那么就会在试卷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错误体验和教师的点拨中寻找到进步的起点。

2.让学生有效地突破障碍。要让“围绕学生的真问题进行教学”成为教师编写学案和教学设计的一种意识、能力和习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生成的错误,教师要进行整理和加工,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针对学情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围绕这些错误而产生的新“教学目标”,设计“目标指向性强”的问题与习题。学生要在教师指导和同伴互助下围绕自己的真问题进行训练,让课堂成为围绕真问题、突破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高效课堂。

3.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巩固训练。每节课必须提供充分的巩固训练的时间,教师要围绕重点、难点、考点,精心设置问题和选编习题,通过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由易到难、拾级登高的有效重复和有效突破中达到熟练境界。(1)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可分为听懂、会做、熟练等阶段,有效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会做和熟练,而且只有经过训练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懂、全面的懂和深刻的懂。(2)有教师指导下的当堂训练和课后学生的自主练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当堂训练可以趁热打铁,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训练效果最好。存在问题也可以及时暴露,得到教师及时的指点。因此,课堂训练是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黄金时间。(3)知识和方法可以通过理解来获得的,技能和规律是通过训练来获得的,而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也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获得,在练习中才能加深理解。其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常常依赖于适量、针对性强的训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建了以倡导学生自学、减少传授模仿、增加尝试探究、强化反馈检测为特点的“135高效幸福课堂”教学新模式,即“一案”(导学案)、“三环”(自学、互动、反馈)、“五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精讲点拨、训练评测)。三环五步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自学(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精讲点拨)——反馈(训练评测)。 “三环五步”构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体验成功、感受成长的幸福课堂。这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当然,模式的实施并不意味着课堂结构的僵化,而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情适时调整、优化组合。

论文作者:温美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3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避免“懂而不会”现象,追求课堂教学真效果论文_温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