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

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

易存国[1]2001年在《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张道一教授

潘世敏[2]2011年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舞”的精神》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音乐、书法、绘画、建筑、戏曲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门类外在形式与审美特征的分析,发掘中国传统艺术中“舞”的精神,并梳理出“舞”的精神的具体审美内涵,同时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角度来观照艺术,进而认为“舞”的精神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中作为世界本源的“道”、生命本质的“气”和作为世界构建形式的“圆”等诸种理念的审美性体现与外化。本文对中国传统艺术中形式表现的灵动飞舞、体现生命韵律的“舞”的精神进行了全新的、整体的梳理与把握,进一步拓展了传统艺术审美特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易存国[3]2007年在《前进中的艺术学》文中研究指明艺术学在学科建设上有一些基本问题尚需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索,尤其是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更应针对某些混乱现象进行考察与清理。本文从当下国内艺术学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出发,做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与学界专家同仁共同推进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能够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王言群[4]2007年在《新编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健康的关键是观念问题”,科学健康观的树立,健身气功国内外的广泛开展都需要健身理论知识。本研究拟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下,在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把新编健身气功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以传统中医整体生命观和现代整体医学模式为具体理论指导,把新编健身气功健身理论基础的探邃和健身机理的阐释与健身气功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进行思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为科学健身观念的树立而努力。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系统辩证思维的方法、“打破现状思维”的方法和试验测试法,从体育学、文化学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及其健身效果进行了思考与研究。研究结论:本论文以科学健康观念的树立为理想,以新编气功的健身理论构建为目的,在“健身气功”定义的启示下,立足于对健康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从体育学、文化学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进行了思索,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一、通过对“气、气功和健身气功”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简史的论述,研究认为:由于“气”的广义性和复杂性,“气功”定义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用“气功”来概括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手段,是不利于科学健身观念的树立与宣传的;“健身气功”一词应时、适时而出,是历史发展和健康认知发展的必然,为科学健身观念的树立与中国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详细阐释了“系统健康观”。系统健康观认为,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人作为一种生命系统,健康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包括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根据系统科学哲学的理论,把健康分为四个层次,生物有机体的和谐、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叁、从体育学的视角探寻健身气功的健身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是健身气功科学锻炼的有力保证,脊柱运动和全身运动是健身气功练习的基本规律。四、“心理调节”是指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目的和环保意识的过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源泉和基石,也是进行健身气功锻炼的目的之一。五、从文化学视角对健身气功健身理论构建的原则及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健身气功新文化的构建触角应该伸向“古今中外”;原则有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相结合的原则”,“融汇贯通原则”。六、试验研究表明,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练习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 易存国. 东南大学. 2001

[2]. 中国传统艺术中“舞”的精神[D]. 潘世敏. 南京艺术学院. 2011

[3]. 前进中的艺术学[J]. 易存国. 艺术百家. 2007

[4]. 新编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D]. 王言群. 上海体育学院. 2007

标签:;  ;  ;  ;  

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