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国有产权监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公有制经济论文,试论论文,国有产权论文,领域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国有产权监管的政策、法规主要是针对国有制经济领域的国有产权而制定的,监管工作的对象也主要是公有制经济的国有产权,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有产权的监管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产业发展资金的大量投入,其国有产权数额将越来越大。本文拟就为什么要对非公有制领域的国有产权进行监督与管理,国有产权的主张方式与实现形式,如何加强国有产权的监督与管理谈谈看法。
文中所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主要是指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所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国有产权,主要是指国家对直接以获利为目的、且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以各种形式投入、投资以及财政借款所形成,而应界定为国家所有的财产和财产权利,不包括国家用于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改善人文环境的投资。
一、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国有产权监管是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本质要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国家各项投资也将由过去主要投向公有制经济而转向大量投资于非公有制经济,从而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投资所形成的产权进行监管提供了前提。
三峡移民后,我市库区县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关闭,今后国有产权将主要分布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市委决定:今后五年,中央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等生产性资金和市财政支持库区经济发展的资金达500多亿元,这些资金的相当大部分将投入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例如前些年,奉节县通过财政借款、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资金投入到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资金5千万元以上;“十一五”期间,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非公有制经济达5亿元以上。随着国家对库区扶持资金的剧增,今后五年,国家投资到奉节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生产扶持资金将在15亿元以上,约相当于该县建国50年来国有企业实有资本总额。如果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国有资产不主张和监管其产权,是发挥不了国企资本同样作用的。只有国家制定政策法规对国家投资所形成的产权进行监管,才能确保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国家投入资金发挥出较过去国企资本更加巨大而长久的功效。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投入产权的监管,使之随着“国退民进”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而永葆国有产权对市场经济的带头、支撑、调控、导向作用,以确保国有资产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家底”不致因市场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的变化而削弱。
二、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有产权监管是加强国民经济管理和国家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
由于非公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国家对其投资必须采取一系列引导和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对国家投资的产权进行监督管理,以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轨道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确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借助国家扶持良机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使用国家投资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作项目秀,虚报浮夸。有的非公有制经济把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投资当着一项产业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来对待。为顺利争取到国家资金扶持,有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项目申报材料编撰得天衣无缝,把生产规模、就业、税收、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指标吹得十分乐观、喜人;而实际深入检查每一项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果,经济效益却并非项目资金申报材料和总结的那样理想。由于现阶段国家投资体制、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措施很不完善,国家资金使用后,发挥不出项目申报材料上所主张的使用效果,也无人追究浮夸的责任。
(二)挪用专项资金资金,把国家投资作为生财之道。长期以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挪用国家专项资金,必受国家财经法纪处理处罚。而非公有制经济所争取的国家资金是否被挪用,一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法规约束;二是其财务管理和支出的高度自主性、隐蔽性致使难以界定;三是目前的投资管理体制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难于深入到资金的具体管理使用内部和深层;因此,极少见查处非公有制经济挪用国家资金的案例,事实上非公有制经济使用国家投资的随意性很大,更不用说不被挪用。现行专项资金使用的“报账制”也很值得研究,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报账单据的真伪无法保证,以致有的非公有制经济将争取到的国家资金根本不用于或不主要用于既定项目,只要票据满足“报账制”的要求就行了。难怪有人说:搞十年企业不如申报到一个项目。
(三)用企业改制、转轨等多种手法,转移国有资产。有的非公有制外来投资企业争取到发展地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如大量投入国家专项资金、无偿划拨土地、低价兼并国有企业等后,直接将专项资金挪用或转移,另以企业改制、转产、转轨等名目繁多的手法,将无偿用于产业发展的国有资产转让、置换、抵押等等,大量变现后将资金转移出去,而后对企业的发展置之不顾,随其自生自灭。
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家投资和管理投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监管得法,资金发挥了效益,等于增加了国家投入;监管不好,国有资产被随意处置,投资白扔。
(四)国家投资集体经济领域所形成的资产流失严重,使用效益低下。有的贫困区县用财政周转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世行贷款投资兴建乡镇集体企业,一个200亩左右的茶场、果园,国家投资达100万—200万元,在建成多年且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后。在图眼前利益和其他目的的驱使下,有的采用“暗箱操作”方式,将一个园场以10万—20万元的低廉价格,一次性将产权让渡给个人“承包”使用30—50年。仅据此静态计算国家投资回收期可以算是遥遥无期了,如此严重的资产流失和低下的资金使用效益,如何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集体经济“集体”性质的虚拟化无人问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又因其集体性质而无法实施管理,形成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其国家投资部分产权逐渐流失殆尽。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有产权监督管理的对策思路
(一)在国家资金投入使用前,必须确立国投资金的产权主张方式和实现形式。管理国家资金投入的财政、计委、扶贫、移民等主管部门,必须由用款单位与同级国资监管部门签订国有产权的主张方式和实现形式的书面协议后,方可将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各项资金拨付使用。
(二)以法规形式确立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资金的“国家所有,单位使用”的权属性质。要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国投资金确立为国有资本,产权归国家所有,并由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按照现行国有产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非经国资监管机构审批,不得擅自处置国家投资产权,变更占有使用主体。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使用国家资金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财经法纪政策,国家投资资金必须全额记入国家资本账,并建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投资资金的产权登记制度。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国投资金采取刚性的量化目标管理,实行严格的追踪问效、追踪问责制。资金管理部门在下达资金预算时,必须依据项目资金审定确立的绩效指标与资金捆绑下达,并定期逐项审定其绩效,从根本上扭转用钱不担责、花钱不问效的重投轻效现象。对达不到预定生产经营规模诸如产值、产量、利润、上缴税收、就业人数等资金使用效益指标的,给予部分乃至全部收回国家投资资金的处理处罚。
(四)对挪用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资金的单位和业主要参照国有单位及个人挪用国家资金的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处罚。要以法律法规保障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资金是国家扶持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项资金,既不是扶贫资金。也不是救济资金,更不是用于高消费的资金。业主只有按照既定目标使用的义务,而没有把它攫为己有的权利。对那些违法违规者,要依法处理处罚,以发挥国家投资资金的本来功效。
(五)对使用国家投资资金的非公有制经济和享受政府优惠条件的外来投资商,在产权处置上要给予限制。对这些企业用国家投资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和政府优惠资产进行置换、抵押、质押、担保、转产、转向等产权处置,必须设置限制条件和审定权限。将其经济实体或部分产权变卖处置的,其国家投资或优惠资产价值应全额如数收归国有。
(六)对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资金,要确立国有产权收益。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资金,在被扶持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达到正常规模以后,国家要按其投入资金数额按年收取一定比例的国有资金使用费或国有产权占用费,作为国有资产收益缴回国家财政,用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基金循环使用,促进国家产业发展资金滚雪球似的发展壮大。
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国家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资金的产权主张方式和实现形式,加强其国有产权监管,发挥国家投资资金的最大效能,只有确定专门机构如同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集中统一拨付资金、统一主张产权、统一管理产权、统一收益收缴,才将是科学而最为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