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 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及病毒性脑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血液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64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8%;TNF-α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2%。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可以作为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关键词:脑膜炎;CD64;肿瘤坏死因子
目前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以及脑脊液的常规和生化检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典型化脓性改变者逐渐减少,脑脊液的不典型改变使得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相当困难,近几年,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CD64在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引起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能否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来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化脓性脑膜炎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50岁,要求自发病至住院时病程均在5 d以内。其中,发热25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6例,头痛并呕吐21例,抽搐13例;体征中有脑膜刺激征26例。病毒性脑炎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12~56岁,发病前1周内均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采集静脉血4 ml分别送检中性粒细胞CD64和TNF-α,并行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行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化脓性脑膜炎组及病毒性脑炎组治疗10 d后采血复查中性粒细胞CD64和TNF-α。CD64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技术进行检测,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根据资料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齐者用LSD法,方差不齐用Duttet's T3法。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毒性脑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化脓性脑膜炎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未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治疗后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毒性脑膜炎组治疗后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结果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关系(r=0.34,P>0.05)。
2.4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性粒细胞CD64及TNF-α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用肖质、牛华ROC曲线分析软件绘制ROC曲线,CD64、TNF-α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13和0.699。CD64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8%。TNF-α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中性粒细胞CD64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87%)和特异度(88%),因此,认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常遇到部分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其脑脊液生化、常规改变不典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仅轻度升高,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本研究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故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不受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有助于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的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程度与细菌感染的种类是否相关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报道,G-菌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较G+菌感染水平高,可能与不同细菌代谢产物通过不同途径激活中性粒细胞有关;而Allen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与细菌感染种类无关。本组研究中尚未涉及该方面,因明确病原菌的病例较少,未作相关分析,有关此项内容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表明,TNF-α的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组也有升高,但其对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低于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指标,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邵洁,黄新文,孙眉月,等.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05,7(9):35-38.
[2]林慧君,邱莲女,周永列,等.外周血CD64表达对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价值[J].江西医学检验,2007,4(2):12-13.
论文作者:李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脑膜炎论文; 粒细胞论文; 化脓性论文; 脑炎论文; 差异论文; 脑脊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