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芬芳的盆景新树种——白刺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树种论文,素雅论文,盆景论文,芬芳论文,白刺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白刺花因叶片细小,形态酷似槐树而在盆景界被称为“小叶槐”。其树干苍老古朴,叶片细小密集,花色素雅,花香浓郁,是一种很值得开发的盆景新树种。
白刺花也称狼牙刺、苦刺花、马蹄针,为豆科槐属落叶灌木,株高约2米,树干深黑褐色,有纵裂,新枝绿色,有短毛,老枝褐色,枝条上长有锐利的针状刺;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叶色墨绿,背面颜色稍浅,有短柔毛;花序为总状,生于老枝顶端,花序下垂,有小花6朵~12朵,花萼紫蓝色,杯形,花蕾白色,带蓝紫晕,花冠蝶形,白色,有芳香,花期3月~5月;荚果为念珠形,长3厘米~6厘米,直径约0.5厘米,成熟后黄褐色。
白刺花的繁殖以播种、分株、根插为主。人工繁殖的树苗虽然生长较快,但树干增粗缓慢,而且直立,缺少苍劲古朴之气,因此多采用生长多年、形态古雅而奇特的老桩制作盆景。在冬季至春季发芽前移栽成活率最高,移栽时注意保护须根,土壤宜用不含太多养分、排水良好的素沙土。栽种前对植株进行整形,依据造型去掉多余枝干,过长的主根也要适当短截,但应尽量保护须根和侧根。枝干的伤口处可涂抹白乳胶,移栽后浇透水,放在避风向阳之处。冬季寒冷时用透明的塑料袋将植株罩起来,以保暖保湿,有利于树桩成活。随着气温回升,树桩会萌发出很多新芽,但这并不表示已经成活,需等2个月后新枝逐渐木质化,才算真正移栽成活。树桩成活后注意培养过渡枝,使其干与枝、主枝与细枝之间过渡自然,比例协调。
白刺花盆景的造型可根据树桩的形态加工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卧干式、临水式、双干式、一本多干式等多种形式。树冠可加工成规整严谨的云片式、馒头形,也可制作成飘逸潇洒的自然式。造型可在生长季节进行,此时新枝尚未木质化或刚刚木质化,枝条柔韧性好,不易折断。通常采用蟠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造型。先用金属丝蟠扎出基本形态,以后注意修剪,剪去多余枝条,并将过长的枝条截短,以促发侧枝。
白刺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冷,怕积水,稍耐半阴。制作好的盆景生长季节可放在室外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处养护,即使盛夏高温季节也不必遮光。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白刺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因此移栽成活后要注意补充肥料。每隔15天~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开花前可增施1~2次磷钾肥,以延长花期。9月以后则要停止施肥,以免新梢过度生长,不利于越冬。冬季可将其置于冷室内或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并控制浇水,但不能完全断水,以免土壤干冻,对植株造成伤害。白刺花盆景在春季易受“倒春寒”的危害,应注意防范,尤其是已经翻过盆的植株,更要注意这点。
白刺花在生长期容易萌发蘖芽,应随时抹去,并注意打头摘心,将过长的嫩枝截短,以控制生长,保持盆景的优美造型。花后注意摘除荚果,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植株生长。每年春季萌发前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去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重叠枝、平行枝以及其他影响树型的枝条,过长的老枝也要短截,以促发健壮的新枝。每隔1年~2年在春季萌动前翻盆一次。
(兑宝峰)
(摘自《中国绿色时报》2006.12.5.(B3)
联系电话:010-8423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