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作为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项目,涉及面广泛,并且工程施工自身具有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工艺、技术复杂的特点,对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极高,如果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软件和硬件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通信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有效策略,对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通信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1、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通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对促进工程施工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1)有利于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力度,降低建设风险。风险管理作为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规避通信工程施工的财务风险,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从根源上杜绝意外安全事故发生,从而降低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材料与设备的引入,新生的风险不断涌现,已有的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措施无法抵御新生的风险。因此为了加强对通信工程施工风险的防范力度,对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通行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2)有利于提升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工程施工技术也发生明显改变,对工程施工流程与技术要求极高,如果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施工需要。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对规范建设秩序,提升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成本控制,避免工程施工成本过多浪费。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筑企业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按照自身内部与外部条件,详细分析工程的特点与要求,优化配置有效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减少通信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避免工程施工成本过多浪费。因此对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促进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实现建筑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2.1实施工程滚动管理模式
工程滚动管理模式是指按照通信工程施工特点,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拆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独立管理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与验收,以提高通信工程施工质量。与传统管理模式(设计-招标-建造方式)相比,工程滚动管理模式的实行,能够降低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通信工程施工有序进行。但是在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工程滚动管理模式时,有关单位必须了解掌握工程勘察设计情况,定期上报勘察设计有关资料,审核工程勘察设计资料。经审核通过后,将有关资料移交给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决策提供依据,以便通信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例如某城市一年内需要建设1000个基站接入有关扩容建设工程,根据原有施工工程开展流程,需要详细勘察1000个站点,编制有关的设计文件并加以审核,组织1000个站点同步施工,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虽然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材料成本,但是无法确保能够如期完工。具体表现为传统管理模式主要以施工企业建制为依据,不是按照项目需要来组织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生产要素固化,对通信工程进行管理的进度十分缓慢。而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工程滚动管理模式,将1000个基站点组合形成网孔,通过流水线式对1000个站点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方便勘察设计单位定期整理勘察单位工程所拍摄的施工图,并及时上传到建设组织单位进行审核,待到建设单位在1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后,即可下发施工单位,让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可节省施工审核时间。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乙方统一到甲方仓库领料施工,建设单位只需要提前在网上备案,系统自行按照工程施工进度提前分批到货。如果施工单位需要使用施工材料, 甲方只需要与厂家联合调配,提前签订框架合同进行备料,确保施工所需要材料充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简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
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因通信工程施工涉及面广泛,管理内容复杂,信息量多,对信息传递及时性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简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权限。并通过垂直式管理方式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加快信息横向与纵向流通速度,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以提高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从而为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此外,对于施工队伍而言,还需采用“自建+外协”方式,精干自有队伍,整合外部资源,对施工队伍进行考核、筛选和评估,借助嵌入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为工作人员制定差异化薪酬政策,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通信工程施工中,为自身岗位共享一份力量。
2.3利用新型传递手段,强化信息流转速度
不论是任何项目的管理都离不开先进、创新的技术支持,通信工程施工管理亦是如此。只有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新型传递手段,强化信息流转速度,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管理效率。具体体现为:(1)实现电子化办公。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对办公手段进行创新,将传统工程施工管理中图纸、施工方案、精度计划和施工过程记录数据转变成电子格式,方便工程施工资料的保存与共享。例如在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由电子表格与电子文件取代传统纸质来记录有关资料,采用刻录光盘保存工程竣工文件,纸质版文件以工程档案方式来保存,然后采用电子邮件形式传输通信工程管理文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节省纸张与印刷费用,还可保证文件传输的适时性,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2)通过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网通信手段,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以智能手机为通信手段,借助智能手机的现场拍照、即时通信和文件阅读功能,通过微信群进行网上会议,一旦在施工现场中发现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即可通过图片方式,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微信群中,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增加沟通渠道。例如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工程施工进度,可开发手机模块,利用智能手机将图片上传到控制点,对重点工程施工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汇报工程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车辆与施工人员动态管理,可借助GIS定位系统,进行实时跟踪,了解施工现场资源情况,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实现工程建设IT化管理。
2.4构建计算机远程视频监控体系
从实现功能监督来看,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前端摄像机采集、中间信号线路传输、存储器存储、监视器显示和后端计算机控制中心。工作原理为通过数字化、视频压缩前端施工现场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信息,再借助无线网络、管线网、以太网和internet将压缩后的编码传输到后端视频监控主机上,进行解码,用户即可通过监控显示器浏览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实现远程监控。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构建计算机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各级领导与管理部门只需要在在浏览器输入视频监控服务器的IP地质,打开监控软件,即可随时随地监督施工生产状况,了解工程施工进度,一旦施工过程出现质量问题,都能及时调取信息,追本溯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施工项目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产物。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实施工程滚动管理,简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利用新型传递手段,强化信息流转速度,从而确保通信工程施工管理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海.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4(3):89-90.
[2]董卫峰.试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4(7):40-40.
论文作者:向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工程施工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通信工程论文; 通信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