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内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英语论文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内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课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从英语阅读量、阅读材料的拓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内外阅读现状,笔者随机选择了所在区内的18所小学的部分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课内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一、现状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问卷内容附后)1300份,回收1257份。之后,笔者进行了汇总,统计如下表所示。

二、问题剖析

经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梳理与分析,笔者发现了课内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兴趣,疲于应付

如图1、图2所示:60%左右的学生对英语阅读课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近一半的学生表示课外阅读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作业布置”;仅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反映出了较强的自主阅读的意识。究其原因:首先,部分阅读课缺乏优化设计,缺少策略渗透,一味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的教学将学生的兴趣抹杀殆尽;其次,长期的课内外阅读的缺乏导致学生词汇量小、理解能力差,独自阅读的过程中受挫感强而无法承受;第三,由于缺乏必要的情景创设、情感渲染及知识铺垫,学生处于盲目、无序的阅读状态,无法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只是疲于应付教师的“旨意”。

2.缺乏方法,疏于指导

数据显示:854名学生透露阅读课上老师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见下页图3);八成的学生反映缺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见下页图4);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画阅读圈、画标记以及做阅读记录的习惯;只有17.6%的学生表示能经常制订课外阅读的计划。显而易见,由于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未能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帮助其制订循序渐进的阅读计划;未能借助方法训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娴熟的阅读技巧;未能凭借深入的内涵挖掘而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以及悦读感受;也未能通过有效的课内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和影响,从而使得学生长期处于随意、艰涩、肤浅、狭隘的阅读状况之中,兴趣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提升。

3.欠乏整合,忽于衔接

统计发现:62%的学生表示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和教材内容相关度不大,且难度较大(见图5);一半以上的学生表明在课外阅读时不用或偶尔使用老师课内教授的阅读方法;只有21.2%的学生表示在英语阅读课后会经常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不难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课堂内外的衔接意识,未能对阅读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学生茫然无措、被动阅读。因此,积极采取手段,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显得尤为必要。

4.匮乏评价,过于放任

整理得出:(如图6所示)六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读书交流、阅读小报制作等展示活动;八成以上的学生反映几乎没有进行过与课外阅读相关的理解测试及考级活动;以上的学生反映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进程很少给予关注和反馈;相比较英语故事支持率达66.98%,同样有趣、且更易阅读的韵律诗只获得5.97%的关注度。显而易见,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过程性的监控和针对性的评价,让英语水平较弱、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完全处于失控的阅读“原生态”,使得学生不仅因没有成就感而兴趣索然,而且因阅读观得不到引领导致阅读面狭窄,既不能得法于课内,亦无法得益于课外。

三、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实施以下策略能行之有效地进行优化。

1.开掘文本内涵,整合阅读内容

(1)关联单元话题。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以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很多话题,教师不妨在充分的情境渲染和方法指导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进度,精心选择、倾心推荐与话题相关联的语言材料,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愉快地阅读。

(2)关注语言积累。现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不仅蕴藏了很多话题,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因此,话题之外,同样潜藏着另一条有效进行课内外衔接的途径:即以语言积累为原点,构建课内外阅读素材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阅读。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去时这一时态时,有意识地收集了各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集中承载此语法点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时候,让学生在激昂的伴奏声中阅读“I'm sailing”的歌词。这不仅有效地增进了学生对过去式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关照西方文化。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学习者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的支撑,想要真正学好英语,就必须深入地了解西方迥然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在紧扣单元主题、关注语言积累的同时,还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英语文化元素,促进课内外阅读更加有效地整合。

例如:笔者发现《牛津小学英语》6A中的Unit 5,Unit 6两个单元均是围绕节日展开的,于是便顺水推舟,在班级里展开了以“西方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为期一个月的英文阅读活动,并精心策划了活动安排:①人人阅读朗文分级读物Festivals,并进行理解测试。②利用网络查找、了解西方相关节日的文化、习俗。③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节日,制作英文阅读小报。④召开以“西方节日文化”为主题的班级英语读书交流会。活动取得的震撼效果是笔者始料未及的,积极、强烈的读书热情,精美、别致的小报,争先恐后的交流氛围让笔者印象深刻,至今无法忘怀。

(4)关切价值取向。新版课标就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许多小学生不能阻挡来自外界的不良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价值观走入了误区。因此,笔者提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价值观元素,针对学生的不良倾向,相机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英文课外读物,这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审美意识、品行养成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开展阅读指导,增强阅读技能

(1)促进常态式渗透。《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的A和D板块,是教师渗透阅读技巧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进行此类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增进专题式交流。由于教材的局限,仅仅依靠文本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开设各类阅读指导课,引领学生围绕兴趣激发、读物选择、方法指导等各色专题展开交流,以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高效地阅读。

(3)跟进过程性反馈。小学生英语水平低,理解能力弱,经常会遇到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一旦积累较多,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便会很快丧失殆尽。因此,我们应积极搭建各种反馈平台,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以及学生互助式的交流。

例如:笔者利用学校网站建立了班级的英文阅读博客,要求学生每周将自己阅读中的问题,发布在班级博客中,并对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给予星数奖励(累计星数可评选英语之星以及兑换学校启航卡),教师本人也每周两次登录博客释疑解惑。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分组(每组六人)记录循环阅读日记,并定期批注反馈或分类集中反馈。

3.开拓展示空间,促进阅读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大力提倡表现性评价,倡导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表现或者作品进行评定,以确定学生学业成就。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从Portfolios,Products以及Performance等方面全方位呈现学生的阅读状况,从而在深入开展针对性评价的同时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达到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的目的。

(1)展现阅读历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往往其中的过程我们无法监控。恰恰阅读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尽心关注的。因此,笔者建议:借助定期自我阅读汇报、张贴阅读进度一览表、展示优秀阅读循环日志、公示优秀小读者档案等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过程,从而在促进学生积极展开自评与互评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2)展览学生作品。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旦获得成功的体验,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不妨借助读书卡片制作、阅读小报创编、绘本故事续编、韵律诗歌改编等评选活动,将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宣传栏、班级英语角进行主题式的展示,并要求观赏的学生给这些作品打分,在整理、汇总的基础上公布作品的人气指数,揭晓Top ten products榜单,表彰本季阅读达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化、阅读技能的提升,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全面发展。

(3)展示精彩表演。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模仿、表演。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积极展示学生静态阅读作品的同时,还应搭建学生动态阅读表演的舞台,积极开展英语短剧表演、诗歌诵读汇演、故事演讲比赛以及动漫配音PK赛等展示活动。

例如:笔者在推荐学生阅读英文经典绘本“The giving tree”时,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充分阅读绘本,并进行展示表演,形式不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情绪高涨。汇演前,学生忙碌的身影让笔者欣慰:潜心攻读、精制道具、认真排练,个个乐此不疲。汇演时,学生精彩的表现更让笔者惊叹:精彩绝伦的短剧表演、感人至深的原文诵读、扣人心弦的故事演讲以及惟妙惟肖的动画配音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至今笔者仍记忆犹新!

标签:;  ;  ;  

高中英语课堂内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