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我国论文,利益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司治理机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它是对“股东至上”传统理论的一种否定和修正,其存在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说明该理论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一些建议。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关于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理论超越了以往以产品、生产、销售、顾客等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道德和伦理等也被纳入管理的视野,作为新管理理念之一的利益相关者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即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一个组织相关的个人或群体,可分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和扩展的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顾客及员工;后者则包括供应商、联盟伙伴、行业协会、地方社区、消费者协会、非政府组织、媒体、政府管制者、竞争对手、外部董事和一般公众等。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论基础
企业剩余索取权及相应的剩余控制权的获得是契约各方根据自身实力长期博弈的结果。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式的单边公司治理结构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博弈过程中争取自身利益,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从理论渊源上看,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的契约性和产权理论具有一致性。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要点主要有:
1.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关于企业所有权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股东并不是唯一的所有者。对企业财富创造做出贡献的不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而且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等。传统理论把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仅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2.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大多数只会“用脚投票”。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操心,真正支配企业的其实是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产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
3.从产权角度,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他们认为,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不同于股东的资产,因而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是没道理的。
4.该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性,从而得出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他们认为,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职工的素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必须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合作。
5.除股东承担剩余风险,工人、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承担风险。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是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如果改为它用,价值会降低,为了激励专用性资产进入公司,应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公司治理。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现实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为了实现在不同风险状态下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本保全,应赋予他们相应的企业所有权,在企业治理结构中有关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可引入竞争机制,各利益相关者以专用性资产为基础展开自由竞争,实现企业所有权的开放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真诚合作,促进企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与监督机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一个责任主体,不仅要为股东提供财务回报,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界开始注重在对股东的义务和对社会的责任之间寻求平衡。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之一。公司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股东利益方面,还体现在整个公司的社会价值方面。一个公司如果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或者无法与顾客、经销商、供应商等维护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等,都会损害公司形象,势必影响可持续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生存和发展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对企业本质问题的一系列探讨,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导致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产生。目前,利益相关者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在现阶段公司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
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参与企业治理比“股东至上”模式更有利于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为此,必须要注重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必要性。
1.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因此,团队成员只有长期合作,才能确保一个可预期的补偿,利益相关者管理恰恰有助于这种长期合作。
2.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人往往会滥用手中职权,损害股东利益,使企业绩效低下。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来确保其合法利益的实现,不仅可以改善原来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监督不力、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弊端,而且还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起到内部有效的制衡作用。
3.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绩效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期投资价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可以减少员工的偷懒行为和企业激励监督的成本,同时使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等之间签订了一份隐形保险契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企业的隐形保护,这使得利益相关者在向企业投入更多专用性资本时无需担心遭到企业的敲诈,这种长期合作会减少交易成本,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状况已经构成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网络性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在改变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迫使企业将追求的目标从单纯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向网络组织共同利益最大化转变,这样传统的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安排已不适应它的要求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也将不再单独为企业的内部资源所有者享有,在这种前提下,强调外部资源所有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就是必然的选择。
三、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所有参加人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谈判机制,它们之间的谈判结果将决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这个结果将外化为企业治理结构。反思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改革基本上是沿着“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过分突出了政府在企业中的权益,而忽视了员工、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权益及其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一)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这一新概念的认识
首先,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利益相关者概念所隐含的意义。当今人们视企业为公共财产,期望企业对社会整体负责,对提高公众利益负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在管理目标中更多的增加超越经济的内容,积极促进社会公正,自觉保护环境,支持社会文化活动。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考虑非企业问题。
其次,企业要明确认定属于自己的利益相关者,认定他们特有的利益和权利的性质。不同企业,因其性质类型和经营范围的差异,其利益相关者也不尽相同。此外,即使同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对利益相关者的类型、权力及变化缺乏足够的敏感,企业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管理和经营。
最后,企业应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一般来说,股东、雇员、供应商和零售商,因其经济利益与企业密切相关,与企业有天然的合作关系,更容易选择对企业的支持。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安排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经营,在决策方面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新闻媒体、社会行动团体,特别是竞争者,其与企业的关系往往是非合作的,甚至是对立的,因而企业必须谨慎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使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至于信用机构、地方社区、政府和一般公众,与企业的关系比较复杂。随着情况的不同,他们有时采用合作行为,有时采取限制行为。
(二)建立和完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有效途径
由于国有股本投资主体的缺位,难以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经理层往往为谋取自身利益而热衷于短期行为,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了解决“所有者缺位”和产权结构单一问题,在设计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时可沿以下思路进行。
1.推行职工参与制度,包括职工资本的参加(职工持股)与管理的参加(公司决策的参加)。职工持股可以把公司的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国有股的退出,确保大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经营绩效动态增长的基础上与职工利益一起得到增进,有利于缩小职工与某些经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缓和阶层间的矛盾。我国一直进行内部职工股的试点,部分企业建立了职工持股会,但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职工工资,资金来源单一,职工持股比例偏低,使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弱。在实际工作中,要规范内部职工持股制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职工参与公司管理制度,可由职代会按多数同意原则选举产生职工董事、监事,他们可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传递职工的“声音”,提高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程度。在我国推行职工参与公司管理制度,应遵循一些原则:一是把现行公司法中关于职工参与的“例外”规定,改为“一般性”规定;二是将公司权力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平等分配给物质资本所有者和非物质资本所有者,让他们平等的涉入公司权力机关。
2.确立债权人参与制度。债权人承担本息到期无法收回的风险,他们也应该拥有对企业的监督权、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应参与公司治理。在我国,银行已经成为国企最大的债权人,在长期的“银企不分”的积习下,银行难以谈及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没能发挥出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监督和控制作用。此外,在现有的体制下,分业经营模式,也斩断了银行参与企业治理的程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要继续推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措施,适时修改银行法和证券法的有关条款,让银行发挥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应有作用。通过债权人参与制度,一方面能抗衡企业经理人员的内部人行为,另一方面能抗衡控股公司的权力滥用。
3.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权力机关制度。随着生产和社会的交易化,公司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司,企业利益相关者除内部的员工外,还包括外部的投资者、客户、业务伙伴、当地社区与自然环境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也拥有监督和约束公司的权力。企业要以自己的资源为社会尽可能多的做贡献,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争取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这样方可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当然,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司决策机关并不意味着把公司权力机关办成一个大杂烩。应该根据不同的利益结构要求在公司决策中采取不同的参加模式。
4.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独立董事既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而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作出判断的事务之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的作出判断的关系,能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的董事。从法律上规定独立董事必须占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一定比例,这有助于公司平衡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独立董事除了必须履行董事的一般职责外,还要履行一些特殊职责。如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就公司战略、业绩、资源等问题作出独立判断;监督董事会和执行董事的表现等。
利益相关者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其本身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中“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利益相关者通过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该理论顺应了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趋势,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化的,既有社会性、政治性,也有经济性。但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要想让“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真正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独立性与平等性。该治理模式作为公司治理模式演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也注定要面临挑战。我们需要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