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1.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如:运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2.设定具体目标堂堂练。
每节数学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进行新课前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这样长期进行,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
如:让学生自算,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同桌互算,同桌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我在平常授课中,还对学生进行了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等等。
二、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我在计算教学中,首先是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渗入了游戏。如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中,我以游戏《机灵的小数点》,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时,我在教学中会利用接力比赛、抢答、评智慧小标兵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我还适时地列举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
三、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
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
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
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
就是认真检查。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再次,对计算中遇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教学中,要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韩苏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口算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我在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得数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