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拔俊
岳阳市爱康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米沙坦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采用PCI手术治疗的92例AMI患者为受试对象,借助随机数表分为常规组(常规药物)、研究组(常规药物+替米沙坦)。以心功能指标改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观察指标,借助SPSS17.0软件检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综合疗效分布情况及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对比均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AMI患者PCI术后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且疗效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替米沙坦;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主要由于冠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甚至是破裂影响心肌组织正常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心肌损伤,对心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并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产生极大的威胁。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是指利用微创手术操作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液供应,维持患者的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心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替米沙坦是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该药物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1]。鉴于此,本研究特尝试在PCI手术治疗后AMI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替米沙坦,并与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展开对比,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采用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中筛选出92例作为受试对象,将其借助随机数表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46例病人,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8-80岁,平均(64.1±10.3)岁,合并高血压者30例、合并糖尿病者22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4例;研究组46例病人,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46-81岁,平均(64.1±10.1)岁,合并高血压者28例,合并糖尿病者23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2例。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并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降糖、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阿托伐他汀降脂等,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稳定酸碱平衡,稳定生命体征指标等。典型药物为:吲哚普利,每次4mg,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均在常规组给药方案的基础上联用替米沙坦,使用剂量为80mg,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以心功能指标改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观察指标,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借助超声心动图检测;综合疗效:将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均≥70%、≥30%且<70%、<30%者分别记为显著改善、有效和无变化,将显著改善率与有效率之和记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7.0软件作为统计学工具,借助秩和、t、检验等级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改变对比
治疗后2组LVEF均显著升高(P<0.05),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LVEF远高于常规组(P<0.05),LVEDD和LVESD均远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3 安全性对比
2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AMI发病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进而在左心室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但是机体的保护系统只能起到减轻损伤的作用,并不能消除甚至逆转此现象,因而心功能仍存在有明显的损伤[2]。另一方面,在实施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中大多合并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基础疾病,也会对心功能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患者的预后成效。因此临床医生应当积极探讨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的药物,以促进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快速恢复。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大幅度升高,LVEDD和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心功能指标数据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可知将替米沙坦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并且其作用效果较培哚普利更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组,且2组均无不良反应,可知替米沙坦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具有理想的效果和安全性。培哚普利属于一种长效的非硫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并且还可增强缓激肽,对神经内分泌活性物质发挥调节作用,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但是该药物并不能彻底阻断血管紧张素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因而对此类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也受到明显的限制[3]。替米沙坦能够发挥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作用,并且特异性更高、疗效更佳。此外,该药物还具有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激动剂的作用,从而促进机体内环境快速恢复稳定,改善微循环,调节能量代。有研究证实[4],替米沙坦还可增强受损的心肌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因而临床应用的成效更理想,价值更高。
综上,推荐在AMI患者PCI术后配合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不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还可增强临床效果,安全性也有保证,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淳,李中言,于东汇,等. 芪苈强心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对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比较[J]. 中国药房,2017,28(18):2473-2476.
[2]石俊婷,张敏莉,魏洪杰,等. 抗抑郁治疗对AMI合并抑郁患者PCI术后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15,36(12):30-31.
[3]兰行远,徐尚华.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142-145.
[4]杨红霞,贺晓燕,齐晓辉,等.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866-869.
论文作者:杨拔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患者论文; 指标论文; 心肌论文; 作用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