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鬼到神灵的蜕变——闽南“私佛童子”初探

孤鬼到神灵的蜕变——闽南“私佛童子”初探

一、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闽南“私人佛仔”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宗志[1](2018)在《百年来女巫研究的综述与反思》文中指出女巫是巫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巫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方面。对百年来国内外女巫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地介绍,对国内巫术研究者当有极大的补益。

张超[2](2018)在《制造日常生活恐慌:女性灵媒的危险感知、民俗医疗与赋权文化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冀北女性灵媒在当地文化系统中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但与此同时,灵媒所实践的民俗医疗却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赋权文化体系。在这一赋权体系中,灵媒对危险的感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利用自己独特的感知体系,灵媒创造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被治疗者来说同时具有赋权效果的双重赋权模式,并以此来面对他们在社会上的无权处境。

张超[3](2018)在《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冀北的女性灵媒与女神信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冀北民众的信仰生活基于"神灵的归属"可划分为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两个类型。在信仰动态视角下,通过对冀北女神信仰与女性灵媒的民族志描写及相关史料研究,详细描述了冀北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这种动态流动表现为"私神—灵媒—群众—公神"之间的互动。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流动模式显示了一种宗教经验的研究路径,架构起了个人经验与共享文化的联系。

余吉玲[4](2017)在《“为女神置办喜事”——甘肃岷县锁龙乡青苗会的人类学思考》文中提出甘肃岷县锁龙乡青苗会是跨族群、跨地域、跨村落的民间信仰活动。在多元文化空间中,青苗会通过象征仪式、文本与祝词的运作及展演实现了"人神沟通"。"为女神置办喜事"、人神共娱是锁龙乡青苗会最为独特之处。民间信仰民俗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为适应时空场景发生了变迁与调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锁龙乡青苗会应在政府主导下,吸引学者、企业、民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完善的青苗会保护体系。

王铭铭,吴银玲,孙静,金婧怡[5](2017)在《地理与社会视野中的民间文化——惠东小岞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小岞位于惠东(惠安县东部),为"惠安女"居所。当地的生计方式——"讨海吃"以及聚落形态——"讲风水"体现在海洋、山地、洼地等对比之上;小岞人也通过"拜神明""敬祖先"来实现自我认同。小岞人生活在一个整合了人-人、人-物、人-神等人文关系的体系之中,"惠安女"不是例外。从小岞人和他们的祖先营造及再营造的人文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到,被人们视作"缺乏历史动力"的民间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的存在,比标签化的"惠东形象",更应引起政治经济实践者的重视,对其进行研究,也将更有助于更新文化研究的内涵。

徐杰舜[6](2014)在《来自厦门大学的人类学思考——访厦门大学石奕龙教授》文中提出我的人类学研究或经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从事人类学学科建设,如设计人类学专业教学的框架,编写人类学的教材,和普及人类学知识的工作等;中期从1989年开始,我们开始注重汉族社会的田野调查;后来我的研究对象增加了,不仅研究包括闽南人、客家人在内的汉族民间文化,也研究畲族的文化,研究的问题有宗族组织的问题与民间信仰的问题,还有注重民俗问题的研究以及唯物主义的历史建构问题等。

俞黎媛[7](2006)在《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福建民间信仰为背景,透过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大量资料,揭示在唐宋之际福建民间大规模的造神运动中,游方道士张圣君因其颇有法术,且急公好义、扶危济困而被福建民众推举为神的历史过程;并探讨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客观因素的差异,张圣君信仰在明清以后地方化、民俗化的历史演变以及因区域分野而造就的祖殿林立,同时论述张圣君农业保护神和剪除邪怪的职能特征的确立。自宋代开始,张圣君信仰的地域范围一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并随着移民的脚步进入台湾,传向东南亚华人社区。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民间信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复兴”,其中张圣君的职守及其各种民俗活动、信仰仪式也与时俱进,适应信众各种不同的祷祈需求。文化旅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政府日趋关注的焦点,福建地方政府积极利用张圣君信仰文化资源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但是只有整合全省张圣君信仰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才能实现并促进地方旅游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分析张圣君与其他神祗之间竞争斗法、互相排斥收编、规避合作等传说文本,观照在民间信仰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诸神如何通过时空维、功能维和关系维展开竞争合作,获得最佳生态位,保证在民间祀神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维持整个民间祀神体系处于和谐、平衡状态。

乔淑萍[8](2002)在《巫傩文化与仪式剧论文索引(1998—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帝祭祀的五个阶段和三大类型/宁国梁、王安稳//文化研究(华夏文化)、-1998,(1)、-18~19傩与熊祭/曹路生//戏剧艺术、-1998,(1)、-57~62中国古代巫傩活化石——南丰乡傩/季晓燕//文史知识、-1998,(1)、-39~42"致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学术研讨会"的贺信/钟敬文//随

乔淑萍[9](2002)在《巫傩文化与仪式剧论文索引(1998—2000)》文中研究指明 黄帝祭祀的五个阶段和三大类型/宁国梁、王安稳//文化研究(华夏文化)、-1998,(1)、-18~19傩与熊祭/曹路生//戏剧艺术、-1998,(1)、-57~62中国古代巫傩活化石——南丰乡傩/季晓燕//文史知识、-1998,(1)、-39~42"致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学术研讨会"的贺信/钟敬文//随

朱联群[10](2001)在《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0.10-2000.12)》文中指出

二、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闽南“私人佛仔”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闽南“私人佛仔”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来女巫研究的综述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女巫研究
    (一) 欧洲女巫研究
    (二) 亚洲女巫研究
    (三) 美洲女巫研究
    (三) 非洲女巫研究
二、中国女巫研究
    (一) 内地女巫研究
        1. 译介女巫着作的层面
        2. 历史文献研究的层面
        3. 田野调查研究的层面
        4. 文学作品研究的层面
    (二) 台湾女巫研究

(2)制造日常生活恐慌:女性灵媒的危险感知、民俗医疗与赋权文化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毒药猫与巫术恐慌
二、灵媒研究、生活世界与田野点概述
三、动物、附体与灵媒的边缘性
    (一) 四大门、出马仙与保家仙
    (二) 女性灵媒的宗教边缘性
        1. 女性与傀儡
        2. 动物神灵的阶序
        3. 动物与危险
    (三) 女性灵媒的政治边缘性
四、日常恐慌:女性灵媒的危险感知
    (一) 灵媒感知中的“危险”
        1. 危险的时间
        2. 危险的空间
        3. 附体:虚拟他者的危险
        4. 特殊的孩童危险:被抓
    (二) 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三) 灵媒对危险的“禳解”
        1. 针对时空危险的解决策略
        2. 附体危险的处理
        3. 孩童危险的处理
五、女性灵媒的赋权文化体系分析
    (一) 感觉经验形式与拟危机环境的建立
    (二) 不对等的信息系统
    (三) 利用恐慌
    (四) 日常生活权力与显在的政治权力依附
六、结论:危险感知与“双重赋权”体系

(3)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冀北的女性灵媒与女神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冀北信仰体系的类型学划分
    (一) 私神信仰:灵媒与神灵的具身关系
    (二) 公神信仰:冀北的女神崇拜
    (三) 灵媒咨询:私神与公神的沟通纽带
三、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
    (一) 公神与私神:神灵的“移植”
    (二) 神性与兽性:公共女神与私神动物
    (三) 人神之间:灵媒与公神的互融
    (四) 人神同能:“借寿”与“还替身”
四、结论与讨论
    (一) 个体感觉与共享文化
    (二) 宗教经验的研究路径

(4)“为女神置办喜事”——甘肃岷县锁龙乡青苗会的人类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锁龙乡青苗会
二、岷县锁龙乡青苗会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一)湫神崇拜的地域环境
    (二)多元文化空间中跨族群信仰
    (三)为神置办喜事,一次人神共娱的集体狂欢
    (四)多元信仰符号并存于神庙中
    (五)“历代忠臣良将及传说中的义妇孝女”构建本土神灵
三、锁龙乡青苗会传承发展中的变迁及原因
四、锁龙乡青苗会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7)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晚唐至宋代福建的造神运动与张圣君信仰的发祥
    第一节 晚唐至宋代福建的造神运动
    第二节 张圣君信仰的产生
第二章 明代张圣君信仰的发展与分化
    第一节 张圣君信仰的发展
    第二节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化融合
第三章 清至民国张圣君信仰的区域分野与向外辐射
    第一节 张圣君信仰的区域分野与地方文化构建
    第二节 张圣君信仰在台湾和东南亚的传播
第四章 张圣君信仰的历史积淀与时代特征
    第一节 当代张圣君职能的演变与历史复归
    第二节 仪式的历史承继与当代演变
第五章 张圣君信仰文化与旅游
    第一节 明清张圣君传说与地方风物传说的结合
    第二节 张圣君信仰文化与福建地方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第六章 诸神共存与民间信仰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位理论和概念的引进
    第二节 民间信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后记
个人简历

四、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闽南“私人佛仔”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来女巫研究的综述与反思[J]. 罗宗志. 宗教学研究, 2018(04)
  • [2]制造日常生活恐慌:女性灵媒的危险感知、民俗医疗与赋权文化体系[J]. 张超. 社会学评论, 2018(03)
  • [3]私神信仰与公神信仰的流动:冀北的女性灵媒与女神信仰[J]. 张超. 民俗研究, 2018(02)
  • [4]“为女神置办喜事”——甘肃岷县锁龙乡青苗会的人类学思考[J]. 余吉玲. 青藏高原论坛, 2017(02)
  • [5]地理与社会视野中的民间文化——惠东小岞考察[J]. 王铭铭,吴银玲,孙静,金婧怡. 民俗研究, 2017(02)
  • [6]来自厦门大学的人类学思考——访厦门大学石奕龙教授[J]. 徐杰舜. 民族论坛, 2014(07)
  • [7]福建张圣君信仰研究[D]. 俞黎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8]巫傩文化与仪式剧论文索引(1998—2000)[J]. 乔淑萍. 中华戏曲, 2002(02)
  • [9]巫傩文化与仪式剧论文索引(1998—2000)[J]. 乔淑萍. 中华戏曲, 2002(02)
  • [10]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0.10-2000.12)[J]. 朱联群. 民族艺术, 2001(01)
孤鬼到神灵的蜕变——闽南“私佛童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