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个人主义论文,美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美国文化模式的研究,离不开对美国个人主义的探讨,因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注:国内关于美国个人主义的相关成果主要有:朱平《美国个人主义析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李其荣《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透析》,载《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435页。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9页;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5页;孙有中和庄锡昌《细说美利坚》,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2页,等等。)这些成果对于我们分析美国个人主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也为美国个人主义的研究留下了发挥余地。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美国人是如何认识自我的?美国个人主义是如何变迁的?中国人如何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前提下,吸收美国个人主义中的合理成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美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
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
美国人的个体观念“根植于以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洛克断言生物的个人是自然的基本单位。”(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洛克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推定一切个人都是为自我利益而生存、奋斗的。社会乃是这样的一群人以自愿的契约形式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其目的乃是维护组成该共同体的个人的利益。(注:孙有中、庄锡昌:《细说美利坚》,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他在《政府论》中指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惟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注: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很显然,洛克强调了个人的权力,个人组成共同体,目的还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尽管17世纪的英国思想传统被认为是个人主义概念的起源,但这个名称的创立者却是托克维尔。他在对美国进行亲历考察后,于1835年发表了《论美国的民主》一文,首次使用了“个人主义”一词。(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他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社会的秩序,自身利益即是个体的行为目的,而社会制度则起源于个体间的互动之中。”(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托克维尔阐述了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并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做了区分。他说:“个人主义是一种新的观念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我们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对自己的一种偏激的过分的爱,它使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爱自己甚于一切。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因此,当每个公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后,他们就不管大社会而任其自行发展了。”他得出结论说:“利己主义是跟世界同样古老的一种恶习”。他认为,“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并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发展。”“随着身份日趋平等,大量的个人便出现了。这些人的财富和权力虽然不足以对其同胞的命运发生重大影响,但他们拥有或保有的知识和财力,却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人无所负于人,也可以说无所求于人。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认为自己的整个命运只操于自己手里。”(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25—626、628—629页。)托克维尔回答了“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这个问题:“当民主社会在贵族制度的废墟上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们的彼此孤立和随之而来的利己主义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民主社会不仅有大批早已独立的公民,而且每天还有一些昨天刚刚获得独立并陶醉于新得到的权力的人充实进来。这些新人自负,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今后无须求助别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不难证明他们只知有己。”(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25—626、628—629页。)
亚当·斯密是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经济人”。人类的经济行为,无不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而分工之必要,乃是为了利己的目的而进行交换。此种看法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即人们的分工与交换都是出于利己的需要。他有一段话经常被后世学者所引用:“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注: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学说追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190、191页。)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领域的干预。他认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决非靠政府的指导所能实现;它的原动力不是来自国家,而是来自人们的利己之心。(注: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学说追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190、191页。)真正代表早期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是富兰克林,他提出了“自助者天助”的观点。(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我们知道,美国人是赞同个人主义的。在美国现代史上,政治学家们几乎一直认为路易斯·哈茨提出了关于美国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个人主义特征”这个词。许多学者都赞同哈茨1955年提出的“个人主义是美国政治的基石”的说法,如塞缪尔·亨廷顿、萨万·伯克维奇和戴维·格林斯通等都非常赞同哈茨的观点。(注:Barry Alan Shain,The Myth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10—11,p.10.)
总之,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有其历史传统,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力,强调自己掌握自己,它的基础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因而完全不同于利己主义。
美国人对自我的认识
对自我的认识是美国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观念。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而且还作为具有独特心理的生命及单个的社会成员而存在。美国人的自我观在美国人的思想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它以个人主义的形态渗透在人们的行动之中,并影响到了每一个活动的领域。”(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美国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自主动机,自主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平等、自由和竞争的观念。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
美国人对自我的认识,有一个自我的范围,其自我观念具有主观性。斯图尔特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在一个人的四周画一个圈,将自我与他人相分离,我们便可对个人主义有所辨认。处于分界线之内的就是美国人的自我,在有关知觉的分析中我们将它称为隐含动因,它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个人动源,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独立个体,也是一个能够控制其环境的理性人。自我是主观性的,它基本上无法觉察和体认,同时也很难被外人所了解。”(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自我的个人主观性在文化上把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自我保持着自己的主观性,他者的行为带有他们自己主观的属性。”“美国人意识到自我具有主观性,它赋予个体独特的认识能力,因此个人的爱好、意见、选择及创造力被放到了一个优先的位置。”(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美国是一个求实的民族,康马杰说美国人“对很多问题都是讲实际的,虽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美国人对商务往往带有浪漫色彩,但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却讲求实际。”(注: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38页。)美国人的独立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实干的基础上的,他们的自我实现不是通过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来实现,而是用成就、业绩反映个体的能力,所以美国人较少群体观念。例如在美国,父母子女在一起生活是有其时间范围的。一般来说,他们对其父母及孩子的行为并不认同。
美国人很强调个性,对待任何事情有自主和自我选择的权力。美国人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个性,鼓励和激发孩子自立。譬如说,“清晨,母亲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放进婴儿高腿椅中,然后去给孩子准备早餐。母亲挑选了两种不同的婴儿麦片,每一种麦片的包装盒颜色都有明显的区别,母亲两手各拿一盒麦片,把麦片举在小孩面前让小女孩挑选她喜欢的颜色。不到一岁的小孩,至少在食物方面,已经开始学着表达她个人的爱好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美国人教育孩子、培养个性的独特方法。孩子长到18岁,便离开父母,自立门户。美国人在穿着、家庭摆设方面,都很讲究个性,不愿随大流的个性鲜明地反映出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他们的自立精神还表现在爱自己动手上。《交流》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说美国人“从一件细小的无关紧要的工作到一项需要复杂技术的重大工程,都愿意自己动手:十几岁的孩子喜欢折腾已经有些破烂的旧汽车;拿高薪的经理人员喜欢动手给住房添加用纱窗拦起来的门廊;家庭主妇会自己修理漏水的龙头而不愿求助于水暖工;某些家庭会制定计划,边干边学,全家动手修建房屋。(注: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新世界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0页。)美国人不大相信权威,不论是家庭的还是传统的或是某些机构的,一句话,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比如,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集中地体现了表现自我的个人自然主义倾向。他们对美学的标准不以为然,不喜欢别人告诉他们什么是优秀的绘画或文学,他们乐意采取的态度是“你喜欢的就是好的”。从欣赏绘画或阅读中获得了乐趣,艺术的功能就得到了实现。(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
自我观及其自我驱动,直接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在他们看来,出生地和家庭的好坏并不重要,自我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个体的成就”。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前进目标,所以美国人大多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成功欲望驱动着美国人在各个领域上下求索,不断进取。同时,频繁的升迁机会和各种成功的例子又反过来刺激起更大的成功欲望,开始另一新目标的追求。这种奋斗——成功——再奋斗模式的周而复始,使美国社会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争斗。”(注: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115页。)美国人特别反感握有权力的人“以命令、强制或恐吓的形式来驱动他们”,“也不喜欢自己被他人的动机所左右”。(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但是,他们也能接受某种权力的指挥,如国家对自然资源、商品、服务及金钱的控制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在他们看来,对事物进行合理的控制,有益于人民,这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虽有矛盾,但能为他们争取更大成功提供便利。同样,他们对某人的才能不一定完全认同,对他人的政治观点、个人爱好或个人的生活圈子也未必能完全接受。但是,“美国人将人的个性视为一个由不同可割裂的部分组成的整体,正是这个观点以及追求成功的愿望,使美国人产生了合作的动力。”(注: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美国文化模式》,卫景宜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3、183、183、177、178、183、186、191、192页。)
总而言之,美国人以“自我”、“个性”和“追求成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美国人的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根深蒂固。
美国个人主义的变迁
美国个人主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关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学术界有不同的提法。王锦瑭教授在《美国社会文化》一书中将这种演变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以“自由”、“平等”为中心内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二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反对外来干预”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三是所谓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四是以“自我表现”、“自我完善”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注: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60页。)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在阐述美国个人主义的变迁时作了这样的区分,即早期个人主义,边疆个人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个人主义,集体个人主义,失控的个人主义。(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朱平副教授在《美国个人主义析论》一文中将个人主义的演变过程确定为四个阶段:一是拓荒时期冒险的个人主义;二是繁荣时期公司化的经济个人主义;三是60—70年代自由的个人主义;四是冷战结束后反思的个人主义。(注:朱平:《美国个人主义析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这些提法虽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都承认美国个人主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综合各位学者的论述,我认为可以将美国个人主义区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个人主义。最初的美国个人主义的含义是,追求自由和幸福,反抗压迫。早期的美国移民大部分是为了逃避宗教迫害与政治迫害,是为了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看来,到北美大陆是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出路。因此,这些人自踏上北美大陆之日起,就具有一种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的动机。美国个人主义的发展方向就是在这时确立的。在美国两次对外战争中,美国人的个人价值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民族国家的伟大斗争。《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过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性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注:J.艾捷尔编:《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郭国良主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独立宣言》不仅充满了“天赋人权”思想,而且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和作用。所以许多历史学家认为“18世纪的美国是个人主义的。”(注:Barry Alan Shain,The Myth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10—11,p.10.)1812年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继续,是对平等、自由这两个“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充实。“从军事上讲,美国没有取得特别重大的胜利,但战争的结局对美国有利,不仅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地位,而且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注: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张友伦主编:《美国通史: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第二阶段:拓荒者个人主义。其内容为开拓进取,自我改善,蔑视惯例和传统。西进运动和边疆生活使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了重大发展,因此有人认为个人主义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边疆文化遗产。美国历史学家特纳的观念具有代表性,他在论述西部对个人主义的深刻影响时指出:“西部广阔富饶的土地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了个人的自由,也由此带来了影响到生活各个领域的个人主义。”(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西部土地是如何影响到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性格的呢?首先,“个人主义”就是开拓精神的同义词。布尔斯廷指出:“迁往新地方和探索新事物的勇气,就是单干的勇气,是完全、彻底雄心勃勃地专注于自身利益的勇气。”(注: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的经历》,谢延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移民们到西部,为的是“独立、土地和自由”,(注:Robert M.Crunden,A Brief History of American Culture,Armonk,New York:North Castle Books,1996,p.111.)面对大片荒原,他们便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西部的艰苦生活和创造性劳动,锻铸了他们勤劳勇敢、不断进取的性格。“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历史的培育和哲学的论证,美国人把依靠自己提高为哲学信条,而个人主义最终变成了美国主义的同义词。”(注:康马杰:《美国精神》,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38页。)他们通过西部开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对前途充满信心。西部开发时期的个人主义主要强调,人们应当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充分自由和独立性。比林顿写道:“对于拓荒者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力更生的个人,完全有能力照顾自己而无需社会帮助。如果他在路边跌倒了,那只能怪他自己,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利用他的机会……一帆风顺的人,应该随他自己去取得更大的成就;一事无成的人,不应该对之姑息,因为如果他当初努力的话,本来是可能取得成就的。”(注:雷·艾伦·比林顿:《向西部扩张》(下册),韩维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30页。)这就是说,自然界的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就看每个人如何去把握机会、取得成功了。可见,个人主义精神是与西部的特殊环境密切相联的。特纳说,美国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是新世界特殊环境的产物,最不同寻常的环境特征是自由土地的存在。“自由土地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企图获得经济希望和冒险的广大移民。他们作为欧洲人或东部人来到西部,但是他们很快认识到他们原有的习惯、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在荒野环境中是不适用的。复杂的政治制度在小小的边疆前哨是不必要的;传统的经济实践在一个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区是无用的;严格的社会习惯在依赖斧子和来复枪的技术,而不是依赖世袭的天国的土地上成为过去。”(注:Ray Allen Billington,“The Frontier and the American Character”,quoted in John R.M.Wilson,Forging the American Character,Vol.1,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p.81.)西部环境锻造了个人主义精神、自力更生开发西部的勇气和力量,进而维持了美国人的生存与发展。西部开发对个人主义影响的另一层面是,美国人反对社会和社会上各种势力对个人的各种控制。杨生茂指出:特纳在其著名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中进一步指出,“‘边疆最重要的影响在于美国和欧洲民主的发扬。……边疆是产生个人主义的场所。’复杂的社会由于蛮荒的状况突然陷入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原始组织。其趋势是反社会的。它对控制、特别是对任何直接的控制有反感。所以,征税者被看作是压迫的代表。他引奥斯古德教授的话说,‘边疆的个人主义从一开始就发扬了民主’。”(注:杨生茂:《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1页。)比林顿也指出:“美国民主理论和制度是从英国引进的,但是边疆环境事实上塑造了它,甚至比英国的民主更加民主。在最早的社区,两个基本条件使美国民主成为不可避免。一个条件是土地所有权的广泛散布;这就产生了一个独立的看法并导致一种政治参与的要求。另一个条件是共同的社会和经济水平以及最初的领导结构的缺乏——这是一切最早的社区特征。在合作社区中,具有经验的边疆人接受了简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民主实践。”(注:John R.M.Wilson,Forging the American Character,Vol.1,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p.86.)总之,这时期的美国个人主义强调反对政府对个人事务的干涉,主张发扬民主,其哲学理念是自己干出来的才是英雄好汉。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个人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迅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时期,这时期个人主义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强调创业、进取、勤奋、竞争,另一方面又强调机会均等原则。在思想领域里,这时期出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把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规律照搬到人类社会。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学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梅里亚姆指出:“这个理论认为,贸易有某些天然法则,运用这些法则将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进步取决于实行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是经济生活的伟大调整者,它保证适者生存,劣者淘汰。”(注: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5页。)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激烈的个人主义竞争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经济迅速发展;另一种趋势是自由竞争加速了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垄断组织逐渐形成,进而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出现社会混乱,贫富悬殊,文化低谷,政治黑暗。(注:李其荣:《美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5页。)因此在工业化后期,“罗斯福政府开始干涉经济,致力于为每个人创造均等的权利和机会,使自由竞争恢复其本来面目。”(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在强调“自我实现”的同时,美国人又强调“机会均等”,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统一的,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有的学者指出的是所谓“经济个人主义”。看来美国个人主义也是要受到制约的,正如历史学家康马杰所说的:“没有约束,自由和幸福是不可能的。真正的个人主义的最高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自由。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某些政府制约。”(注:引自吴必康《美英现代社会调控机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第四阶段:新的个人主义,也称集体个人主义。时间上是指20世纪初期至新政初期。按照杜威的说法,“美国已从其早期的拓荒者的个人主义进入到一个合作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注:威廉·渥德华特:《作为一种文化的美国》,陆兴华等编译,《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7期。)为什么出现集体个人主义呢?有三个原因: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随着蒸汽与电力时代之后,必然是规模生产与规模分配。”(注:威廉·渥德华特:《作为一种文化的美国》,陆兴华等编译,《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7期。)这个时期,美国的企业出现了两次大的合并高潮,即19世纪80—90年代的横向合并和20世纪20年代的纵向合并。二是商业公司对经济和工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杜威指出:“商业有限公司在决定当前工业与经济活动时所具有的影响,即是在生活的所有方面出现组合趋势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象征。或紧或松地组织起来的有限公司,越来越多地规定着个人的机会、选择与行动。”(注:威廉·渥德华特:《作为一种文化的美国》,陆兴华等编译,《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7期。)三是“由于”经济个人主义的工业和技术进展而发生的变化引起人们对个人主义的忧虑,人们开始担忧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所带来的危险。”(注: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20世纪的思想家中,有不少人对个人主义发出了哀叹,杜威便是主张废除旧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之一。旧的个人主义的衰落有若干明显的表现,如“报纸、制造厂、公用供电公司、动力与地方运输业、银行、零售商店、剧院及电影院,都加入了合并的潮流。大众汽车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连锁商店的大量涌现、无线电公司与控制全国各地剧院的公司之间的合并,”(注: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4页。)大学体育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商业活动,出版以规模化的方式进行等等,这一切都反映了这时期美国人民集中的思想与情感生活,公司的合并带来的变化,对美国人的心理、职业、政治乃至于每个人日常的观念、信仰与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必须指出的是:“集体个人主义强调的依然是个人的重要作用,推崇的仍旧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只是要求个人参与到社会和集体的活动中去,通过协调合作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五阶段:“自我表现、自我完善与失控的个人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主义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时,美国人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结果导致一种“失控的个人主义”的出现。长期的经济繁荣,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得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再崇尚清教徒式的勤奋节俭,而开始重视物质享受。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导致了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战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这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传统观念发生动摇,年轻的一代认为新教伦理价值观已经过时,他们自认为“有责任来改变社会”,在生活上自我陶醉,标新立异,鼓吹“性解放”,“嬉皮士”们身着奇装异服,自由放荡地结群而居,或者三三两两地遁居山林。上述表现被美国人称为“失控的个人主义(runaway individualism)”。
总而言之,个人主义是随着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内容不会改变,即人们都应有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自主、自决、自负其责是个人主义的精髓,这种观念被传承下来并一直影响着美国的社会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它愈来愈“变成自我中心论,独断专行”。从近期迹象看,美国人珍爱的个人主义,“妨碍了共同体的义务,产生了威胁社会的‘癌变’。”(注:威廉·渥德华特:《作为一种文化的美国》,陆兴华等编译,《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1年第7期。)
扬弃个人主义,弘扬集体主义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都热衷于在“个人主义”的标题下概述美国民族的社会生活现象。一些人将这所谓的个人主义作为美国的显著成就,另一些批评家则认为这正是美国落后的根源与相对不文明状态的标志。这两种解释都曾遭到杜威的否定,被认为“不恰当与过时了。”(注:孙有中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4页。)但是,个人主义依然印在美国人的旗帜上,而且他们努力使之成为一个战斗口号。如前所述,个人主义虽然对美国的发展起过进步作用,但也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美国学者贝拉认为:“我们并不主张美国人抛弃个人主义——那只能意味着抛弃我们最基本的特性。但是,个人主义已经包含如此之多的歧义,包含如此辣手的矛盾和悖论,所以,即便想要维护它,也要求我们对它进行批判性地分析。”(注: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张来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181页。)那么,究竟如何评价美国的个人主义呢?我们对美国的个人主义抱何种态度呢?我以为,我们应该对美国个人主义进行扬弃,吸收其合理的成份。
首先,我们应进一步区分中美或西方对个人主义理解上的差异。中西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中国的《辞海》界定“个人主义”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表现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尔虞我诈等”;《现代汉语词典》诠释“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一句话,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不完全是划等号的,西方学者注意把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区别开来。托克维尔认为“利己主义是一种恶习,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与平等的扩大相联系。实际上,“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不是一个概念,“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个人主义”在西方人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因此,我们在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时,要采取辩证的态度,既不能把它等同于“自私自利”,全盘否定;也不能只看可取的一面,忽视其消极的一面,要看到“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间不是互不相通的。(注:李其荣:《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透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页。)
其次,我们应该吸收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对我们有用的、合理的成份。朱平副教授通过对美国个人主义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说:“我们不仅要批判其破坏性、涣散性、利己性等消极方面,还应学习和借鉴其中包含的平等、自由、民主及对个人正当权利的尊重等思想观念。”(注:朱平:《美国个人主义析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那么,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呢?
一是勤奋、节俭的价值观。新教伦理强调,“教徒必须通过世俗的努力,如勤奋工作、克俭生活和节制欲望等,才能赢得上帝的信任,并进而获取上苍的恩惠。”(注: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115页。)来自欧洲的早期移民深受新教教义的影响,他们把努力工作视为与上帝沟通的有效途径,因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兢兢业业地工作,诚实简朴地生活,这种世俗奋斗的精神影响了的一代又一代人,进而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是追求成功和幸福的价值观。在美国人的道德价值观里,核心是人的尊严,其基本内容是人的生存权、人的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寻求自我,最大的目标是追求物质财富,以达到走向世界的目的。他们渴望物质生活的提高,它所产生的力量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是开拓进取、自力更生的价值观。美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眼睛总是盯住前方。在拓殖过程中,他们充满了乐观和自信,西部开发熔铸了积极的开拓精神;20世纪60年代,他们又进行了太空探索。不断开拓、不断进取,成为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人总显得很有活力,充满朝气,是与其进取意识密切相联的,它“是美国现代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美国经济取得世无匹敌的成就的力量源泉。”(注:李庆余、周桂银:《美国现代化道路》,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四是竞争的价值观念。“美国人相信竞争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作用,它向每个人挑战,迫使每个人尽可能地创造财富。”(注:李惠萍:《美国人的价值观》,《美国大观》1997年第8期。)竞争观念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从自由竞争到有效竞争,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起初,美国采取放任自由的经济模式,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垄断的产生使自由竞争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为此,美国政府进行改革调整,“限制自由竞争,提倡公平竞争,保证有效竞争。从自由竞争到有效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注: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2—55、53、54、54、58页。)
美国个人主义中的合理成份我们应该借鉴,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则应该予以抵制。这是因为:第一,中美文化模式不同。美国文化模式的基础是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突出群体。亨廷顿观察到了中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引为上帝与人,个人与群体,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权利与责任,自由与权威,平等与家长制之间关系的分歧。朱世达先生则把这种差别概括为:中国文化的模式注重的是内在世界,是形而上,是内省和智慧,而美国文化的模式注重的是外在的世界,是形而下,是知识和信仰;中国文化模式重视“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美国文化模式重视“理念”和“绝对精神”;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文化模式强调贤人政治,是人治,而美国文化模式强调民主政治,是公民参与;中国文化的“仁政”是自上而下的,而美国文化的参与政治是自下而上的;在中国文化的模式中士大夫的精英文化与俗文化从来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容的,而在美国的文化模式中,精英文化与俗文化的界限不甚分明;中国文化模式崇尚无为,而美国文化模式则崇尚有为与进取。(注:朱世达:《美国的文化模式:对中国文化的启示》,《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中美两国国情与文化模式不同,个人主义在美国表现出来的积极方面,在中国由于缺少必要的条件而未必能发挥出来,中国人往往把个人主义视为利己主义的代名词。如果在中国提倡个人主义,就容易使一些人不关心集体,只为个人,惟利是图,这不符合我国倡导的既要讲物质文明又要讲精神文明的方针。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说得好:“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只能使人们离开社会的利益去追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享乐和向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制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个人主义思想成为我们的伦理道德原则,那又会引导我们走到什么道路上去呢?”(注:罗国杰:《坚持集体主义还是“提倡个人主义”》,《求是杂志》1996年第14期。)第二,个人主义在美国正遭到普遍反思而陷入困境。罗伯特·贝拉指出:“现代个人主义似乎正在提出一种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生活方式,然而,向传统形式的复归可能又要回到令人无法忍受的歧视和压迫之中。因此,问题在于,较为古老的公民传统和共和传统。是否有能力在忠诚其最深刻见解的同时重新表述自己。”(注:罗伯特·贝拉等:《美国透视——个人主义的困境》,张来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181页。)所以总的来看,美国个人主义正在走下坡路。
再次,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坚持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既体现着集体的长远利益,也包含着对个人正当利益的高度重视,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当前,我们弘扬集体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集体主义既是我们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我国社会应该特别弘扬的重要的价值导向。集体主义是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武器。”第二,“集体主义思想是我们国家团结统一、人民和谐一致、社会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强大力量。”第三,“由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它必将强有力地保证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阔步前进。”(注:罗国杰:《坚持集体主义还是“提倡个人主义”》,《求是杂志》1996年第14期。)
总起来说,个人主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别无他物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它帮助资产阶级获得了独立,推动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因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目前,它已陷入困境,不少美国人正在寻觅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创造性的、新型的个人主义。我们对待美国个人主义的态度,既不能简单地批判和否定,也不能盲目的迷信和追从,而应提倡扬弃个人主义,也就是说吸收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成份,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