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原因分析论文_刘锦华

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原因分析论文_刘锦华

(身份证号码:37040419880815XXXX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电力、电气设备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等原因,电力、电气设备时常会出现故障,这便对我们的故障诊断工作提出了要求,出于电力、电气设备的重要性,故障诊断工作一定要有效率,既要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要保证诊断和修复的速度,否则便会对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本文分析了电力、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措施以及布置、运行阶段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原因分析

前言

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有很多,除了电气设备本身原因,很多情况是操作人员在对设备的操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操作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来,因此而导致电气设备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故障。本文对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类、故障诊断的方法、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电力、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原因

1.1 材料故障导致短路

电力、电气设备都存在着很多电路,而电路中的导线的材料在运作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短路等后果。导线的绝缘层,是保护导线、保证导线正常运行的保护伞,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绝缘层往往发生破损,而这便是短路的开端。首先,导线运作的环境往往是潮湿的,而导线的绝缘层在这种环境之下极易受潮,受潮之后的绝缘层便极有可能失去绝缘的特性,无法继续保障导线的运作。其次,在导线高负荷工作时,绝缘层的温度会提高,常常处于高温状态的绝缘层其磨损、消耗、老化速度是很快的,绝缘层的老化会降低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加大导线短路可能性。最后,还有一些外力,如角落里老鼠对导线绝缘层的撕咬、移动时拉扯或重物挤压都有可能对绝缘层和导线造成损害,提高电路短路的风险。另一方面,除了导线的绝缘层,电力、电气设备的核心材料金属也极易出现问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高强度工作的状况,这会使得设备及其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加上夏季的炎热天气,极有可能出现环境温度超过极限值的情况,这会使设备的核心材料金属软化,降低设备的机械强度,并且使设备接触不良,造成短路。

1.2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是电力、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首要原因,若设备一直处于长时间、高负荷、不间断运行中,就会超出工作极限,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责任心与设备安全都直接相关。

1.3 电气设备发热原因及热故障

连接点是电气设备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是电气设备之间以及电气设备与母线或者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部位。连接点过热一直电力系统的老问题,电力企业的电气设备往往因为过热而发生故障,造成电气设备停机事故。随着用设备荷的不断增加,用户对供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气设备的缺陷管理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值得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1.3.1电气设备发热原因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转时,会因为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内部导体和线圈产生电阻损耗以及导体内部的电子流动而产生热量。由于电磁场的作用,在铁磁体内部会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在绝缘体内会产生相应的介质损耗。但是磁滞损耗和介质损耗最终都基本上转换成热能,这些热能中的一部分会直接使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电气设备还会由于外部条件而导致温度上升,当电气设备表面污秽或者有机械力作用造成外绝缘性能下降时,其发热功率取决于外绝缘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当电气设备长时间暴露在外环境中时,金属导体表面受化学腐蚀和热胀冷缩导致导体连接部分发生接触不良故障,如电气线路触点、接头部分螺丝松动等形成很大的接触电阻,这是其发热功率取决通过电气设备的电流与接触电阻的大小。

1.3.2 电气设备热故障

电气设备的热故障可以分成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设备的内部故障是指由于被封闭在固体绝缘、油绝缘和设备机壳内部的电气回路故障和绝缘介质劣化所引起的故障。电气设备的外部故障是指电气设备中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中的裸电气接头因为接触不良而引起的热故障。很明显内部故障要比外部故障复杂的多,但是只要根据电气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状态,分析金属导电回路、绝缘介质和气体等引起的传导、对流以及电气设备的温度分布热像图,就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各种内部故障做出判断。

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2.1 试验控制电路方法

在进行外部特征直观检查时,如果没有确定控制点时,就可以通过通电试验控制电路的动作关系逐步的排除故障,从而找出故障点。如根据工艺要求对某开关或按钮等进行操作时,线路中存在的相关接触器、继电器就应该进行正常的工作。如果这些相关设备不按照规定要求工作,就应该及时的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如触头磨损、线圈损坏等。另外与其相关联的电路在进行逐项分析与检测,最后找出故障点。在进行试验前,应将相关的电源断开,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并且这种方法通常也只适合于检修人员较熟悉待修的电气设备的电力控制关系。

2.2短路法

就是将电气通道某处短路或某一中间环节用导线跨接。此法主要是处理开路故障,开路故障原因很多,也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由其是连锁控制比较复杂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点不通路,致使控制线圈或继电器不能按指令工作,造成整个系统失灵,不能够正常运行。检查时可根据电气原理,用电线将某一接点或某一段电路短接,观其降压元件是否正常。如果短接后即恢复正常,则故障点就在短接部分。采用短路法需要注意的是:电气原理清楚,线路清析,接线准确无误,需要带电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切不可盲目进行。

2.3 理论分析法

电力、电气设备本身就是复杂的,有些故障是不能用简单的观察来诊断的,需要结合电气控制关系和原理图分析确定故障可能出现的单元或环节,再根据线路、设备的具体特征来分析故障。通过对设备的电流电压运行的状况进行分析来判断具体问题。这种诊断方法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必须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2.4 对比法

对比法也叫比较法,就是同设备,同型号,同线路进行对比,尤其是在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处理故障更为有效。把故障设备的有关参数或运行工况与正常设备进行比较。某些设备的实际参数往往不能从技术资料中查到,设备中有些电器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在现场也很难判断其好坏,有条件时可采用互相对比的办法,参照正常的设备模仿进行调整。

2.5 转换元件法

电气设备在发生某些较为复杂的故障时,检修人员可能无法及时的进行解决,或者不能将故障原因确定下来,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也为了证实故障是否由此电器引起,可转换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来做实验。但当运用转换元件法进行检查设备时应特别注意,首先要认真检查拆下的原电器是否已经损坏,只有确定了故障的确是由于该电器本身因素造成的损坏时,才能换上新电器,否则会再次损坏新换元件。

总结

综上所述, 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整个电力、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并与各个领域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直接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设备故障诊断这项基础工作,明确故障点,分析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对重要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和检修,其结果将有利于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

参考文献:

[1]龚娜,金娜,乔旭君.探讨钢铁企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2(05):101.

[2]薛盛吉.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探讨[J].广东科技,2012(21):105-106.

[3]雷建华.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研究[J].硅谷,2014(12):145+148.

论文作者:刘锦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原因分析论文_刘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