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国宁1,左华振2,李秀锋3

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国宁1,左华振2,李秀锋3

1.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临沂 276000 2.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3.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思想,为我国质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对当前质量发展形势背景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提升,标准为先”的探索,讨论以高标准建设来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从而为进入“质量强国”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标准 标准化 质量提

引言

由于如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逐渐多样化。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今企业必须优化设计、提高质量、完善售后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力度与强度,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重点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建议如何提高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

一、标准是质量提升的基础

标准是质量的前提,是质量评价的依据,是控制和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标准化工作是面向全社会主要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着力助推质量提升。助力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提高标准化工作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标准制定的质量,为了提高标准实施的质量,必须提升标准的地位和权威性。不能认为只有强制性标准必须实施,非强制性标准是可用可不用的。发达国家的标准没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分,标准都有相当的权威性加快推进标准化的意义

二、标准化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1.标准化对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意义

产品的标准化能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兼容性,减少由于企业产品间标准不一致带来的巨大社会浪费。比如由于中国的轮胎标准与美国和欧盟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相关认证依据不同,出口企业面对众多不同的标准,要准备几套模具,内销和外销产品要分开存放,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出口能力。实现规模经济,获取出口的最大利益。通过对零件、工具、材料和工艺进行标准化,企业的各种营销环节可以互联互通。标准化生产可以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使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成为可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开发研究费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出口的最大利益。

2.标准化对促进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意义

实现企业“走出去”战略目标。企业标准化符合“走出去”战略目标。在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中,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国际经济新秩序,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以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来占领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削弱我国等远离欧美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的低成本优势。因此,我国有实力的企业急需“走出去”,贴近目标市场和资源要素市场进行海外投资,设立研发、制造、销售和维修服务基地,有利于依托目标市场或利用当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资源,实现本土化经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物流、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

三、标准化建设对质量提升的积极影响

1.以创新推动标准建设,以标准和标准化建设强调质量提升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产业进入到中高端,相比过去,现在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面对新兴产业、新技术,其质量要求更高,由原来的关乎企业生死存亡,上升到国家发展、国家振兴甚至国家兴亡的高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标准具有开创性,要特别注重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方面标准的研发和制定,然后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否和标准息息相关,产品质量的提升带动标准质量的提升,标准质量提升又影响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两者相辅相成。

2.质量提升需要依托标准化平台

通过标准化平台建设,可促进新型材料的质量提升。以“新型材料与实验标准”为例:在国家标准委的支持和指导下,2017 年 6 月启动了中国标准与实验标准体系以及材料实验标准共享平台的建设,推进材料与实验标准建设助力质量提升。这是以材料与实验标准共享平台为依托,建设创新基地,以积极探索新型材料与实验标准引领推动材料产业质量提升,推动了质量提升相关标准建设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3.质量提升需要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强国和进入质量时代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企业提升质量的动力。企业是质量工作的主战场,产品质量振兴的基础在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应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自己的义务,放在突出位置,做好产品质量的提升工作。标准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高的产品标准是获得高质量的基础。采用国际标准是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是技术标准贯彻技术标准要靠管理标准,而实施管理标准又需要有工作标准作保证。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建立企业质量体系,是企业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4.质量提升需要社会合力

质量提升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法律保障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质量共治共享作用。

5.企业层面工作举措

一是形成标准化管理共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企业做大做强的信条是站在国家角度,制定相关标准,并被国际市场接受、采用。以电商行业为例,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围绕电子商务的基础通用、质量管理、诚信体系、质量风险防控等制定国家标准。

二是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甚至决定其生存。我国现有标准长期以来都由政府部门作为主体来制定,企业作为标准的使用主体很少投入研究,未来应当将更多的出口企业纳入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使其参与标准化的系统研究,让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的一项“自我行为”,让标准化工作真正符合并服务于我国贸易的发展。

总理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提供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目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结语

质量提升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远的、需要持续推动的繁重任务,“中国质量”的整体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针对深层次问题研究制定战略性举措。必须构建统一权威、开放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才能实现标准的规制、引领、外联功能的最大化。要创新标准化建设机制用高标准助推产品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建明.以产品标准为引领助推产品质量提升[C].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3.

[2]梁昌文,金继光.以高标准助推“质量时代”的产品质量提升[J].中国标准化,2018(5).

论文作者:李国宁1,左华振2,李秀锋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策略论文_李国宁1,左华振2,李秀锋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