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应用论文,概念论文,理论论文,心理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引言
Dirven认为,认知语言学大体可分为5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研究方向:1)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主要探讨格式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语法中的应用和描写,代表人物有Talmy、Langacker、Taylor和Goldberg等人;2)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研究,主要考察体验性、概念隐喻和转喻、原型理论等,代表人物有Lakoff、Johnson、Geeraerts、Ruiz de Mendoza、Panther、Radden和Barcelona等人;3)认知语篇的研究,主要有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代表人物有Fauconnier、Turner、Grady和Coulson等人;4)认知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词汇语义的变异和文化模式等,代表人物有Lakoff和Geeraerts等人;5)比喻语言加工的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研究,代表人物有Gibbs和Tomasello等人。(2005:17-18)Dirven的分类表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已成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而且据我们观察,该理论框架已深入其他4个研究范式之中,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
Fauconnier(1997)、Fauconnier & Sweeter(1996)和Coulson(2001)把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发展成了话语理解和话语管理(discourse management)的一个综合性的认知理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大脑会激活关于人、事物和事件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知识框架,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Fauconnier(1985/1994)把这些储存在思维中暂时的、在线的话语信息的集合称之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涉及在话语展开过程中各种心理空间的构建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Fauconnie & Turner(2002a)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不仅全面总结了其发展和成果,还对其内部架构进行了探讨。张辉(2003)对这一新的发展做了介绍,并将其用于解释汉语熟语理解的认知过程中。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成果除了散见于各种论文集和期刊以外,3种国际著名期刊还分别出版了3期“概念整合专刊”,即Coulson & Oakley(2000)、Coulson & Oakley(2005)及Dancygier(2006)。张辉(2003)对Coulson & Oakley(2000)已有所介绍。有关该理论的综述还有Evan & Green(2006)和王文斌(2004)。
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两个方面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有关其理论内部架构的研究不断深入,有些学者开始质疑其内部运作机制,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二是该理论在应用方面较5年前更广泛,它涉及文学、文体学、比喻语言、语法、话语分析和神经语言学等领域。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该理论近几年来的发展做较为全面的述介。
1.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架构的研究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架构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一理论,提出了修改方案。从1994年正式提出“概念整合”以来,Fauconnier等对其性质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Fauconnier & Turner,1998),但并未清楚地说明两个输入空间是通过何种方式把相关成分压缩到整合空间中去的。(张辉,2003)Fauconnie & Turner(2002a)提出,从输入空间到整合空间的整合过程是通过关键关系的压缩实现的。这些关键关系有时间、空间、表征、变化、价值/角色、类比和因果关系等。关键关系连接输入空间中的相对应成分,建立起外在空间的关系,即不同输入空间中相对应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压缩这些外在的空间关系,整合空间中形成内在空间关系,即一个心理空间中的相对应关系。此外,他们还在压缩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压缩相反的分解过程。Fauconnier & Turner(2002a)在Fauconnier & Turner(1998)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网络的类型,即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这些研究丰富了整合理论的内部架构,为该理论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Fauconnier(2005)阐释了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的产生及其与关键关系压缩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发展了他提出的经典整合模式的内部运作机制。他指出,类比、范畴化、范畴延伸、隐喻、转喻、框架、违实(counterfactual)性和语法结构等心理模式都可视为概念整合的结果。整合网络能将分散的概念结构压缩成为整合空间中易于理解、可操作、易于把握的场境(human-scaled scenario),而压缩是在诸如因果、类比/非类比、时间、空间、变化、身份、部分/整体和表征等关键关系的基础上运作的。整合网络有两个特点:一是层创结构的产生,二是整合空间的层创结构通常比输入空间中的结构更为简单。Fauconnier指出,层创结构并不是整合空间本身的结构,而是整个整合网络的动态结构。最佳的整合空间是简单的,并且能利用现存、可及的结构。概念整合的优势正是来源于这种简单的结构和整个整合网络中的所有心理空间的连接。
Harder就概念整合理论的论证方法和合理性提出了质疑。(2003:92-94)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Principle of Ockham's Razor),理论假设的复杂性应取决于研究材料的复杂性,即如果一个较为复杂的和一个较为简单的理论都可以解释相同的材料,那么这一较为简单的理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理论。Harder指出,概念整合理论有悖于这一原则:它总是先解释较复杂的例子,然后再用从这些解释得出的规律来解释较简单的例子。这一做法违背了奥卡姆剃刀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向性。Harder因此建议,认识上复杂的问题可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违实结构、条件结构和复杂的形名组合等;而认识上简单的例子则无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例如,介词短语“in France”的认知过程本身就在一个连贯的心理空间内完成,因此没有必要单独构成一个心理空间。
Ruiz de Mendoza & Pena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auconnie & Turner(2002a)提出的概念整合的内部构架表示怀疑,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252)概念整合是心理空间的概念投射和整合的理论。整合空间利用和发展了输入空间之间的对应成分的连接,并把简单的相关事件整合成复杂的事件。整合空间是动态的,并具有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或非对应的层创结构。这种层创结构和非对应现象的存在是Fauconnie & Turner(2002a)分析中的一个独特之处,Ruiz de Mendoza称之为层创结构假设。通过对Fauconnier等人的经典例句(例如“The surgeon is a butcher”)的重新分析,Ruiz de Mendoza认为,整合空间的层创结构是整合非对应成分得到的结果,这种分析是不妥当的。(2006:256)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解释语言材料,Ruiz de Mendoza在保留Fauconnie & Turner理论的合理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的输入空间假设”。组合的输入空间假设与经典的层创结构假设有许多不同之处:1)该假设保留了作为动态构建的“心理空间”的概念,还保留了来源输入空间和目标输入空间之间的相关性对应结构和类属空间;2)该假设把“投射”和“整合”作为概念整合过程中两个关键的认知操作;3)以投射空间代替了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整合空间,两者的区别是,投射空间是前期认知操作活动的结果,本身不是动态的,且不包括与输入空间不一致的层创结构;4)以组合的输入来源空间和组合的输入目标空间代替了原来的来源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因为前者是多种输入空间多次投射的结果。
Ruiz de Mendoza & Pena认为,组合的输入空间假设在三个方面优于经典的层创结构假设:一是在前一种假设中,无需假定存在相关性认知结构中的不对应关系;二是投射空间与其他心理空间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认知操作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认知活动的产生者;三是相关和整合的认知操作被置于恰当的位置,即在前一种假设中,相关和整合的认知操作发生在概念结构被整合到投射空间之前,而在后一种假设中,相关和整合的认知操作作为不对应的投射系统是在整合空间内进行的。(2005:257-258)
Brandt(2005)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提出了质疑。他指出,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应当全面地探究语言现象(如语义上的矛盾、隐喻和违实条件等),包括对具有社会和文化属性的人类心智的认知和情感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定位,以及语用及符号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改变先前对意义的拘谨的看法和认识,合理完善并发展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网络。Brandt提出了包括多个心理结构层次、多个语义域和多个空间分派(space delegation)的认知符号学分析模式。这一模式包括存在空间、基础空间、参照空间、呈现空间和关联空间等,它们构成的网络存在于超出语言之外的多种形式(如音乐、绘画等)的意义构建过程中。Brandt对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反思是他所提出的认知符号学(cognitive semiotics)(注:Brandt(2004)从符号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心理空间理论、语义域的语境定位(grounding)假设以及与大脑的神经组织和人类现象学一致的心理结构(mental architecture)的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ache(2005)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存在“普遍适用问题”,难以对人类认知的具体例子做出精确的解释,因而需要对概念整合的运作进行某种程度的制约。Bache提出了整合的级次和概念分解这两个概念。他论及不同级次的整合与分解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以及对整个整合过程的制约:在整合心理空间中概念整合起到了联合并统一独立的输入空间的作用,而概念分解则起到将概念的整体分解为成分、特征和局部结构的作用,以备单个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去。第一级分解是第一级整合之前的感官刺激的分解,属于纯感官的现象;第二级分解是对第一级整合的分解,以便进行范畴化和进一步的整合,特别是第二级整合将概念结构和语言结构进行匹配,以完成语言结构的构建;第三级分解包含了从不同的输入空间提取成分和特征以实现第三级整合的组合。Bache的研究强调,对整合的制约是合理且必要的,这将更有利于该理论的发展。
Hutchins(2005)分析了包含“物质定位锚”(material anchors)且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结构的整合,同时指出概念结构与物质结构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认知策略。“物质定位锚”指的是向整合空间投射物质结构的输入空间。概念整合过程包括对物体的感知过程,因而也包括身体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思维过程中,为了生成并运作概念成分的稳定的表征,它们必须被定位,而定位是通过将概念成分映现到相对稳定的物质结构上实现的。他指出,1)词汇也可视为整合过程中的物质定位锚,但对整合的物质载体作用不大。话语和文字的时空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语法概念结构的物质定位锚;2)符号是物质载体中概念域成分最少的一类,因而符号是一种弱物质定位锚;3)所建立的概念模式的稳定性“锚”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中概念模式结构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其认知过程也随之发生变化;4)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创新互动结构是我们内在概念机制的基础。
Singerland(2005)也探讨了概念整合的物质基础问题。他认为,身体印记就像一个自动信号,给身体意象加上了情感规范。概念整合是通过人类易于把握的情感—身体反应得以实现的,因而整合可以支配产生于基本场景的情感并利用这些情感来影响在更为复杂或抽象的场景中的决策。Singerland在简要分析了“digging a financial grave”这样的例子中的身体印记、情感—身体反应后,详细地阐释了多域整合、身体印记和情感规范在《孟子》一书中的宗教—哲学辩论中的运作。Singerland的研究说明,处于不同文化和时代的人,其内心的情感反应是基本不变并可预测的,人类共有的认知能力构建了普遍适用的概念结构基础。
2.概念整合与语法研究
Dancygie & Sweetser指出,人类很擅长框架—转喻推理,这种能力对语法加工是非常重要的。(2005:24)我们可以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语法构式,考察构式之间的组合,以及这些构式所产生的非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意义。推理结构、框架—转喻推理和语境使我们可以对非组构性的意义进行研究。语法与思维一样是高度具体和普遍相关的,语法可以利用语境中的关联,成功地以最简单的形式作为心理提示生成丰富的意义。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可以清晰地揭示语法构式作为心理提示时意义的组构和推理过程。
Fauconnier & Turner(2002b)首次把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语法研究。他们认为,语法结构常可以反映概念整合对事件的整合。整合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这些事件放到已有的整合结构中;反之,当人们看到一个典型的整合语法结构时,也把它作为进行整合或分解的心理提示。Fauconnier等人分析了“N+V+NP+PP”这一使动构式。在这一结构中,句法成分完全来自整合结构中的输入空间,而其词汇成分则来自与使动顺序相联系的事件空间。英语已经发展了一系列一般的和整合的使动结构,说话人需要进行概念整合以选用一定的语法形式,其目的是表达更普遍的一系列事件的使动顺序;听话者则利用该语法形式作为心理提示来完成相应的概念整合。
Desagulier(2005)提出了一个连接形式与意义以及历时和共时的统一整合模式。在以“主要动词到助动词”连续体为例论述“层创情态词项”(emerging modals)现象的基础上,Desagulier认为,层创的过渡形式反映了语言的创新机制。例如,“want(to)”发展成为助动词及情态动词的过程就体现了层创性和过渡性。他运用心理空间的整合详细分析了“Marry wants to eat an apple”“You want to/wanna be careful”“We'll want to go easy”等句子中的意志、义务和构式的组构性等问题,指出“want to”的助词化过程和情态化过程都包含了心理空间的整合。该研究将概念整合和语法构建结合起来进行解释。正如Fauconnie & Turner(2002a)所说,组构性的构式基础(compositional constructional grounding)是语法整合的基础。
Nikiforidou在概念整合的框架下解释和分析了希腊语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关系从句。(2005:169-206)他认为,我们应该把关系从句看作整合构式。这种构式提示听话人在概念上以某种方式整合关系从句中各成分的意义。对解释过程产生影响的词汇和语用因素可以构建相关的“外空间”(outerspace)和“内空间”(in-space)的映现关系,即跨空间的连接和空间内部的连接,它们决定了最后的解释。具体地讲,关系从句的整合构式含有为听话人提供的常规化的心理提示,这一提示使听话人从概念上把被修饰的名词的意义与关系从句中某些成分的意义整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由句法驱动的关系从句(即缺位关系从句)中,整合完全由从句的句法来引导和决定。在非缺位的关系从句中,当其补语的语义角色在句法上没有明确的标示或标示不清楚时,则需要通过名词词组和关系从句的跨心理空间连接来构建独特的整合空间。把关系从句看作符合常规的、受引导的整合的语法构式符合Fauconnier & Turner(2002a)的观点:不同的构式可产生不同的概念整合的心理提示。
3.概念整合与认知文体学研究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其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艺术和文体学的研究之中。Turner(1996)的研究就是典型例子。概念整合作为一个关于意义建构的理论,可使我们更好地描述意义是如何从现存的知识结构中创造性地构建起来的。该理论与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结合,把语言、声音、视觉图像等有意义的表达形式作为在意义建构和理解中的心理提示。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意义是在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心理过程中动态地建构起来的,因此该理论特别适用于解释富有创造性的机制和过程,如文学分析、艺术分析、文体学和诗学。
近年来兴起的认知文体学试图把传统的文体学对文学作品明晰、严格和细致的语言分析与对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认知结构和过程的考察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认知文体学有新、旧两方面:旧的方面是关注语言选择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篇章与读者对篇章的解读;新的方面是关注语言选择与人的认知结构和过程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与文学及文体学的结合点。(Semino & Culpeper,2002:Ⅸ-Ⅹ)
Turner(2006)认为,人类通过双域整合进行概念压缩,因而能够进行艺术创作。他首先分析了Pablo Picasso的Les Demoiselles d' Avignon(1907)的Squatter这一人物形象,指出该人物的创作体现了一个压缩的整合,其脸部让我们觉得可以同时看到正面、侧面和背面的效果。女性身体这一概念框架将多个输入空间组织在一起,其类属空间体现了对多空间的抽象,而其整合空间则体现了多空间的压缩。他还分析了Marcel Duchamp的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1912)这一体现时间压缩的作品和《纽约时报》关于Hicham el-Guerrouj打破1英里竞走世界纪录的特别配图等例子。这些例子体现了镜像整合网络的运作过程。该网络中各个输入空间享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框架,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并继续发挥作用。与此相对的是双域整合网络,该网络中各个输入空间有其自身的组织框架,投射到整合空间后形成一个异构的框架,这些各不相同甚至是冲突的整合过程极具创造性。Turner认为,压缩并不仅仅体现在艺术的特殊效果中,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过程中且不可或缺。他呼吁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密切合作,对压缩进行深入的研究。
Hamilton(2003)指出,文学研究中出现了认知转向。他以City of Ladies中的隐喻、类比和讽喻(allegory)为例,说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有助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走出仅靠直觉进行解释的困境。比如,小说中的3个拟人化的人物理智(Reason)女士、正直(Rectitude)女士和正义(Justice)女士包含了4个认知域(a person→a virtue; a prototype→a class member)之间的映现。Hamilton认为,这类复杂的隐喻或类比可用概念整合模式来分析。Grady曾指出,概念整合和概念隐喻是两种互补的分析方式,在解释一些相似的例子时仅有细微的差别。Grady用“XYZ隐喻”(注:Turner(1991)所谓的“XYZ隐喻”包含了3个显性项目(X、Y和Z)和一个隐性项目(W)。类比项目相互作用的方式很直接:X:Z=Y:W。如,X指Nature,Z指God,Y指chambermaids,W指Y的masters或bosses。)分析了City of Ladies中的类比,指出de Pizan的类比可以看作是带有叙事框架的整合。
4.概念整合与比喻语言研究
在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早期,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基本上是泾渭分明的,但近几年来,这两种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迹象。这一迹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学者试图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重新解释隐喻现象,以揭示概念隐喻理论分析的不足之处;二是有些学者认为两种理论是互补的关系,概念整合和概念隐喻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Grady、Oakle & Coulson(2001)分析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关系及其各自研究的对象。前者研究人们长期记忆中储存的固化的联系,对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进行概括;后者关注那些固化的联系在在线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重点研究单个例子中的特别之处。他们指出,这两种研究范式在处理隐喻概念化过程中是互补的。具体说来,前者研究的常规概念配对和单向映现为后者提出的各种动态的概念网络提供了输入空间,并制约着这些概念网络的运演。概念隐喻理论中的跨认知域映现构成并制约概念整合过程中的复杂心理过程。
Fauconnier & Turner(2005)认为,随着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映现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隐喻。作者以“TIME AS SPACE”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为例,分析了E(事件输入空间)、X(物理运动空间)、M(社会和技术计时空间)及其整合空间的构建、压缩和整合过程。他们指出,隐喻是概念整合的一种尤其重要和突显的表现形式,是双域整合运演的结果之一。隐喻映现问题的研究均需考虑整合网络、层创结构、压缩、推理投射和总体目标等重要的认知要素和过程。
Coulson & Oakley(2005)讨论了划分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编码义这一概念,并分析了编码义在整合空间构建中的引导作用。在讨论违实、隐喻、虚拟运动等的比喻性时,他们还引入了场景定位和场景单元等概念,来说明背景知识和语境知识在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话语的字面义和比喻义时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场景单元可用来表征被当前情景激活的突显概念结构,这些结构在确定说话人构建意义的方式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整个意义构建过程中,整合空间的构建需要运用并综合编码义、背景知识和语境信息。
Grady(2005)探讨了概念整合中隐喻的对应联系的性质,尤其是那些现成的和概念间的固化联系。这些联系可以作为实时的隐喻整合构建的基础。Grady指出,物质的“冷”和感情上的“冷”之间的联系是不能从类比的角度来解释的。这样的联系是因为人们常将温度体验的概念域和情感体验的概念域联系在一起。Grady认为,整合理论中的因果关系(如target-cause-source)以及实例(如Generic is specific)都不能概括和解释隐喻的本质。相关性是认知域和心理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建立基本隐喻联系的基础。相关性把来源域空间和目标域空间中的实体或概念成分联系起来,否则概念的映现就无法实现。此外,他还考察了基本隐喻的性质及其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的作用。Grady最终想要论证的是,人类经验中基本的隐喻构成了独特的对应联系,这些联系是不能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类比、因果关系、身份等概念来解释的,因为它们产生于特定类型的心理经验之间的相关性。
Brandt & Brandt(2005)简要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相互关系,在概念隐喻、概念整合和认知符号学理论中共同构建的心理空间框架中重新分析了“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这一经典例句。他们分析了理解这句话所涉及的心理空间和认知域,以及心理空间网络的指号过程(semiosis)。他们的发现是,“不称职”并不是该隐喻原本对例句中外科医生的评判。说话者真正指责的是外科医生不负责任的职业道德。分析表明,对该隐喻的理解需要输入职业道德心理图式以建立关联框架。他们最后指出,像隐喻这样表义丰富的整合需要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因为这些空间出现在交际过程中,而交际过程具有符号性质,意义丰富的整合可看作是其他空间的符号。
5.概念整合、神经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
概念整合不仅为语言现象提供了可操作的分析框架,而更重要的是,该理论为神经语言学的实验设计提供了灵感和理论依据。而神经语言学的实验研究又反过来为该理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Coulson(2001)首次运用神经语言学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为概念整合的存在提供了证据。而Coulson & Van Petten(2002)则利用概念整合的观点来设计ERP实验。
Coulson & Van Petten(2002)研究了隐喻语言与非隐喻语言的映射、整合过程和难易度连续体假说(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加工发生在同一时间,且加工机制相同)和等值假说(隐喻语言的理解并不难于字面语言的理解)。作者运用介于完全的字面语言和明显的隐喻语言之间的刺激语料,论证了字面语言和隐喻语言有着共同的加工机制,但发现加工隐喻语言比加工字面语言需要更多的努力。
Grush & Mandelblit(2003)提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一条重要假设: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形式—语义匹配的结构化的存储。一个句子的合成意义不仅来自于词汇,还来自于更高层次的构式。他们以“He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为例分析了理解英语使动构式过程中的整合。其中,原型为使动图式提供了相关的额外内容,而其他源输入空间提供的层创结构使得类属的(generic)使动场景得以完整地表达出来。对物体、典型的物体运动和所包含的典型事件的百科知识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他们接着分析了大脑皮层的整合,讨论了介于分句结构层次和论元填充符层次之间的整合。患有称名缺陷(anomia)的病人就是失去了将词汇和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的能力。语言的理解包括对音位的识别,进而激发存储恰当的概念语义。音位极和语义极的联系就是一种结构,它反映了脑汇合区(convergence zones)的运作。
Sinha(2005)做了不同于传统的发展心理学家关于人类心智本质的研究。他认为,对“体验”的研究需要考察认知和文化图式的物质化方式,以及物质化过程中人为现象(artefacts)嵌入人类活动的方式。Sinha详细分析了迪斯尼公园象征戏剧中的儿童心理,认为这类戏剧包含了从想象中的认知和象征价值到当前环境中的实物和关系的投射。这体现了语言的象征力在构建想象或者违实心理空间时的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概念整合是一种微观生成过程,其中社会或交际的参与者所交流的不仅是认知策略,还包括社会角色、关系和身份。
6.概念整合与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试图描写语言的劝说和控制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在新闻和广告等语篇中的语言表现。话语分析可以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偏见、歧视和虚伪,从表面意义中寻找所含态度及幕后认知。幕后认知决定了语言形式的意义及所体现的意识形态。
Harder(2005)认为两极对立是整合运作的一类。他介绍了理解两极对立过程所涉及的“完全”(full-blown)整合发展的3层次(层创→分化→整合)及其相反过程(消失→去分化→分解)、情感反应(如儿童对任何事物的基本意识建立在好与坏两极对立之上)等概念,并强调了情感和安全感因素在认识复杂情景并形成相应价值观和立场中的重要作用。Harder分析了Susan Sontag & Charles Krauthammer关于“9·11”事件后美国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辩论等,指出了在不同种类的概念整合中矛盾所起的作用。他还从认知、交互和情感几个方面论述了在两极对立的发展中,分化与整合及分解与去分化的过程。
Grundy & Jiang(2001a,2001b,2003)均用认知语义学的心理空间理论进行了语篇分析和观念形态(ideology)分析。Grundy & Jiang(2001a)以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8月就其性丑闻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为例,说明话语标记可以指示语言形象(linguistic figure)和语境的关系。作为视角转换器和空间构建器,话语标记使语境在心理空间模式中得以表现。Grund & Jiang(2001b)以“Last bus had departed”这样反映香港行政职员“此事与我无关”心态的公共场所话语为例,结合对其文化、政治背景的考察,采用心理空间理论分析了时态表述中所体现的观念形态。Grund & Jiang(2003)探讨了如何用认知构建的方式表征意识形态中及描述言语行为时的区别特征。他认为,调查干扰学术自由问题的小组成员在处理话语信息的同时,也在建立说话者想说的意思及他们作为听话者所理解的意思的心理空间表征。
7.结论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方兴未艾。该理论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也是认知语言学和其他很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结合点。然而,在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的同时,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要注意其适用范围,不要将其看成是解决一切语言和认知问题的万能钥匙;二是要注重和加强对该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实证研究(如ERP实验),要向“硬科学”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