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对外汉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是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研究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的成果,历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发表的有关论文,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著作为依托,回顾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历史,追寻其演变轨迹,展示发展现状,明确努力方向,以推进和深化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在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不断增强,理论研究得到普遍重视,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学工作者为学科建立和学科理论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85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提交会议的论文即可反映出当时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会议论文“涉及汉语和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文字的教学与研究,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研究,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教材编写研究,语言测试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以及汉语教学中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等”(赵金铭,1985)。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从这届大会进行交流的近170篇论文来看,除了个别文章,如美国戴祝悆先生的《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句法结构的难点》一文,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汉语句法结构学习问题并作了分析,其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还十分鲜见。
1987年12月吕必松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华东协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特别提出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不高,成功率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真正找到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是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规律不甚了解。吕必松先生的报告代表了八十年代人们对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上,并将此作为“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吕必松,1993)。最初,人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预测学生在将汉语作为目的语学习时可能犯的错误。但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人们发现学习者中介语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而且并非仅仅通过对比分析的预测就能解释和防止中介语的产生。由此,偏误分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偏误分析所进行的研究,在语言知识学习方面,有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词语偏误分析(鲁健骥,1984、1987),在语言技能掌握方面有阅读理解的失误调查(李珠、王建勤,1987),作文偏误研究(吴英成,1990),还有对汉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梅立崇等,1984)等等。对于这个阶段的研究,赵金铭(1996)曾作过确切的评析:我国较早的学习规律研究是对比分析,即从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习中的难点,继而是中介语研究。研究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学生使用的实际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研究这套语言体系,可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而学生的语言偏误正可以观察中介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运作情况。
这一时期的语言学习理论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同时,也有个别成果涉及到对学习者语言学习心理的研究和语言习得与思维的研究,如结合教学的对短期留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孙秋秋,1988),第二语言习得时思维习惯的嬗变(孙钧政,1988)等等。
二
进入九十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得以加强。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不仅认识上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思想上的认识,首先是人们意识到这一研究的迫切性。“在没有关于外国人汉语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关于语言学习规律的研究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吕必松,1992)。1992年5月《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座谈会。会议认为:由于对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对语言教学规律,对语言本身的认识都受到了限制。……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会议对我国今后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任务、重点、方向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当时阶段性的任务。(张旺熹,1992)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展开。
九十年代后期,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认识到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必须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来显示它是不能被包容在其他学科之中或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对丰富学科基础理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具有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区别的特征。而只有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才有可能定位在最科学的位置上(李晓琪,1997)。
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后期(1992-1997),特别是1992年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座谈会”召开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进展甚为明显。研究范围涉及到偏误分析、语言对比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汉语学习过程的描写分析、学习行为的调查实验以及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研究等等。
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拓展,有语音、词汇、语法的偏误分析、句式偏误分析等等。如对韩国人的语音难点和偏误的分析(王秀珍,1996)、有关副词“也”的偏误分析(陈小荷,1996)、代词偏误分析(高宁慧,1996)、“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李大忠,1996)等等。鲁健骥(1994)的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是他继语音偏误、词汇偏误分析研究之后的有关偏误分析的又一成果。在对外国人学汉语时产生的偏误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教学角度来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这一研究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尽量避免偏误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中介语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国外中介语研究理论的引进介绍、对中介语理论的评价以及汉语中介语研究。人们介绍了国外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模式和国外学者对中介语的不同观点(王建勤,1994),以及通过评介国外中介语研究状况,讨论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究的关系、中介语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汉语中介语研究提供具有理论价值的参考基础(孙德坤,1993)。汉语中介语的研究则涉及到汉语中介音的类型(朱川,1996)、中介语分阶段的特征(王珊,1996)、书面词语的中介形式(叶步青,1997)等等。李晓琪(1995)的汉语虚词的中介语分析则以中介语产生的理论为依据,分析外国学生虚词学习的化石化现象,指出化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为母语负迁移、语内迁移和教学误导,提出了防止这些问题产生的措施。
汉语学习过程的描写分析是这一阶段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交流的论文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研究内容有美国学生说汉语轻重音词组的语音特点分析、汉语存在句的习得、第二语言汉语的语序习得、外国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大都通过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来探寻学习者习得汉语过程中的规律(赵金铭,1993)。现代汉语的“了”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孙德坤(1993)和赵立江(1997)通过对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的习得过程的考察,以调研方式来探究“了”的习得过程。他们的研究列举了使用“了”的错误类型,指出“了”的难以掌握主要由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所造成的。这是人们试图解决困难、提高学习效率的有益尝试。这一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不无启发。而王建勤(1997)关于汉语否定结构“不”和“没”的习得过程的探讨,则是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副词“不”和“没”的习得过程所做的分析。研究指出,汉语否定结构“不”和“没”的习得过程是有序的,揭示了学习者掌握否定结构的内在过程以及学习策略,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的研究,也是这阶段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陈宏的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的研究在引进介绍外国学者语言能力模型研究成果的同时,对语言能力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以HSK作为语言能力比较研究的手段,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在汉语能力结构上的差异。(陈宏,1996、1997)这些拓展性的工作深化了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
除了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有关著作。1994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是第一本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论文集。三年以后,该社又出版了由王建勤主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一书。这些著作汇集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成果,对推动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结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基本特点表现为: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成为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研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注意并转向汉语习得过程的研究。
三
时至世纪之交(1998-2002),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展,这种进展集中体现在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革新两大方面。在这五年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这些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一)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定性研究;(二)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三)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引进、介绍与评述。这三类研究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1)偏误分析;(2)汉语中介语研究;(3)汉语习得过程研究;(4)汉语学习策略研究;(5)汉语学习心理分析;(6)语言能力研究。
偏误分析,依然是这五年间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一阶段除了继续着眼于外国学生语法、篇章、语音及声调等偏误分析外,还在理论导向、偏误成因的探究、偏误研究原则及方法、汉字偏误分析等方面有新的进展。赵金铭(2002)运用“最小差异对”的观点,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中出现的中介语句子进行分析识别,找出正确句子与错句的最小的本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排出语法错误句子的等级序列,其中的边缘句为寻找普遍语法规则和原理及语言本质提供例证。这一研究不仅体现了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偏误分析在理论层面上的深化,也促使人们扩大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习得研究的视野,并进而探索两者的相互关系。李大忠(1999)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成因,着重从思维心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心理过程中的泛化与辨别在偏误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肖奚强(2001)则以语法偏误分析为例,从偏误分析的对象、用例的分类以及偏误分析的解释三方面,讨论进行偏误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上这些见解对偏误分析从内容到方法都富有启发。
这一阶段还比较集中地出现了一批汉字偏误的分析文章,如对日本学生书写汉字之讹误的分析(陈绂,2001)、对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肖奚强,2002)以及对外国学生形符书写的偏误分析(施正宇,1999)等。这些研究分别从外国人汉字的误写、汉字部件的书写、形符书写等角度来分析汉字书写的偏误问题。
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本阶段仍继续进行理论引进和介绍。王建勤(2000)对早期中介语理论进行了历史回顾,并且系统地介绍了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早期学者对中介语理论的贡献以及人们对中介语理论的评价。在引进理论的同时,王建勤还就中介语的研究方法问题提请人们加以思考。他从实例——比较量词误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出发,分析中介语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关系,指出研究方法理论定位的重要性。同时还就目前汉语中介语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而指出中介语研究不能简单套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应当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
对汉语中介语的研究,本阶段成果仍不多见,甚至要少于前一阶段(1992-1997)。徐子亮(2001)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从七个方面对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的中介语反映了外国学生在习得一门外语过程中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错综关系,也反映了外语词语进入大脑皮层的两个信号系统,尤其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艰难;反映了母语词语的干扰和影响。这一研究探究中介语的成因和规律,对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缩短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的使用过程,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余又兰(2000)的汉语中介语调查与分析是基于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了”的考察进行的。研究包括正确使用与语误分析两部分,力图对“了”的中介语作一客观的描写。
汉语习得过程研究在本阶段取得的成果比较引人注目,这些成果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语音感知和习得研究,词语、语法结构和句式的习得研究,习得顺序研究以及汉字习得研究等等。在方法上运用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及量化统计等手段。王韫佳(2002)运用实验方法考察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汉语普通话鼻音韵母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音习得中,知觉与发音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王韫佳的这一研究体现了实验语音学与认知心理学的高度结合,是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
邓守信(1999)就汉语作为第二言语的“了·le”的习得进行了调查研究。他认为“”较早为学习者习得,“”则要经过数年伴随一定错误比率的学习过程才能被习得,几乎没有人试图使用所谓的“双了”结构。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大部分初级阶段的汉语教科书中“了”的出现顺序并没有实际依据,值得推敲。由此还提出了关于“了”的4点教学建议。这是一篇比较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孙德金(2002)关于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的考察,采用的是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中的语料,对“得”字补语句的习得情况进行了断面考察,根据相关数据,在习得难度、规律性、规则泛化、有关词语的类型意识、体标记干扰等方面得出了相应的认识,并根据这些认识提出了教学对策。
施家炜(1998)以大量语料为基础,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将规模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探讨外国留学生习得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顺序,并将国外SLA理论提出的相关假说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加以检验,探讨习得顺序的成因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习得顺序研究对教学的启示。这项研究不仅在汉语习得顺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还为今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启示。
陈慧、王魁京(2001)进行了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外国学生汉字学习与本族语学习者加工形声字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国学生能较快意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作用及其局限性。但进一步精细加工形声字的能力尚未发展起来。由于他们心理词典里的储存物是以词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识别形声字的语境效应不显著。
这一时期的语言习得研究除了内容上的扩展以外,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更新。江新(2001)对外国学生汉字形声字声符表音特点的意识的研究,高立群(2002)对构成“把”字句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基础的认知表征机制的探讨,王韫佳(2001)对韩国、日本学生感知汉语普通话高元音的考察等都运用了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将心理学的认知研究与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外汉语学习理论跨学科探索的层面极具典型意义,并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中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汉语学习策略研究在以往的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中少有涉及。这五年间,有一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这些成果的问世称得上是一大突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最早发表的是杨翼(1998)探讨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关系的研究文章。她以HSK(高等)成绩作为检验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指标,用问卷调查形式来了解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考察高级汉语学习者常用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效果的作用。徐子亮(1999)采用访谈、语言行为记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对大量材料和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所采用的最具普遍性的学习策略,并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这些学习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江新(2000)则运用国外较为流行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分析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并进而考察留学生的性别、母语、学习时间、汉语水平诸因素与汉语学习策略运用之间的关系。在汉字学习策略方面,江新、赵果(2001、2002)分别探讨了“汉字圈”国家的学生与“非汉字圈”国家的学生使用的不同学习策略,分析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最常用和最不常用的策略,以及基础阶段外国学生汉字学习策略与汉字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这两项研究对外国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考察比较全面,分析深入,统计的方法体现出科学的价值。
对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机制,并最终为寻求和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提供依据(吴勇毅,2001)。
汉语学习心理分析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涉及到学习动机的讨论、学习中监控行为的考察、个体差异与学习成就的相关分析等等,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课题集中在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时的焦虑感的探讨。钱旭菁(1999)采用Horwitz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等级模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定量统计的方法考察外国学生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汉语过程中的情感焦虑问题。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会作用于焦虑感。而焦虑主要与国别和自我评价有关。焦虑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张莉(2001)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进行了讨论。针对外国学生说汉语时单位字数的句中非自然停顿数和句间非自然停顿数与焦虑值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消除其焦虑感的应对办法。张莉、王飙(2002)则分析了留学生汉语焦虑值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和焦虑值在他们汉语学习各环节的分布特点,并将此研究成果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学习心理的研究是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些成果表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意识是值得肯定并应继续予以加强的。
第二语言能力的研究在本阶段的进展不明显,从主要文章的数量来看,甚至未超过前五年。在内容方面,有对西方语言能力倾向研究的介绍,包括早期研究、争论、新进展以及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目的是增进我们对语言能力倾向的了解,以便根据我国语言教学实践的需要来开展语言能力倾向的研究(江新,1999)。陈宏(1999)以HSK为样本,考察语言能力测验结构效度问题,提出应当在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内部层次和内部结构关系、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的关系等方面提出更成熟系统的理论假设和一个可供操作、可供量化的语言能力结构与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鹿士义则(2001)就词汇习得与第二语言能力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调查了不同学习层次的词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良好的词汇习得有益于整个语言的习得。
综观本阶段的研究,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理论研究领域,除了对上一阶段的偏误分析、汉语中介语研究、语言习得研究和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研究的发展和深化以外,又出现了一批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和语言学习心理研究的成果,拓展了研究角度、丰富了研究内容。(2)研究方法向多样化和科学性的方向努力,除了理论介绍和运用经验描述的方法以外,许多研究采用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
四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来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从介绍和引进西方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是中介语理论开始,进行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和汉语病句分析以及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进而发展到汉语习得过程研究、学习行为的调查实验及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的研究。近年来在加强习得顺序和认知过程研究的同时,已把研究范围扩展到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并且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认知风格以及认知环境亦有所涉及。许多研究者不但以自己的实践和研究来验证西方学者的结论,尤其是结合汉语特点,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理论加以深入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从初期的实践材料的整理、经验的描写和总结发展到注意运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数据分析、量化统计的方法,将个案调查和规模调查相结合,进行科学的论证。
回顾历史是为了正确地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增强信心,把握发展趋势。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才能去实现的目标。现阶段我们有必要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突出汉语特点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
继续介绍、引进和借鉴国外有关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理论、学说和观点。与此同时必须结合汉语的特点,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刘殉先生曾指出:汉语的很多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方面,还表现在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方面——必然会给汉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带来不少特殊的问题。因此不可能期望西方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充分考虑到汉语的特点,完全适合汉语学习的实际并解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问题(刘珣,1993)。因此,研究对外汉语的语言学习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2.加强跨学科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决定了作为对外汉语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必须强化跨学科意识、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力度。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开拓性的工作。这次会议的研讨涉及三方面的课题:①运用认知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②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汉语认知的过程和特点;③根据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研究汉语学习的特点(陈前瑞,2002)。这次会议将认知心理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相结合,或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关的心理问题,展现了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中跨学科探索的前景。而跨学科探索为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开拓了思路,提出了新的目标,是今后主要的努力方向。
3.研究视角的多维度、内容的丰富与深化
赵金铭(2001)指出,学习理论与学习规律的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者语言的研究。其次,要探讨学习者普遍性的认知规律与习得方式。再次,从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三个侧面对学习者进行研究。近年来,人们在汉语习得与汉语认知方面作了不少研究,在外国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的习得过程,句式习得顺序与习得过程,汉字的认知加工及学习研究,语音、词汇、句法的认知加工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阅读能力结构及学习过程、外国学生母语的语言形态因素对汉语学习的影响、汉语句子和语篇的理解过程、篇章与写作过程、汉语的元语言意识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不同国别学生的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即便是上述已取得的成果,也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或连续性,即研究成果不成系列。至于赵金铭先生所提出的第三方面的研究——汉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则更显薄弱。现阶段除了对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和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进行了一些研究之外,其他的个体差异分析,如不同国别的学生认知方式的研究、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不同学习环境对汉语学习影响的研究等等,极少涉及。即使如汉语学习策略等目前已进行了一些研究的课题,也还有诸如具体国别的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掌握单项语言技能的学习策略研究、语言环境与学习策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培训等许多课题可以深入。以上是就研究的多角度和内容的丰富性而言。在研究内容的深化方面,目前的情况是横断面剖析的多,纵向过程考察的少。如探寻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的演变轨迹、汉语习得过程的跟踪调查等还很少见。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我们的研究者应当排除各种干扰,静下心来,做一些具有长期效应的研究工作。此外,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新,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语言习得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其相关研究,也是新的切入点。总之,可供我们研究的空间还很大,甚至还有不少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
4.研究方法改进与完善
九十年代中后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总体上还没有走出理论介绍和经验总结的模式。我们面临着学习和更新研究方法的任务(江新,1999)。近五年来,语言学习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已有了很大进步。从应用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已成为学界同仁的共识并正在努力付诸现实之中。诸如在个案研究中更多地运用定性研究的自然访谈和观察收集资料;在规模调查中则采用问卷调查、语料检索、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在研究方法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作为定性分析,它的假设应该随着研究的进展而逐渐形成。但有些题目,往往在研究开始之时就已有了一个固定的想法,且资料并未来源于自然情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人工干预的影响;或者对资料的叙述及描述不够客观,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因而,这样的研究,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就值得推敲。作为定量分析,要考虑实验的可重复性。现在有些研究,且不说其他人员无法在原基础上进行重复或检验,即便是研究者本人,往往在重复以后得出的也是完全相异的结论,即这是不具有可重复性的研究,那么这个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就有问题,因此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此其一。其二,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要考虑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现在有些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的理论依据不明确,各项目之间的理论依据不一致。其三,关于数据,前后收集时所使用的方式有很大差异;对数据的解释未考虑到数据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往往过分强调数据而忽略了相关因素的作用等等。总之,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的。
5.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在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进行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国别、不同语言的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语言习得顺序和学习心理,把握其学习规律,从而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我们的研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现其实践意义,实现其应用价值,这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作为对外汉语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相信我们的不懈努力会为进一步丰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签:对外汉语论文; 学习策略论文; 中介语论文; 偏误分析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汉字演变论文; 学习理论论文; 对外汉语教师论文; 汉字结构论文; 语言学习论文; 语言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