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网络失衡:甘肃省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_新型工业化论文

城乡网络非均衡:甘肃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城乡论文,现实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4)01-0046-07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甘肃工业化的历史考察

甘肃现代工业曾经并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在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并尽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着巨大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现代工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开始步入工业现代化建设,也标志着以外援动力为工业化初始条件的甘肃由传统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工业化的根本转折。

1.改革开放前30年的甘肃工业重点布局与建设

由于诸多因素(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工业化积累方式约束等)特别是中国经济均衡布局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影响,建国后中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目标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深居内陆的甘肃凭借特殊的历史原因及自然禀赋成为中国进行工业化布局和投资建设中优先考虑的地区之一。这些因素有力地促进了甘肃工业经济的增长,使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

“一五”期间中央和甘肃省政府共投资24亿元进行基建工程,其中重工业投资达10亿元,全国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有16项安排在甘肃。仅省会城市兰州就新建了炼油、石油化工和机械等工业企业10余家,其中原苏联帮助援建的有大型重工业项目兰州化肥厂、兰州热电厂、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厂和永登水泥厂等。这一时期以政府投资推动为主动力的工业布局建设为甘肃初次工业化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期间对甘肃工业建设原定的部署是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基地的建设,而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畸形发展钢铁工业,不仅没有加快反而延误了甘肃工业化,致使大部分项目处于关、停状态。“大跃进”运动是甘肃工业化的灾难,直接破坏了工业发展的内部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为甘肃工业化迎来特殊的发展机遇,使处于工业化创业阶段的发展雏形在结构上稍有充实。中央从东部老工业基地向兰州、白银、天水、平凉等地区迁入了一批机械、电子和国防军工企业,客观上扩充了甘肃工业门类,拓展了甘肃工业的区域空间布局。“三线”建设使甘肃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以原油化工、机械、电子、建筑建材为骨干,以航空、兵器制造等军工企业为辅助,以兰州、白银、天水、金昌、酒泉等大中城市为主要空间布局的重型工业结构体系。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从西方引进的一批以石油化工和冶金为主的大型成套项目,为甘肃工业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效率提高方面提供了新的动力,并进一步促进了甘肃工业结构层次的深化和工业技术档次的提高。

表1 1952~1977年甘肃工业总产值及轻、重工业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甘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若无特殊说明,下同。

从表1所列数据进行总量分析,甘肃工业总产值始终保持了持续增加的趋势(1961和1967年除外),工业总产值增长率1952~1971年间最高年份达69.26%,最低年份也保持11.88%(1961和1967年除外);从结构分析,随着时间推移,甘肃轻工业比重从1952年的64.70%持续下降到1977年的18.94%,而同期重工业比重却从35.30%持续增加并基本保持在8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国后甘肃在中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甘肃工业产值在持续增长中工业结构越来越表现出偏重型的路径依赖特征。

表2 1953~1976年甘肃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及其比重变化单位:亿元

表2数据表明,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甘肃GDP总值的持续增加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实现的。尽管经济发展经历了较大波折,但第二产业产值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这为加快推进甘肃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开放前30年甘肃工业化的特点

以外援动力为主导,采取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政府推动型工业发展战略是甘肃初次工业化的首要特点。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有两种战略:一种是人为赶超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即以重金属、化学和资本品等工业为核心进行工业化。另一种是比较符合大多数市场经济制度国家工业化一般规律的自然演进型发展战略,即首先发展投入资本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然后利用需求的导向型诱导重化工业的发展;当重工业发展成熟后,工业化进入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甘肃工业化道路同中国工业化道路基本吻合,利用适当的制度安排,进行了以大中城市重化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单一工业结构和布局体系的初步工业化,这一过程中中央宏观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偏好取向构成甘肃工业化顺利推进的主要动力。

由于采取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推动工业化,甘肃也只能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重工业,从而这一时期甘肃各产业的形成及其结构状态便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偏好和地方政府的自身努力。这种在较短时间内建成的相对独立的特殊工业体系,由于过分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协同配套,致使甘肃经济发展出现诸多弊端: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差,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产业链条短,经济乘数效应小;技术改造成本大,投入——产出比不经济;加之“入世”后东部利用资源转向成本低的国际市场,甘肃资源优势减弱以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等。同时,区际、区内外市场相互割裂,城乡发展相互隔离,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和工业效率低水平周期震荡型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20年甘肃工业化的历史考察

1.改革开放后20多年(1978年至今):甘肃工业化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呈现出新的工业化演进特点

(1)1978~1988年: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工业化并举

这一阶段甘肃工业化的推进主要是由于改革初期中国经济领域“拨乱反正”政策的影响,加之农村土地制度深刻变革及政策实施等因素,工业发展上中央从宏观层面扶持轻工业,因此,基于经济利益的关系,甘肃工业化显示出相对协调的发展趋势。

表3 1980~1988年甘肃农轻重比例变化总值=100

表3 所列1980~1988年甘肃轻、重工业比重变动趋势表现为轻工业产值比重的不断上升和重工业产值比重的持续下降,其轻、重工业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15.5%和62.3%转变为1988年的23.2%和55.1%,分别变动7.7和7.2个百分点,基本反映了甘肃这一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工业化并举特征。

(2)1989~1995年:市场引导与计划调节双重作用于工业化

这一时期甘肃工业化明显的特点是市场导向功能逐步强化,新的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市场调节功能对政策及计划效应的弱化,甘肃第二产业由于上一阶段政策调控,加上市场利益的驱使,其所占比例变动不大。其中,受中央1989年产业政策的影响,甘肃基于发挥原材料优势的考虑,重工业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不仅如此,甘肃工业化推进随中央投资减少而减缓,工业经济自身增长缺乏活力。为扭转这一状况,大中型中央在甘国有企业于1980年代普遍经历了承包制的改革尝试,同时遇到了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的冲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使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结构调整新的突破口。

(3)1996年至今: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政府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产业发展采取了非均衡倾斜式发展战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获得大批资金和诸多特殊的制度安排,而包括甘肃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软环境制约而使工业化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且与东部地区绝对差距越来越大。直到中央逐步在投资信贷、项目布局、利用外资等经济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予以必要的支持后,甘肃工业及产业结构在这一阶段才进入了升级和高级化阶段,一般大中型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开始主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这一时期甘肃民营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工业化演进由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以市场推动为主。

表4 1985~2000年甘肃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由表4可见:1985~2000年甘肃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GDP中第二产业始终占据了较大比例,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远远大于轻工业。这再次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为营造。甘肃近年来重化工业及原材料、能源工业比重屡调不降,不仅是市场导向作用的体现和自身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结果,而且是历史演进的继续,有其内在路径依赖的必然性。

2.改革开放后20多年甘肃工业化的特点

首先,基础工业有较快发展,基础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有所缓解;能源、原材料工业和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有较大发展,为甘肃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这是甘肃在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背景下优势资源得以最优高效配置的必然结果。

其次,工业内部结构中轻、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呈重工业居高不下之势,但这种结果不同于政府发动的工业化推进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的高比例。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市场化因素使甘肃工业化的重型结构有所加强。同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又构成这一时期甘肃推进工业化的宏观环境,使得以往的区域价格剪刀差所造成的双重损失主要由市场而非计划来调节。

最后,中国“入世”及需求约束型的市场格局形成对甘肃工业化的重要制约。改革开放后在需求强拉动下甘肃工业化的推进主要靠增量的投入,大量的新建项目形成新的生产能力。1990年代中期以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使甘肃资源深加工、精细化工等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化有较快演进速度。但是,中国“入世”因素波及和需求约束型经济的形成,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念使甘肃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陷入困境,国有企业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下甘肃工业化的推进需要结构调整,需要重工业与其它产业的协同发展,这将构成信息化和市场化双重约束下甘肃推进工业化的新障碍。

三、建国以来甘肃工业化的经济学反思

1.外部因素是甘肃工业化演进的重要动力 总体上讲,资源禀赋是甘肃工业化起步和重型工业经济结构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和今后加快甘肃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取向历来是甘肃工业化和经济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不同时期,国家投入的规模是影响甘肃工业化乃至经济发展基本态势的决定性因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甘肃工业布局都受到中央工业均衡布局和地区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尤其是“三线”时期“山、散、洞”建设方针的影响,区内工业布局分散,又相对沿西陇海兰新铁路串珠状散布在区内的狭长地带,同时并存的是区内交通不便的区域还散布着“三线”工业点。当甘肃工业化水平所反映的产业结构层次的差距和工业经济增长活力的不足一旦形成,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内供需结构趋于平衡的宏观背景下,甘肃工业化演进的路径依赖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今后较长时期内甘肃经济发展的趋势。

2、甘肃工业化的特殊演进方式具有深厚的区域特色这种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外力推动,布局分散,单体循环,自成体系,远辐射力强,近辐射力弱,综合作用力小等特点。原因在于甘肃起步较晚的工业化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而在区域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区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工业化起步要素缺乏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区内单一资源要素和区外经济资源在较短时间内由政府发动并逐步进行的。由于甘肃区内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明显,地域类型复杂多样,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化中工业布局在外力作用下纵深推入或“镶嵌”,战线较长,布局分散,各类工业集聚区在地理空间上不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的工业集中点相互间内在联系不强,结果导致全省不同的工业区犬牙交错地分布于资源、矿产集中分布地带。许多工业相对集中的工业核心区、工业大中城市被周边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分割、包围,致使经济空间发展水平起伏较大,反差强烈,资源配置和开发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受到严重制约,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工业自我发展与传统农牧业经济的广泛存在及其各自封闭发展使整个甘肃工业化具有深厚的区域特征。

3.甘肃工业化的特殊演进方式导致典型的工业双层二元结构 甘肃现代工业演进的特点是:主要以城市为载体的现代工业经济和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农牧业传统经济构成甘肃的经济总体二元结构。在这一总体二元结构内部还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第二层二元结构:即中央投资发展的现代工业与地方投资兴办的地方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并存,传统落后的原始农业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并存。由于甘肃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工业化推进的特殊方式,甘肃双层二元结构中经济发展的各单元,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间都缺乏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造成甘肃经济发展的封闭性、僵化性和离散性。这种双层二元结构既不同于中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殊形态,又不同于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逻辑顺序。事实上,这种相互异质的运行主体,彼此之间没有一个共同的结构重心和发展目标。中央在甘企业、地方工业、乡镇企业以及城市经济、农村经济相互之间不仅经济管理和组织方式有明显的差别,而且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生产规模、发展模式、市场目标也各不相同,在甘肃各类区域互不关联地平行发展,表现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双轨并行,重工业与轻工业、中央与地方经济双轨并行,并各自沿着自身的运行轨道重复循环演进,不断产生利益矛盾和摩擦。甘肃经济发展在异质的双层二元结构中,由于各运行单元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在没有共同重心和向心力作用下,区域经济各运行主体和单元接受各自的调控方式,极易偏离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和整体开发发展战略目标,从而制约了宏观效益的提高,造成经济关系紊乱,经济运行无序;又由于生产要素跨极跨元横向流动困难,资源配置不能有效的导向重点区域和产业,致使甘肃经济陷入结构陷阱难以自拔,双层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甘肃工业化。

4.甘肃在工业化阶段上呈现明显的跳跃性 甘肃工业化没有经历过典型的轻型结构发展阶段,开始就直接发展重工业,并且推进工业化所需的资金积累以压低消费和牺牲农业的方式进行,致使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造成一段时期的生活品短缺。不仅如此,甘肃工业化的特殊起步方式,造成区内技术进步缓慢,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有效利用能力较差。这是因为其技术主要来自东部技术的梯度转移,自身产业发展缺乏横向产业分工,产业发展不能持续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区内发展关联产业,工业结构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各类经济部门、各产业发展不能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造成城市间、地区间、工农业间、初级产品生产和配套部门与基础部门间不能协调发展,工业化整体推进的环境难以优化。

四、加快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由于甘肃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但是相当一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初期过渡阶段,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换句话说,甘肃工业化处在不同阶段重叠进行时期,并且与各种“标准模型”相比存在明显偏差,部分指标超越了该时期的平均水平,部分指标滞后于该时期的平均水平,处于混合交叉时期。因此,本文提出“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作为甘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1.“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理论阐释

“城乡网络非均衡”就是利用甘肃大、中、小城市现有的工业基础,以工业二元结构的消除为目标,放大城市辐射影响农村工业发展的强度,实现工业二元结构的一元化弥合,从而将甘肃不同空间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分工的城镇发展作为加速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城乡网络非均衡”需要把城市辐射发展作为基点,通过城乡工业的分工与协作使城乡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互动良性推进。前者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抑制资金对劳动力的过早、过度替代,使农村劳动力过剩状况大大缓解;后者主要在于把握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机遇,充分利用西部开发和中国“入世”的宏观环境,加速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根据发展特色经济和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原则,以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为重点,实现城市工业化的高级化,并将此适时向农村进行不断地扩散和辐射,加强与农村工业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专业化协作。

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城乡网络非均衡”就是要通过市场——加工循环推动,即依赖甘肃几个非均衡发展起来具有较大规模的区域及其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在城市和农村进行不同程度的资源依赖型产品深度加工,以农村工业发展形成的产品生产、供应市场,推动城市工业发展形成的深加工要求和销售市场,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不断成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循环推动,以双赢策略推进工业化,这是甘肃新型工业化的演进手段。

总体上看,甘肃新型工业化的演进必然呈现非均衡性。因此,本文章提出的“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其本质含义是:依靠市场——加工循环方式,发挥城市集聚、辐射、扩散功能,在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网络化互动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甘肃二元结构的一体化融合,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客观地讲,加速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必须面对其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实。由于甘肃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甘肃新型工业化的首要内容就是包括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因此必需实施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互动融合与推动。从这一角度看,“城乡网络非均衡”具有甘肃新型工业化演进的基本特征。同时,甘肃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增长、聚集、辐射中心都以城市为主,或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因此,不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扩散功能,甘肃新型工业化推进就缺乏核心。从这一角度看,城市辐射扩散也就具有甘肃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属性。不仅如此,甘肃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利用市场——加工循环推动手段,既能发挥市场的导向和纽带作用,又能培育农村、城市两个市场的成长、完善,从而为新型工业化推进提供环境支持。从这一角度看,市场——加工循环推动正迎合了甘肃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要求。最后,非均衡性的工业化推进方式是甘肃新型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必需采取的方式。由于甘肃综合经济实力、资源禀赋状况、社会文化发育程度、历史、自然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均衡地推进甘肃城市、农村工业化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因而只能有差别、有层次和非均衡。从这一角度看,非均衡性是甘肃城市工业化、农村工业化互动网络式推进的基本属性。

从更深层次上讲,城乡工业化联动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非均衡发展,即从产业或行业的角度看,甘肃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在互动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发展重心。甘肃以不同重点推进城市与农村工业化适合甘肃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实际。但是,对甘肃新型工业化产生根本制约作用的还是城市工业。从理论上讲,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在同一产业层面上激烈竞争,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及产业的升级。但目前宏观背景决定的甘肃经济体制和机制现状并不能将理论更快更好的变为现实,而且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即便在市场经济制度相当完善、市场机制相当成熟的条件下,单纯市场力量解决诸如重大产业结构调整这类问题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激烈竞争既然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反而带来农村工业企业资金增密,大大限制了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就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远景和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实施正确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加以解决。所以,甘肃“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手段,使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在同一产业层面上形成网络,主要发挥城市的力量辅之以农村的力量加快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概略地讲,就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部分电子工业中增加农村工业的份额,相应的提高农村工业在消费市场上的占有率,使城市工业从上述领域适当退出,转而发展附加值高、以资金、技术密集为主的新兴行业和部门,从而在产业内部,使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形成互动的、良性、有序分工格局,各自扬长避短,共同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的这一模式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一模式应成为加快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思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城市工业从一部分领域退出后,必须尽快开辟新的市场,寻找新的盈利产品,城市工业会因此降低依靠自身积累实现产业升级的能力,这就使已经相当紧张的资金问题更为尖锐,及时筹措资金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就成为甘肃新型工业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其次,有效利用国内外比较利益关系变化对甘肃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也极为重要。最后,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网络式良性发展都应反映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这一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甘肃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只要实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协调的协调互补分工关系,并由此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外力推动的网络就会被自觉有序的新发展模式所取代。

2.“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实现路径

甘肃“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精髓在于构建城乡网络。如何实现城市辐射扩散、市场——加工循环推动的网络,不仅是资源配置问题,也是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样,问题就转化为通过何种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调节利益关系。在市场化改革的取向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加速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就是要选择以信息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标志,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应该是国民经济关系不断全面市场化的过程,市场机制应该是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主要机制。从这个角度讲,甘肃新型工业化首先是市场化,没有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就没有甘肃新型工业化。选择市场化的新型工业化推进方式体现了改革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内涵。但是,采用市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式,并非走传统的市场化自然演进道路,而是要把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的产业导向政策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有效的引导。原因在于:甘肃农村工业化成长主要靠市场机制启动,要素配置灵活;城市工业启动的主导是政府力量,市场作用有限,竞争对资源配置的有效带动和再配置机制作用不强。按照比较成本利益原则,城市工业应转向新兴工业,但由于甘肃大部分城市工业企业的改革尚未彻底完成,比较利益原则失效。因此,从客观上要求政府的干预和引导。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将会更为突出。甘肃采用市场化推进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辅之以政府适当的宏观经济干预是必须和必要的。

其次,甘肃“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实现,要求大力筹措资金,不解决资金供求矛盾,这一模式的实现就可能变型或者失败。因为,城乡网络仅仅解决了甘肃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互动的产业发展领域,并没有解决资金的争夺问题。因此,足够的资金投入是这一模式配合“工业强省”战略的必要条件。为保证资金的宏观效益,甘肃应当根据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不同要求搭配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最后,在甘肃“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实践中,二元产业经济形态就越来越表现为城乡的二元结构。如果把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统一考虑,相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就又可能更多的转化为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二元结构。由此可见,从产业二元到城乡二元,从城乡二元再到大城市与小城镇二元,是甘肃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实形态。随着小城镇发展,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加之农村工业化的推动和农村工业文明的发展,甘肃新型工业化将会因城市化的加速而不断加速,新型工业化将会与市场化、信息化、知识化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中。

五、政策涵义及启示

由于工业发展初始条件的不同、贸易条件的区别、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的工业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就甘肃而言,由于其工业化尚处于不同阶段重叠进行混合交叉时期。通过考察建国以来甘肃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点,本文提出“城乡网络非均衡”工业化模式的现实选择,认为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应以点的聚集为根本,在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大中城市发展壮大甘肃主导产业,如石化、能源、机械电子、有色冶金、建材、食品等工业,强化这些工业基地的聚集效应;以轴线的带动和辐射为依托,抓住中央西部大开发中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发展机遇,利用兰新铁路和312国道,将甘肃东、中、西等几个大区域的工业发展紧密联系,在点——轴渐进扩散思想指导下注意轴线的配套建设,发挥交通沿线城市的作用,扩大交通干线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着力发展具有特色的轻工业和地方经济,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点的聚集和线的带动,最终实现面的拓展,同时加快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对资源的深加工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甘肃新型工业化演进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有较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市场导向和结构调整与优化、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与创新,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各个领域的制度创新为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笔者认为,甘肃新的工业化模式的提出,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推进新型工业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观创造。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只有突出市场导向作用和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工业化才会有新的动力和突破。

2.工业化推进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遵循一、二、三产业的转移顺序,宏观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按三次产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不能盲目搞倾斜和提升,否则将会对后期产业发展产生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突出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轻重工业比例,中国原有的政府发动起步的工业化演进方式必须过渡到市场推动型的演进道路上。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只要成型,它就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工业化的演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也成为中国工业发展与改革的切入点。

4.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工业化能够顺利推进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符合当时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在于工业发展适应了市场制度的演进规律,在于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备了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主体。

5.在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重点产业的政策扶持,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不能忽视政府的力量,更不能妨碍市场作用机制的发挥。

6.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重要影响,对工业化的推进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工业重型化和国有成份比重过大的现状,需要有多种成份的经济组织突破,需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从而为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动力。

7.工业化的推进和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注意区域内外的均衡问题,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要适时、适量和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否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工业化演进的规律,是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内在要求。

8.必须坚持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东西部、甘肃与东部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工业化上,而是突出的表现在农村工业化上。甘肃农村工业化水平低,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必须将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统筹考虑。

标签:;  ;  ;  ;  ;  ;  ;  ;  ;  ;  ;  ;  ;  ;  ;  

城乡网络失衡:甘肃省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_新型工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