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_科索沃战争论文

浅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_科索沃战争论文

科索沃战争影响初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索沃论文,战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索沃是南联盟的一个省。1980年铁托去世后,科索沃阿族人带有分离主义色彩的骚乱频频发生。1998年2月, 阿族极端分子组成的“科索沃解放军”与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引发了科索沃危机。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介入科索沃的力度,加快了科索沃问题国际化的步伐。1999年1月15日“拉察克村事件”后,形势急转直下。 科索沃问题和谈一再失败,1999年3月24日, 北约终于开始了对南联盟的空袭,发动了一场科索沃战争。

北约热衷于插手科索沃危机,有其深刻的政治战略背景。南联盟在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南俄关系良好,在地缘政治上成为北约东扩的障碍;原共产党人一直掌握着南政权,南被称为“欧洲的最后一个红色堡垒”。为了控制巴尔干,缩小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北约认为有必要惩罚一下南联盟。北约插手的实质是美俄对势力范围的争夺,是北约东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表明:冷战虽已结束,但超级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多极化的趋势虽然仍在发展,但当前多极格局并未形成,新帝国主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北约空袭为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和紧张局势的形成埋下了祸根。具体地说,它有如下影响:

(一)冲淡了人们对新世纪的信心。每当世纪之交,人们总怀着良好的愿望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最近以来,特别是苏东剧变后,不少人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对欧美式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崇拜,忘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丑陋记录,而把“现代化”、“民主”、“自由”、“人道”,甚至“理性”和“正义”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可是,北约轰炸却似当头一棒。它同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都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触目警示:在下一个世纪,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其它方面,人类都没有现成的坦途可言。

(二)燃起了全世界的反美怒火,北约的国际声誉,特别是美国的形象受到损害。北约的狂轰滥炸使人们回想起越战时美国的粗暴和野蛮。由于美国和北约在发动空袭时很大程度上并未重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意见,仇视的感情在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世界范围内(包括西方国家在内)掀起了反战、反美的抗议活动。

(三)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北约此番空袭,一无安理会授权,二无当事国邀请,师出无名。它开创了该组织成立50余年来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的先例,恶化了当代国际安全环境。北约的行径是对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权威性的公然挑战,也是北约妄图将联合国边缘化的危险信号。若北约此次得逞,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将受到严重削弱,发挥作用的领域将愈来愈被压缩在诸如难民、环保、科教文卫等“非敏感的领域”,联合国的权威将不复存在,传统的国际法及国际关系准则也将几乎陷于破产。联合国在21世纪的前途堪忧。联合国会不会重蹈国际联盟的覆辙?

(四)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与磨擦。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霸权行为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和权利受到严重侵犯,损害了大国合作。俄美关系因北约武力解决科索沃危机而严重恶化,科索沃成了俄罗斯冷战后遭受挫败的一个象征。(注:亨利·基辛格:《新的世界无序》,[美]《新闻周刊》1999年5月24日。)美俄在此问题上的对抗表明两国关系目前远未“最后定位”,双方关系中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美俄根本利益上的矛盾难以弥合,两国仍然是竞争对手。美中对科索沃问题立场分歧很大。欧美利益分歧增加,欧美关系可能因科索沃战争而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

(五)全球新一轮军备竞赛加剧。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势力对武力特别是高技术军事手段的迷信和滥用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其突出特征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这种军备竞赛的恶性互动将会给未来世界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六)可能导致新的军事同盟的产生。许多人认为,下个世纪更像十九世纪,安全的关键将是建立俾斯麦式实力政治基础上的联盟。美国强化与扩大旧军事集团的行径,必然迫使受其威胁的国家除了加速发展国防力量外,可能会寻求新的联合以自保。北约新战略概念及其行动为这种联合提供了迄今最为强大的推动力。科索沃之战将使那些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或对北约心怀不满的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形成反霸联盟。最明显的例子是南联盟申请加入俄白联盟。如果3国联盟得以建立,对今后欧洲乃至世界的划分会产生深远影响。普里马科夫出任外长后还曾提出在欧亚大陆建立俄—中—印三角联盟的概念。

(七)助长了国内问题国际化的倾向。“人权高于主权”是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美国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遮羞布。美国试图通过科索沃之战来确立一种与传统国际准则迥异的国际政治原则,进而使其价值观成为世界公认的一个典范。这种“强者制订规则,弱者顺从规则”的逻辑为今后大国干涉别国内部矛盾埋下了伏笔。发展中国家自5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有可能丧失。当今世界有190多个国家, 2500多民族,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民族问题和分离主义现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以“民主、人权”为借口,欲把一国内部事务国际化,这大大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分子的气焰,民族自决权有被滥用的危险,严重威胁到有关国家的稳定。

(八)德日防务的走向令人担忧。德国战后54年来第一次参加在北约防区之外的作战行动,又未经联合国授权,撕破了它再也不进行战争的诺言。在亚洲,日本也通过立法积极参与美国的干涉政策,将日美军事合作的目标由共同对付其它国家对日本的攻击,转为共同对付发生在日本周边广阔区域的“纷争”。1999年4月, 日本众院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注:即《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北约新战略”和“日美防卫新指针”是美国21世纪主导划界的战略构想。其实质是利用德日等国形成环欧亚大陆的战略围堵圈,图谋实现以美国霸权为核心的以欧日为外围的国际新秩序。德日两国也正在利用美国的这种野心,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九)使巴尔干局势更加恶化。北约赤裸裸的强权政治行为加深了巴尔干地区的固有矛盾。北约的轰炸,特别是对平民、新闻媒介等的轰炸是一种恃强凌弱的暴行,助长了那种世上本无是非,一切全凭实力的恶劣风气。这种风气不仅会极大挫伤人们反对暴政、争取自由的热情,还会挫伤人们寻求理解、抑制仇恨的信心。而且,这很可能开启巴尔干地区又一轮冤冤相报、愈演愈烈的悲惨历史,并进而成为可能分裂东、西欧,甚至动荡整个世界的巨大隐患。

(十)制造了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目前,空袭至少已使南联盟上千名无辜平民丧生,100多万人背井离乡;由于许多工厂、 企业的被毁还使数百万人失业或失去生活来源。由于反复的“导弹错误”和对南民用目标的轰炸,北约已经走到实施种族灭绝的危险边缘。北约还违背了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国际规定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大会所宣布的有关生态的最基本要求,公然使用包括集束炸弹和贫铀武器在内的违禁武器,特别是对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化工厂的狂轰滥炸,对南联盟甚至整个欧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十一)严重损害东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经济实力。在北约的狂轰滥炸下,南联盟的国民经济和生活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已达数千亿美元,南联盟的GNP下降了40%。 (注:《南斯拉夫的重建需要41年时间》,[法]《费加罗报》1999年6月9日。)重建遭受北约空中打击的基础设施至少需要5—10年时间。战争使南联盟本已脆弱的经济进一步濒于崩溃的边缘。战争也严重阻碍了东南欧地区的交通,打击了该地区与西欧的贸易,削弱了这一地区对于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战争恶化了东南欧经济转轨国家本已疲软的经济环境,短期内经济发展前景暗淡。旷日持久的战争还使西欧地区对东南欧地区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石油等消费品物价上涨,经济增速减缓。受空袭南联盟的影响,欧元走势疲软,欧元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西欧主要股市波动剧烈,影响了欧元国家经济的稳定。此外,战争及相关费用负担加重,收容和安置上百万难民也需要大笔费用。另外,科索沃战争还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被迫中断。

与此相反,美国通过空袭在经济上获得了不少好处。就像两次世界大战一样,美国大发战争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道·琼斯指数连创历史新高。在与欧元的第一回合较量中美元尽占上风,强化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对南联盟的战争影响了世界游资的流向,美国成为世界游资回避风险的安全港。战争也刺激了其军火工业、钢铁工业和传统加工业等产业的增长,拉动国内投资。巴尔干地区的重建,也将促进美国的出口增长。不过从长远来说,未必没有负面影响。

(十二)美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巩固,为其觊觎亚洲奠定了基础。首先,美国对南联盟动武验证了作为南盟友的俄罗斯确实没有足够能量敢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其次,位于欧亚结合部地区的各中小国家看到北约的强大,为寻求军事保护,会加速投靠北约的步伐。再次,美在科索沃得手将对俄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再次形成挤压,俄罗斯的处境将更加严峻。上述这些情况,为美国战略重点从欧洲逐渐扩展到亚洲提供了条件。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步步升级之时,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竟疯狂到对我驻南使馆进行野蛮轰炸。这是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和战争史上罕见的暴行,是对《联合国宪章》、《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等公认的国际法的蔑视,也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这一暴行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动摇了美中战略伙伴关系概念,导致北约主要国家同中国的关系出现裂痕。事发后,中国政府中断了同美国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5月10日在北京宣布:推迟中美两军高层交往, 推迟中美防扩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磋商,中止中美在人权领域的对话。中美关系降到了1979年以来的最低点。(注:美联社北京5月10日电。)这一事件对中美关系的损害将持续多年,中美之间互不信任加剧,两国关系难以在克林顿任期内恢复正常。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说,中国在贝尔格莱德使馆的被炸“留下的冒着浓烟的废墟在未来的许多年里无法从中国的心头抹掉。我们不知道这件事何处是个尽头,但是,它会持续很长时间”。(注:斯蒂芬·穆夫森:《轰炸动摇了“战略伙伴关系”的概念》,[美]《华盛顿邮报》1999年5月11日。)

(二)对中国加入WTO的影响。轰炸以来,应中国的要求, 美中在加入WTO条件上的谈判已经停下来。美中两国在4月中旬确认的实现中国今年内加入的计划可能受到影响。美国产业界支持中国加入WTO, 但国会强硬派反对中国加入WTO的论调已在抬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在加入WTO问题上,中国让步之大,被称为50 年来“前所未有”,但美欧等国家仍然认为没有完全达到要求。而在发生轰炸大使馆事件以后,我国领导人顺应民众的要求,已向美国政府阐明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两国已经就开放通信市场及降低农产品关税等达成了框架协议,在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及音响设备流通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意见分歧。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 在剩下的未达成妥协领域的谈判有可能延长。

(三)彻底暴露了美国“人权卫士”的狰狞面目。此次事件严重影响到中国大众尤其是知识界对美国的看法。中国人民再次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民主及其宣传的虚伪性。中国政府在人权等问题的严正立场将受到中国人民更大程度上的拥护和支持。此次轰炸,连同所谓的“政治献金案”、“间谍案”等,似乎都是一连串的阴谋,(注:

Kenneth T.Walsh

and Bay Fang,"The Worst of Times?",U.S.News & World Report,May 24,1999,P19.)这不能不引起善良的中国人民的警惕。

(四)这将使大国关系的调整和改善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对抗的大国关系已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大国之间关系的调整在整体上向良性方向发展、深化。而美袭击我驻南使馆,将使大国关系复杂化,损害良性的互动关系。美国的强权政治及其霸权主义政策很可能导致世界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增加许多不安定因素。可以看出,这一事件加剧了北约与中俄之间的对立情绪,而且还将挫伤国际社会对南斯拉夫问题所做出的外交努力。

(五)这将促使我国更清醒地估计世界大局及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军事力量的作用并非在迅速减弱,它仍然是国际政治中不亚于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中美关系的估计不能够过于乐观,应该注意两国关系中脆弱的一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程度不能估计过高,也不应该对我国目前的国际地位抱不切实际的想法。所有这些,都有待于研究者、决策者进一步思考。

标签:;  ;  ;  ;  ;  

浅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_科索沃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