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李红艳

对图书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李红艳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进步,我国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许多事业单位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都建立了专门的图书档案管理机构。该种管理机构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整理、保存单位内部的图书档案,方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档案进行查阅,进而达到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中,主要对目前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图书档案;档案管理;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的与进步,各种事业单位的图书档案类型及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这给其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图书档案管理形式逐渐显示出了自己的弊端,严重妨碍了事业单位的进步及发展。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事业单位都必须对自己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力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站稳脚跟,以谋求更好地发展。

一、图书档案管理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图书档案主要指的是事业单位人员的资料、各种项目的资料以及内部购买用于培训员工的书籍资料等,其档案管理主要就是指利用记录等方式对这些资料进行记录,以便于之后的资料查询。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低

近几年来,许多事业单位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档案管理方面,其除了购买开发商开发的电子数据库之外,其自身并没有对数字资源加以高效利用,导致其对于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这就会导致事业单位没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档案管理资源,就谈不上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

(二)缺乏专业的图书档案管理人才

正如笔者前文所列举的那样,事业单位需管理的图书档案类型较多,且数量也较大,因此,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型的大工程,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专业度高的人才保障。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对作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还要对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和相关业务有较深的研究。但是能满足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高要求高水准的人才少之又少,导致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三)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种档案不仅类型复杂,而且管理分类的标准不统一,原始落后的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当下的档案资源的管理。不仅如此,档案资源数据库之间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这也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困难,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对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图书档案储存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储存及管理的图书档案不管是类型还是数量都较大,这给其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进步,各种云客户端层出不穷,该种客户端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储存类型较广、数量较大的档案资料,这正符合当下事业单位对图书档案储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利用云客户端对图书档案储存方式进行创新。利用云客户端对图书档案进行储存及整理,不仅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可以扩大图书档案的储存容量,进而达到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创新图书档案查询方式

众所周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其储存的图书档案的类型和数量都不容小觑。当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应用图书档案时,传统的查询方式是去储存图书档案的仓库,按照日期对图书档案挨份查询,近年来,这一传统的查询方式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查询资料时先在计算机上输入图书档案的名称,查询到该图书档案的编号,再在仓库里根据编号的顺序对图书档案进行挨份查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上两种图书档案的查询方法,前者十分费时费力,如果有时事业单位十分着急需要某份图书档案资料时,这种查询方法将会耽误到其进度;后者方法虽然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从根本上创新图书档案查询方式。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一个图书档案资料库,并将各种图书档案以数字资源的形式储存在图书档案资料库中,再在每一位员工的电脑或手机上设立一个图书档案查询客户端,当员工需要查询资料时可以直接通过密码在客户端上登入查询,并根据员工的职位及职责的不同对其可以进行查询的图书档案进行限制。这样,不仅减少了在图书档案查询上的时间及人力,也可以达到对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目的,进而进一步的保障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提高工作人员专业度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一项技术型的项目,只有在强大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中才能实现正真的创新,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是发展的基础环节,提高招聘时的人才要求,为年轻上进的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提高其计算机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其发展特色的档案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加强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服务态度的发展。加深对事业单位图书档案体系的研究,将事业单位各种类型的图书档案的数字资源和各类图书档案的发展相融合,促进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四)谨慎购买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大都会选择以购买数据库的形式来对自身的图书档案进行存储,直接购买商家生产的信息数据库是图书档案数据库发展的基础,往往需要大量的成本资金做支持。笔者认为,可以将档案数据库的使用率进行整理和研究,挑选使用率高的档案数据库,作为继续购买的对象,对使用率低的资源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购买资源浪费。以此来降低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成本,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同时,在购买信息数据库时,也应在结合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特点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最适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数据库。

(五)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监督力度

对于任何工作来说,其在期间出现一定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事业单位的图书档案管理创新工作也是如此。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图书档案管理创新工作中失误的出现,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自身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监督力度。首先,应当建立严格的工作审查制度,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审查,各个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旗下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评分,总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评分,形成有序的阶梯考核制度;其次,是要建立有效的改良制度,选择专业的纠错人员,就审查到的在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最后,是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及惩罚制度,根据对各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评分,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以及能力培训,对于持续表现不良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解雇,对于评分较好的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这样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鞭策,不仅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促进创新工作的进行。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数量有着一定的增加,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事业单位其自身的发展,其需要进行管理的图书档案无论在类型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这就对其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对自身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只会给其自身发展带去不可忽视的阻碍。因此,各个事业单位必须在正视自身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失误的基础上对该项工作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自身的良好发展,进而达到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雅君.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4,13(1).

[2]段红.国外图书档案管理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0(07).

[3]著青梅.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档案开发要素研究[J].陕西档案,2014,1:30~31

论文作者:李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对图书档案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李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