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雒城九小 四川 德阳 6183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4-096-02
由于遗传、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原因,一些孩子在进入学校后,表现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智障学生都进入了特殊教育学校,而是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进入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这给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任务的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在普通学校完成这种"智障型"特殊学生的教育,使之能成长,我的作法是:用爱心关注特殊学生,使之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智障学生由于思维发展缓慢,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同龄的健康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学习上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差,注意力极不稳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只有十分钟左右,容易被其他刺激所吸引,在行为方式上往往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举动,时常让人防不胜防,既容易伤害自己,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双重性,要么非常暴戾,不善于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往往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要么非常自闭,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而是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同学玩耍,对老师、同学的帮助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更是非常低下,表现为做事丢三落四,在一些其他学生看来非常容易的事情面前束手无策,需要家长、老师,同学反复提醒,帮助下才能勉强完成。针对智障学生的这些特点,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帮助他们象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快乐的学习。
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位叫做亭亭(化名)的学生,由于婴儿时期服药的原因,导致其进入小学后,逐渐在学习、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生活自理等方面表现出了与其他同学非常明显的差异,是一个典型的"智障型"学生。经常上课不知道进教室,而是一个人在校园内四处游荡,要老师和同学到处找她上课。如果遇到音乐、美术等学科需要换教室上课,她根本无法找到教室。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二年级上期的语文成绩为11.5分,数学23分,英语为56分,二年级下期的语文成绩为:语文23分,数学11分,英语46分。平时少言寡语,独来独往,几乎不与本班同学接触,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都喜欢找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玩,老师、同学和她沟通起来非常困难,记得在三年级下期,学校教务处的领导找亭亭谈心,结果两节课下来,没有和老师交流一句话,还放声大哭,弄得教务处的领导无所适从。行为方式也很怪异,在一次课间活动时,用蓝色钢笔在嘴唇上来回涂抹,对同学的劝告置若罔闻,最后还是我班的一位女同学带她到洗手间去洗干净了。还有一次,在她读三年级上期时,午间值班老师发现亭亭不见了,就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找,最后在配电房旁的车棚下,发现她正趴在地上喝地面的积水,当值班老师告诉我这件事时,我心理难受的程度不可用语言表达,就轻言细语地问她,她只是傻笑;另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让我和老师纳闷,在上课时,老师请她回答问题,当她回答了,不管是否正确,只要她开口说话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为了鼓励她,我就让同学们掌声鼓励她,结果她放声大哭了,由于同学们都还小,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所以同学们哄堂大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她生活也几乎不能自理,连带文具、穿校服这样简单的事,都需要老师请家长为她准备好。
针对亭亭的这些特点,我从心理、生理等方面予以了特别关注,努力为她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班级氛围,让她尽可能多的体验到来自班级、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一、在集体中,感受快乐
我首先要求班上的孩子们不要歧视她,要与她交朋友,玩的时候主动邀请她,让她与同学们同乐,逐渐改变她孤僻的性格,我还要求班上两位比较负责的女同学,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多留意她的表现,有问题随时找老师汇报,没有事多与她接触、交流,尽可能让她感受来自班级和同学的关爱。同时,注重了对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虽说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的,我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计划,重点从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加以训练。学校教育也不能离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我常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例如每周周末督促她将周末作业,下周星期一的要求等内容抄在纸条上,放在文具盒内,回家以后照着做,经过几年的反复训练,亭亭的生活自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在游戏中,培养交往能力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可以获取知识,懂得如何与人协作。游戏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有意识地为亭亭设计一些需要别人协作才能玩的环境,如角色游戏、课本剧《魔豆》、时装走秀等表演,让她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交往意识,逐步掌握交往技巧,她在活动时我注意观察并予以恰当的引导,当出现问题时,没有过多干涉,而是给她一些建议,引导她观察,体验伙伴的情感,鼓励她自身解决存在的问题,尽量减少她对老师和同学的依赖,逐渐提高她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在学习上,降低要求
在学习上,我与其他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并得到家长的认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亭亭同学的要求,努力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尽其所能地对她进行教育。由于她每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上课又必须照顾其他绝大多数同学的需要,所以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对她进行单独辅导,辅导方法也经过精心设计,比如在讲几何图形的知识后,我将简笔画中的几何图形拿出来让她辨认,还让她用七巧板拼她心中的图形,并自己命名,以此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在活动中,建立自信
作为"智障型"学生,亭亭很自卑,没有自信,因此,培养她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非常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自身潜力,增强其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亭亭虽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能力上的缺陷,但象智障指挥者舟舟一样,她对音乐有一定的天赋,能准确领悟到音乐的旋律,所以每次学校举办的艺体节和外语节的班级活动,我都尽力安排她上场表演,让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愉悦,认识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增强其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智障学生的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的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智障学生能否正常学习、交往,并最终融入这个社会,尽管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和应履行的义务,也是我在对亭亭帮教过程中得到的一点切身的体会。
论文作者:蒋礼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智障论文; 学生论文; 同学论文; 老师论文; 学校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