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支模技术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并且能够节约材料的施工技术,随着高支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本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加深对其的认识。此外,由于高支模施工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施工是高层建筑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但其施工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好高度高、承载力低和承载荷载重等施工难题,并且容易受到设计不合理和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设单位必须清晰认识到高支模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探索不断完善高支模施工技术,并采取合理的安全施工措施,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
1.高支模体系安装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时,首先要编制施工的安全方案,交于专家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才能进行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指定的方案展开施工,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并做好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1.1安装流程
模板安装时应保证接缝处不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处理,确保模板内无积水,并保证模板内无杂物;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跨度4m及以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和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均不得遗漏,并确保构件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为了有效地确保工程中高支模的安装质量以及安装安全性,高支模安装应采取严格的安装技术流程,如下:放线→扫地杆→立杆→横杆→剪刀撑→钢托头→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加劲板、外梁边收口→对拉螺栓→斜撑、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自检→验收。
1.2支架搭设
支架是高支模安装的重要环节,安装的准确性将决定着高支模安装的安全性,工程中对于支架搭设尤为注重。搭设支架开始必须进行立杆放线,依照支架设计平面布置图和现场的轴线放出每排立杆的位置。施工时应从梁位开始准确无误分出每支立杆,然后定位排杆。开始第一支立杆的高度必须每支错开排列,错开高度一半为宜,即3m与6m错开搭设。第一排横杆为扫地杆,离地面高度250mm,以上横杆步距1500mm,最上面一排横杆离梁底为300mm,离板底为300mm。
搭设施工时要保证立杆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立杆垂直度施工误差不能大于H/150mm和100mm。立杆、横杆搭设完后进行剪力撑、斜撑搭设,剪刀撑要求每条梁位不少于一道,剪力撑与地面斜角60°,钢管搭接和长度不少于1500mm,并且扣件固定不少于3个。扣件必须拧紧牢固,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要达到50NM。支架搭设完成,模板施工前必须进行质量自检和报验,重点检查每个扣件是否牢固可靠。质量合格且办理验收手续后才能投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模板搭设
钢管搭设达到梁板底标高-0.4m后,用水平仪进行抄平,并用红漆划出梁板底标高点标志。然后架顶托,大致调平在顶托后放木枋。铺梁底板,调顶托至预定高度水平(要求梁起拱2‰)。固定梁底板再装梁侧模板,设压脚板再定侧板支撑,梁底设置一层木枋和与木枋相垂直的木枋Ф48钢管,且在梁底上100~200mm左右设第一道Ф12螺栓对拉收紧以防浇筑砼时对梁侧压力过大面鼓出。支撑体系要求在首层楼板面上250mm设置一道水平纵、横向钢管拉杆,每1.5m一道与钢管立杆扣紧,横杆与周边结构连接成整体。要求立杆搭设时接头错开不少于50%,错开搭接长度不短于2m。在支架端头自底到顶各设横向剪刀撑一道,在中间部位每隔二排立杆,自底到顶设45º交叉横向剪刀撑一道。
2.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1严格控制楼层模板标高,加强该部位的技术复核,以保证楼板底面的平直度要求。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对模板表面的水泥浆进行清除,并进行修补整,不允许有残存的砼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用海棉条进行封堵,保证模板紧密到可以防止砼漏浆。严格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和模板截面的几何尺寸,并以自检、互检、专检的形式进行全数复核。
2.2安装上层模板和支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上下立柱应对齐。跨度≥4m时,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起拱处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严禁使用废机油涂刷模板面)。
2.3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应清洗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派专人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观察,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禁止用棒撬或用大捶敲打,不允许在模板上留下铲毛或捶击痕迹。
2.4对木模本身的质量应认真检查;木模表面有脱皮者不得使用;损坏的模板经修理妥善后,方可使用。钢围檩翘曲不直的不得使用。所有预留孔、预埋件和固定件除经设计批准外,均必须在封模前形成。模板使用到一定次数后,对模板缺损程度、刚度、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及时更换使用寿命到期的模板,确保砼外观质量。
2.5因高支模板工程中排架搭设高度较高,为了有效地确保排架搭设质量,排架搭设施工时必须由持证上岗的架子工进行搭设,至最后一步方可由木工根据楼板标高支模,排架搭设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现场需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及验收,确保排架间距及剪刀撑数量符合方案要求,且需按安装扣件数量的10%对扣件拧紧力矩进行抽样检查,单个扣件的螺栓拧紧力矩应在40N・m-65N・m之间。排架搭设完成后需经过各部门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支模。
3.结语
综之,高支模板的架设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熟悉施工的每一环节,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施工方式,按照科学的施工步骤进行架设,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因素,有效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侯长林.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21.
[2]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3):97-99.
[3]高振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42-43.
论文作者:余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模板论文; 排架论文; 支架论文; 扣件论文; 横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立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