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二区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收治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出现焦虑和并发症的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率75.6%;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状况,患者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减少,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6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病人做肺功能检查时发现气道阻塞、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COPD发展至晚期常合并呼吸衰竭,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且病死率较高[1]。为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收治的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收治的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观察组3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3±4.8)岁。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3.4±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COPD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容易产生焦虑、易怒、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时,控制语速轻声细语仔细聆听,取得患者的依赖和信任让患者愿意主动与护士交谈,为治疗成功做好基础。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以和家属配合,多告诉成功案例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呼吸道护理:COPD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护士应指导患者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定期更换体位,痰多且排痰无力的患者,可行吸痰或雾化吸入,操作应在饭前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粘膜。操作后,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加重病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嗽时,患者取坐位,头略向前倾屈膝,前肩垫枕头,增加胸腔的容积,有利于咳嗽。对于卧床患者,护士每2h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定期取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护士应告知患者用清水多次漱口,以留取患者深咳出的痰液。③用药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喷雾式药物装置。静脉滴注支气管扩张剂时,应注意控制滴速,并随时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如患者出现气促心悸时,应立即暂停输液,并进行对症处理。④氧疗护理:告知患者氧疗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使用方法。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义改善缺氧,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2L/rain,每天吸氧时间>15h。根据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对吸氧的浓度和流量进行调整,并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⑤呼吸训练: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锻炼。当患者存在CO2潴留时,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缓慢进行吸气,呼气时收拢嘴唇,同时双手按压腹部,力度缓慢[2]。
1.3 观察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式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包括住院环境、护理工作人员的态度、护理工作积极性、治疗有效性、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该调查表共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
采用焦虑评分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SAS包括20个项目,分为四级,主要对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其中50分以下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25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18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10例,满意率75.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无焦虑36例,轻度焦虑4例,中度焦虑1例,重度焦虑0例;对照组无焦虑15例,轻度焦虑13例,中度焦虑9例,重度焦虑4例,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疾病发展的危险阶段,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无法缓解病情,需要采用呼吸机支持呼吸[3]。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观察组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率75.6%;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状况,患者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减少,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0(1):8-17.?
[2]王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自我保健状况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1(5):36-38.?
[3]陈双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4(1):31-32.?
论文作者:丁霞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论文; 常规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