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论文_湛达河,达世俭,方芳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宫颈癌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患者化疗采用顺铂化疗方案,B组患者化疗采用奈达铂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以上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4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9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发生比例以及肝损伤发生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胃肠反应发生比例、肾损伤发生比例明显高于B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实施不同的化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案。

关键词:宫颈癌;同期化放疗;近期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mode of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from 2016 in our hospital 68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hem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atients in group A with cisplatin chemotherapy,chemotherapy group B with nedaplatin chemotherapy occurrence of schem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two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6 cycles of treatment,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rate of 91.43%,the treatment of B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rate of 93.93%,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eukopenia occurred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0.05 and.A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io,kidney injury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 group,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hrombocytopen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wo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therapeutic effec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varying degrees,clinical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develop a suitable plan .

[Keywords] cervical cancer;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short-term effect;

子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欠发达地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多数子宫颈癌来自子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移性带的表面上皮,腺体或腺上皮。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白带增多,或接触性阴道流血,许多患者由于对上述症状未尤其重视以致发现时为中晚期,接受治疗的5年生存率降低。传统的治疗方式采用单纯的放疗治疗,但是照射剂量受到患者病情、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限制,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一般。而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的应用,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LCR)及总生存期(OS),尤其对IIb期以上宫颈癌,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特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宫颈癌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宫颈癌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5例,年龄35岁到70岁,平均年龄(52.34±2.41)岁;患者KPS超过70分,其中6例Ⅱa 期、21 例Ⅱb 期、6例Ⅲa 期、2 例Ⅲb 期;33例鳞癌患者,2例腺癌。B组33例,年龄36岁到71岁,平均年龄(51.19±2.85)岁;患者KPS超过70分,其中5例Ⅱa 期、20 例Ⅱb 期、6例Ⅲa 期、2 例Ⅲb 期;31例鳞癌患者,2例腺癌。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盆腔外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靶区:一般应当包括子宫、宫颈、宫旁和上1/2阴道,盆腔淋巴引流区如髂内、闭孔、髂外、髂总淋巴结。IIIa期病人包括全部阴道。必要时包括腹股沟区。采用四野箱式照射或等中心前后对穿照射。三维适型放疗病例则根据妇科检查以及影像学情况确定肿瘤靶区(GTV),以宫颈癌直接扩散和淋巴结转移途径确定临床靶区(CTV),一般包括子宫(未行手术者)、宫颈、上1/2阴道(阴道浸润达下1/3,进行全阴道照射)、宫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以CTV外放一定距离(0.5-1.0cm)形成PTV。放疗剂量:50Gy/1.8-2Gy/5-6周,靶区内剂量均匀性在±5%范围内,同时评估危及器官,如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小肠,髂骨,骶尾骨,耻骨,股骨头,股骨颈等。应用高能6--12MVX射线剂量为180cGy到200cGy,每周照射5次。放疗中后期配合后装腔内放疗,每周1-2次,“A”点剂量在5-7Gy,“A”点总剂量在35-42Gy,整个疗程体外加腔内放疗剂量因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的不同而异,一般总剂量在75-90Gy化疗方案中,A组患者化疗采用顺铂化疗方案,放疗间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剂量30mg/m2,每周给药一次,化疗6个周期。B组患者化疗采用奈达铂化疗方案,放疗间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剂量30mg/m2,每周给药一次,化疗6个周期。同期化疗时间为放疗第1、8、15、22、29和36天。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判定标准

按照WHO的疗效评价标准:所见病灶消失、无新增病灶出现,判定为完全缓解(CR);病灶整体面积减小超过50%,无新增病灶出现,判定为部分缓解(PR);病灶整体面积减小小于50%,判定为稳定(SD);病灶整体面积未见缩小、甚至增加,判定为进展(PD)。有效率=(CR+ PR)/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 ±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实施X2检验,p<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以上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4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9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状况。宫颈癌早期发病无明显特征,所以临床已经检查出宫颈癌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患者临床主要是采用放射治疗,但相关数据统计,对于中晚期采用单独放疗治疗的患者的5年的生存率较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较高;虽然提高放射剂量可以控制复发率和转移,但是由于并发症等问题对其放疗的剂量有一定的限制。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采用同步化疗的方案在治疗中逐渐应用提出,放化疗同步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应于用放疗病人的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以及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治疗子宫颈癌的有效药有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拓扑替康等,但首先铂类。本次研究中同步化疗中应用顺铂为临床广泛应用方案,其治疗效果确切。而奈达铂属于铂类的一种衍生物,其优势在于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跟其他化疗药物组合使用,均对治疗效果有提高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以上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4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9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发生比例以及肝损伤发生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胃肠反应发生比例、肾损伤发生比例明显高于B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实施不同的化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案。同时应加强适龄女性健康体检意识,对于宫颈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滟,袁亚维.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学药物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7(36):68.

[2]陈明晓. 顺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对照研究[J]. 当代医学,2016,6(2):118.

[3]张兰胜,李彩红,陈方荟,等. 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5(3):360.

[4]王艳丽,李国文,韩新巍. 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5(1):29.

[5]高雅丽,赵子申,高雅梅,等. 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4(2):25.

论文作者:湛达河,达世俭,方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论文_湛达河,达世俭,方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