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军
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强迫症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强迫行为、强迫思维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而且对患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临床疗效
强迫症是临床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会反复出现侵入性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而且自身也会出现强烈的反强迫思维[1]。强迫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迫症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发病病因,但很多学者研究表明[2],强迫症和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性格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方面关系较为紧密。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控制治疗,但随着对该种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到心理治疗,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心理疗法。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84例强迫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排除了合并有严重的器官性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以及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患者。现将84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最大61岁,最小21岁,平均(35.1±2.7)岁;患者病程最长达7.1年,最短11个月,平均病程为(3.1±1.2)年。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最大62岁,最小20岁,平均(34.8±2.4)岁;患者病程最长达7.1年,最短12个月,平均病程为(2.9±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对比并不存在明显区别(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帕罗西汀(生产厂家:由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刚开始的药物给药剂量是每天20mg,后期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给药剂量,每周增加10mg左右,每天最大给药剂量应控制在60mg以内,连续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具体治疗内容如下:首先应全面了解患者具体的强迫思维或行为内容,引导患者接触并切身体会自己害怕的事物,引导患者将自己当时的思维想法以及亲身感受详细的讲述出来,然后再针对性的矫正患者的非理性思维和行为。最后应该加强和患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也要加强实践,在患者实践的过程中引导患者将自己不正确的观念纠正过来,从而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矫正患者的行为。刚开始时,认知行为疗法每周应该进行一次,每次应该持续1h,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适当将间隔时间延长,通常情况下都是每个月进行1-2次。临床医师在每次进行心理疗法时应该详细记录和患者之间的会晤情况。
最后应该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价患者治疗情况。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两组相关数据,利用(X±S)表示计量数据,并且通过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代表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强迫行为、强迫思维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 论
强迫症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且患者的预后往往相对较差,是神经疾病中的疑难病症。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具体的发病机制,但是经过临床相关实践研究证明[3],强迫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以及行为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往往是由于患者的前额叶-纹状体功能失调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属于一种心理疗法,具有一定的认知行为导向,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带有一定的折衷色彩,更重要的是强调强迫症患者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内在关系。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心态,改善患者的自卑情绪以及紧张情绪,从而引导患者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Y-BOCS 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这一研究结果和姚元宏等[4]研究报道基本相符。由此可见,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调整患者的状态,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极反应。这主要是因为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患者形成强迫症的原因以及症结更加注重,懂得通过认知性情绪帮助、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弱点,增强自信,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而且对患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明南,陈建明.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3):112-114.
[2]曹党芹.认知行为治疗与抗抑郁剂联合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4):120-121.
[3]陈宇,程媛媛,陈勇.舍曲林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5(17):66-67.
[4]姚元宏.认知行为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2,12(11 下半月):960-961.
论文作者:刘庆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认知论文; 强迫症论文; 疗法治疗论文; 两组论文; 疗法论文; 病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