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安徽的几个历史问题_陈调元论文

革命时期安徽的几个历史问题_陈调元论文

国民革命时期安徽若干历史问题辨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国民论文,时期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08)06-0110-09

国民革命时期,安徽境内派系林立,政治纷争达于极点。许多历史现象扑朔迷离,不易厘清。今人在重构此段历史景象时,难免存在不少史实上的错误。现撷其要者,予以辨正。

国民党人主持的《民治报》创办于何时《民治报》系国民革命时期皖籍国民党人士管鹏、陈紫枫等创办于省城安庆的一份重要报纸。作为此一时期国民党驻皖的主要喉舌,该报大力宣扬国民党的党义、主张与政策,且与五四新思潮作桴鼓之应,同时,高揭批评皖境秕政、贿政之大旗,对促进安徽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推动安徽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在安徽近代报刊演变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该报创办的具体时间,史界现存二种说法:一为《陈紫枫先生行述》作者所持的“1920年”说。该文认为:“九年,本党派先生为安徽支部总干事,创设《民治报》,宣扬主义。”①这里的“九年”意指民国九年,即1920年;一为《安徽省志·新闻志》一书的“1921年”说,该志提出,《民治报》“创刊于民国10年,……民国11年11月6日报纸复刊”②。那么,《民治报》究竟创办于何年呢?查上海《民国日报》1922年11月2日曾刊登《安庆民治报馆启事》一则,该启事内容如下:“本报自四月(指公历,引者)出版,中因改组停刊,现订于十一月六日继续发行。”由此可知,《民治报》创办时间应为1922年4月。

芜湖孙文主义学会成立于何时 孙文主义学会系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青年组成的社会组织。该组织以抑制共产党势力膨胀为鹄的,严重地干扰了国共合作的进程。其最初发轫于革命策源地的广东,随后蔓延至全国各地。安徽省芜湖一地国民党右派青年众多,也曾成立过孙文主义学会,发出种种反对国共合作的鼓噪,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芜湖孙文主义学会究竟成立于何时?现有观点一说成立于1925年夏③,一说成立于1926年1月④。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呢?查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6日曾发表《公电》一道,该公电系芜湖孙文主义学会所发,涉及该组织的成立时间。全电如下:“民国日报转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孙文主义学会暨各地中国国民党党部鉴:敝会为芜湖国民党同志所组织,其旨在绝对的信仰三民主义、服从三民主义、宣传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本此志愿,迈往直前,以期早日完成打倒帝国主义,拯救中国,实现国民革命之工作,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指公历,引者)举行宣誓典礼,选举执行委员李宗邺、于祖训、蒋其孝、詹高孚、李环声五人。通信处芜湖双桐巷四号蒋其孝收转。特此电闻。芜湖孙文主义学会叩。”因此,芜湖孙文主义学会的成立时间应为1925年11月。

国民党中央何时指派光明甫等人为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筹备员 关于这一问题,较为流行的说法是认为此事发生在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闭幕后,如《安徽省志·政党志》一书述称:“民国15年1月,国民党‘二大’闭幕后,国民党中央指派光明甫、周松圃、朱蕴山、沈子修、常恒芳、史恕卿、黄梦飞、薛卓汉、周范文等9人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省党部(左派)执行委员。”⑤其它如戴惠珍先生等著《安徽现代史》亦持同一看法。实际情形如何呢?查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5年12月25日举行第129次中常会,会上高语罕报告安徽省党务状况并提出请派员组织皖省党部案,会议经讨论,决议如下:“安徽党务亟应组织一临时机关以资统率,即派高语罕同志所提出之光鉴、沈子修、朱蕴山、周范文、周松圃、常藩侯、史恕卿、黄梦飞、薛卓汉为该省党部筹备员,正式省党部未成立以前,即由该委员等代行省党部职权。”⑥由此可见,光昇等人得到筹备安徽临时省党部的授权时间应在1925年12月底,即在1926年1月1日国民党“二大”开幕前夕,而非国民党“二大”闭幕后。

国民党左派、右派各自组成的安徽临时省党部哪一个先成立 对于这一问题,传统观点认为,“1926年2月,安徽国民党左派临时省党部成立不久,以陈紫枫、李次宋、张秋白、金维系、方治为首的一伙人,在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支持下,在安庆也成立国民党安徽省党部。”⑦此即“左先右后”说。

史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看右派组成的国民党临时省党部成立的时间。据上海《民国日报》报道,1926年2月22日,国民党右派分子在安庆宣家花园13号举行党员大会,选举陈紫枫等9人为安徽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徐仲白等9人为候补执行委员,刘醒吾等5人为监察委员,王克明等5人为候补监察委员。各执监委又互选李次宋、王赤华、陈紫枫三人为常务委员,右派组成的临时省党部即日挂牌成立⑧。

左派组成的临时省党部又成立于何时呢?1926年2月9日,共青团芜湖地委向上级报告:“顾耘所办之小学问题,决定作为C.Y通信机关,同时附设平民学校,请民校省党部与以相当之津贴,但是否有把握,须在临时省党部正式成立后方可决定。”⑨民校系国民党之代称。顾耘系团芜湖地委组织委员,当时正在筹办一所小学,准备作为团的通信机关,但资金不足,不得不指望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成立后予以津贴。后来情况如何呢?同月22日,团芜湖地委再次报告:“顾耘所办之小学困难已达极点,……而临时省部尚未能成立,所望之津贴自不能实现。”⑩此一秘密文件表明,至少在1926年2月22日,左派的临时省党部尚未能成立,而同一日,右派的安徽临时省党部业已正式产生。因此,在上述问题上,应为“右先左后”。

另有两条材料可以补充。一是1926年3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在“地方新闻”栏里发表一则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右派)通告,全文如下:“本省党部已于养日(即22日,作者注)成立,曾经通告在案。至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向设芜湖,已由该会登报声明取消,今忽有所谓省党部筹备委员会筹备总理周年纪念大会,全非事实,各界纪念本党总理,固极欢迎,但党外奸徒窃用本党名义,显系以伪乱真,别有作用。”这说明,至1926年3月初,左派方面尚仅有省党部筹备委员会之组织。另一条为1926年8月安徽临时省党部(左派)致国民党中央函,内称本党部“自本年三月开始筹备”(11)。因此,1926年3月上旬尚为左派之安徽临时省党部筹备时期。而据管鹏等人透露,光昇等人受广州国民党中央委为筹备员后,先“自称省党部筹备委员会,继改称安徽省临时执行委员会”(12)。何时改称呢?1926年3月26日,抗议三一八惨案的安庆市民大会举行。据报道,该大会系24日由全省学生联名会、大关帝庙5号国民党安徽临时执委会(左派)、宣家花园13号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右派)共同发起(13)。由此新闻,结合其他材料可以推断,国民党安徽省临时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左派)改称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大致发生于1926年3月中下旬。此时距右派之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成立已近一月之久。

镇压陈雷起义的皖军旅长是谁 陈雷,安徽凤台人,辛亥革命时期举义于英山县(时属安徽,今属湖北),安徽军政府成立时为团长,后辗转成为广西实力派马济部下。1926年率部与北伐军对抗,节节失利,先由湘退鄂,再由鄂退入安徽六安。1926年11月2日,在著名的皖籍国民党人士常恒芳策动下,于安徽太湖首举义旗,宣布响应北伐军,加入革命阵营(14)。

陈雷起义爆发后,引起五省联军安徽总司令陈调元的极度恐慌,他急忙下令派兵前往镇压。那么,前往镇压的皖军旅长是谁呢?有一种说法认为:陈雷在太湖起义,“军阀陈调元闻知后,急派其旅长倪朝荣率两个团由安庆向太湖进攻。”(15)查倪朝荣确曾担任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但因其非陈调元嫡系一直受到排挤。1926年7月,倪朝荣被调往南京充任五省联军总司令部顾问,所遗安徽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由陈调元亲信、皖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杨世荣接充,7月27日,倪、杨正式交接(16)。1926年11月陈雷发动起义时,安徽第一混成旅正由杨世荣统率,分布安庆等地,因此,前往镇压陈雷起义的皖军旅长不是倪朝荣,而是杨世荣。又据天津《大公报》报道,陈雷军队占领太湖宣布倒戈后,陈调元即电令杨世荣率兵前往镇压(17)。1926年12月18日,《申报》发表13日黄梅通信一则,内称“皖军第一旅杨世荣自击退陈雷后退驻石牌,仅留所部一营驻防宿松”。由此可知,将陈雷赶往湖北的皖军旅长确为杨世荣。

1927年1月前后直鲁军集中于安庆、合肥一带吗 1926年11月,北伐军于江西击溃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主力。孙传芳狼狈逃回南京后,为了自保,转与宿敌奉军及直鲁联军结盟,勾引直鲁军南下,以对抗北伐军。张宗昌统率的直鲁联军迅即沿津浦线南下,源源不断开往以南京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关于直鲁军南下后布防安徽情形,史界一直认为1927年1月前后,直鲁军已集中于安庆、合肥一带,如《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一书在谈及1927年1月前后,革命军准备肃清长江下游前夕,军阀方面的军事部署时就认为:“直鲁军大部已由津浦线南下,计第四军孙宗先、第五军王栋、第六军徐源泉、第三十五师孙殿英,集中于徐蚌一带;第七军许琨、第十一军王翰鸣集中于安庆、合肥一带;第一百零七旅常之英,进据南京,兵数共约八万余人。”(18)《北伐战史》一书在介绍“底定浙沪”前敌方态势时亦称:直鲁军主力“已由津浦路南下集中于徐蚌及安庆、合肥一带”(19)。上述两书均为国民党方面所出国民党军事史权威著作,尤其是前一书初版于上世纪30年代,作者曾参考了蒋介石及军事部门的大量档案。查蒋介石于1927年1月6日在南昌行营曾对驻鄂国民革命军下达作战命令,中有一语为:“综合各方情报,直鲁军现陆续南下,大部在浦口集中,一部已到安庆,与孙传芳、陈调元等残部会合,有向我进攻之企图。”(20)报章也常有鲁方与宁孙、皖陈商量派军驻扎合肥、安庆的报道,如1926年12月26日,《申报》发表《芜湖快信》一组,提及陈调元赴宁与张宗昌、孙传芳会晤,张宗昌意,合肥等处亦拟驻鲁军一旅以上,以期蚌埠、安庆得以联络。1927年1月13日,《晨报》刊发《南下鲁军将集中安庆》新闻一则:“天津11日电通社电:徐州电讯,驻徐直鲁联军,自7日起向皖开拔,已渐次集中安庆。”前引两书的说法可能与上述材料有关。但情报不准,电讯失实的现象在在皆有。上述材料均不能作为1927年1月前后鲁军业已驻军合肥、安庆的铁证。

查1927年1月前后安庆驻军应为陈调元第六师一部及皖军第一混成旅杨世荣部。陈调元之安徽总司令公署本设在蚌埠,但自1926年11月鲁军沿津浦线南下后,陈调元慑于鲁军淫威,不敢对抗,即于安庆设立总司令行辕,改在安庆办公,同时将所统联军第六师主力自蚌埠、皖北一带撤往当涂、芜湖、大通、安庆一线(21)。但安庆主要驻军为安徽第一混成旅。1926年12月15日,该旅旅长杨世荣被委为安庆卫戍司令(22)。

与此同时,合肥驻军为安徽第四混成旅刘凤图部。1926年11月,九江失守后,援赣皖军纷纷退防,刘凤图部回防皖中桐城、舒城、合肥一带(23)。此后至1927年3月上旬,刘凤图一直驻此(24)。1927年3月22日,《申报》发表合肥11日通信一则,其中道及“陈调元通电就第37军军长之职后,合肥即为南军势力,与寿县所驻之鲁军相距仅百余里”,其原因即在于驻扎合肥的皖军第四混成旅仍听从陈调元指挥。可作补充的是,1927年2月22日,《晨报》发表《开入苏皖豫之直鲁联军实力》一文,对直鲁军开入苏、皖、豫三省之部队作了全面介绍,其中开列安徽者包括部队番号、驻地、首领等项,至为详细,未见在安庆、合肥驻有直鲁军。

后来北伐军在安徽的作战进程,也证明1927年3月前南下直鲁军未曾进驻合肥、安庆一线。北伐军进入安徽后,江右一路直至当涂才有一次真正的战斗,江左一路几乎未曾遇见敌军。皖北方面,与直鲁军的正面交锋直至1927年4月上旬才发生,地点为寿县正阳关(25)。试想,若1927年1月前后直鲁军已占据安庆、合肥等战略要津,北伐军进军安徽能如此顺利吗?个中答案不言自明。

1927年2月6日北伐军进入南陵了吗 对于这一问题,《中共芜湖党史大事记》一书是这样叙述的:1927年“2月6日,北伐军四十军军长贺耀祖率部进入南陵县城,中共南陵特别支部书记俞昌林带领数百名师生和商民在城外夹道欢迎,次日,在城关夫子庙广场举行有千余人参加的欢迎大会”(26)。

1927年1月初,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确定肃清长江下游战略,独立第二师贺耀祖部作为江右军第三纵队,负责肃清赣北至皖南一线。后来贺部率先完成在指定地点景德镇的集结,准备独自攻略皖南。为规避危险,1927年1月22日,蒋介石致电江右军总指挥程潜等人,告诫贺部集中后应等候命令,进取皖南不宜单独进行(27)。1927年2月15日,江右军第一纵队完成集结,自九江出发入皖,贺部即于同日由景德镇开拔北上,进入皖南(28)。因此,1927年2月6日贺耀祖部仍在景德镇待命,不可能出现在南陵县城。又据《申报》报道,贺部先头部队进入南陵的时间为1927年3月3日(29)。3月9日,贺部第二团团长李立之率全团士兵抵达芜湖(30)。

刘宝题何时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 刘宝题本为赣军将领,1925年段祺瑞执政府时期任中央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孙传芳五省联军组建时,受委为联军第十五师师长。1926年下半年,在江西被北伐军击败,年底率所部万余人由赣边入皖,分驻于皖南休宁、黟县一带,司令部先设在屯溪,后移驻祁门(31)。刘入皖南后,多次与北伐军方面接洽归诚问题,后由蒋介石委任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32)。

刘宝题何时就任此职?《北伐战史》等书认为:1927年“二月二十日(指公历,引者)刘宝题首先归附,就任我新编第三军军长兼江右军第四纵队指挥官职”(33)。查1927年2月13日刘宝题曾于祁门发表通电一道,宣布就任新编第三军军长。该电全文如下:“(衔略)钧鉴:本月十三日,奉总司令蒋真(十一)电开,兹任命刘宝题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除任状印信另文颁发外,仰即遵照就职。此令。等因。奉此,遵于本日在祁门军次,敬谨就职。誓以至诚,接受总理遗嘱,恪遵党纲,服从命令,努力革命工作,除俟任状印信颁到,再行呈报启用,并另文通电全国外,谨先电闻,伏希垂察,刘宝题元(十三)于祁门发印。”(34)因此,刘宝题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的时间应为1927年2月13日。

陈调元第六师所辖部队为哪些 陈调元本为苏军将领,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前,任江苏第五混成旅旅长兼苏鲁皖豫四省剿匪司令。江浙战事结束后,陈所部与江苏第二混成旅合编为江苏陆军第四师,陈为师长,驻徐州。1925年奉军南下,杨宇霆督苏,陈调元仍为江苏第四师师长兼江苏军务帮办,驻南京。1925年10月,直系将领、浙江督办孙传芳起兵反奉,陈调元附和,被委为五省联军第六师师长。驱奉成功后,孙传芳以五省联军总司令名义坐镇南京,委陈调元为安徽总司令,仍兼联军第六师师长。1925年12月9日,陈调元在蚌埠就任安徽总司令职(35),并将第六师带入皖境。

关于陈调元第六师所辖部队问题,《北伐战史》一书所附《底定浙沪兵力概要表》,将陈调元第六师所辖部队列为“第一混成旅杨世荣,第二混成旅马祥斌,第三混成旅王普,第四混成旅刘凤图,第五混成旅杨赓和”(36)。查上述各旅均为安徽本土之军队,它们并不属于第六师建制,彼此之间亦无从属关系。如果将上述部队列入安徽总司令陈调元名下,自无问题。但表格中“番号”为“第六师”,“指挥官”为“陈调元”,“所辖部队”为上述各旅,显属不当。《北伐战史》一书发生如此低级的错误,极有可能系编辑、排印、校对上的失误所致。

那么,1927年1月陈调元第六师所辖部队有哪些呢?综合各方资料,该部队的构成为:(一)第6师第11旅,旅长冯献瑞,下辖第21团岳盛宣部,第22团陈九畴部。1927年1月,岳团驻安庆,陈团驻蚌埠(37);(二)第6师第12旅,旅长毕化东,下辖第23团周鼎部,第24团丁斡东部。1927年1月,周、丁两部均驻当涂(38);(三)第6师炮兵第6团,团长张基,1927年1月驻芜湖(39);(四)第6师辎重第6团,团长谈经国,1927年1月驻当涂(40);(五)第6师机关枪教导团,团长李伴魁,1927年1月驻泗县一带(41);(六)第6师补充团,团长安树珊,1927年1月驻安庆(42);(七)第6师骑兵第6团,团长先为王绍曾,1927年1月为王藩庆,1927年1月驻芜湖(43);(八)第6师工兵第6营,营长先为蓝腾胶,1927年1月为朱宗海,1927年1月驻芜湖(44)。其中,第6师辎重第6团与补充团于1927年2月初合并,成立第6师补充旅,旅长安树珊,驻安庆(45)。

陈调元、王普、马祥斌倒戈前的职务为何 北伐军进入安徽后,安徽的实力派纷纷倒戈。对此,曾有史书作如下陈述:1927年“3月4日,安徽省长兼第六师师长陈调元和芜湖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王普宣布附义,分别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军长和第二十七军军长,不久,皖北镇守使兼孙军独立旅旅长马祥斌也宣布起义,并率部占领合肥,所部受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三师。”(46)此段论述关于三人倒戈的史实并无差错,所误者为三人倒戈前的职务问题。

1、陈调元未曾担任过安徽省省长。五省联军驱奉成功后,最先担任安徽省省长的系王普(47),1926年4月改为高世读(48)。高久怀去意,于1927年1月31日辞职离省,省长一职由孙传芳委安徽政务厅长余谊密护理,2月1日,余谊密赴省署正式就任护理省长职(49)。此后至1927年3月27日安徽政务委员会成立前,省长一职一直由余谊密护理(50)。至于陈调元,3月4日倒戈前的职务如前所述,应为安徽总司令兼联军第6师师长。

2、王普担任的系皖南镇守使而非芜湖镇守使。1915年前安徽确曾设立过大通芜湖镇守使一职,但此职1915年裁撤。1918年设立皖南镇守使,其守土范围较芜湖镇守使所守地域要大得多。该职先由马联甲担任,马联甲升任安徽督理兼省长后,此职即为王普获得,后一直未更动,因此,王普倒戈前的职务为皖南镇守使兼安徽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51)。

3、马祥斌未曾担任皖北镇守使,亦未兼过孙军独立旅旅长。关于皖北镇守使人选更动问题,团安庆地委的一份文件曾谈到:高世读被迫于1926年4月29日来安庆就任安徽省长,这是因陈调元“一眼看出高世读老而无能,于是发生夺取皖北镇守使与第四旅旅长的野心,给他的爪牙刘凤图,而策划高世读下台地步,只有惠而不实的省长”(52)。刘凤图系陈调元亲信,如愿获任皖北镇守使兼安徽第四混成旅旅长,直至1927年3月7日才被调走,旅长一职由该旅团长杨名芳升充(53)。此时陈调元业已宣布投南,皖北镇守使一职实际于无形中撤废。因此,马祥斌未曾担任过皖北镇守使。他倒戈前的职务为安徽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倒戈后就任南方所委军职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54)。

江左江右诸役开始前敌方叶开鑫部驻广德、宣城一带吗 《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一书在分析长江下游战前之形势,介绍敌方情况时,认为“叶开鑫部驻广德、宣城一带”(55)。《北伐战史》一书完全因袭此说,并附作《江右江左之役作战前敌我态势图》,将叶部驻地标于广德、宣城两地(56)。

叶开鑫部有没有驻扎过广德、宣城?

叶开鑫本为湘省实力派之一。1926年上半年,时任湘军第三师师长的叶开鑫,与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发生冲突。战争一开始,叶部在北军吴佩孚的支持下击败唐先智,唐为自存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援,国民革命军迅即开入湘境,由此拉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叶部追随吴佩孚,与北伐军对抗,节节失利,先由湘南退入长沙,再由长沙退至岳州。岳州之战失利后即由京口退往汉口。北伐军进入鄂境后,兵锋更锐,直薄武汉,叶部不得不由汉口经黄

冈退至武穴,至1926年9月下旬,又由武穴退集鄂东之黄梅、广济二县(57)。11月,国民革命军横扫鄂东,叶部退入安徽,所部第三师(师长邹鹏振)驻扎宿松、潜山、太湖一带,第五师(师长蒋助欧)驻扎潜山、怀宁一带,第八独立旅(旅长邹尧仁)、湘军总司令部、卫队营均驻安庆(58)。其饷械,宁孙承认大部,皖方亦予接济。1926年、1927年之交,叶部“有调防皖南郎溪、广德之讯,现已经南京会议决定,惟恐郎、广两县不敷驻扎,将益以宣城、宁国,至开拔等费,宁方允予筹给,已经解至安庆,叶开鑫已下令所部准备开拔”(59)。此次开拔系为援浙作准备,但由于浙江军事形势的瞬息万变及叶开鑫意图倒戈,暗中抵制,湘军郎、广之行并未成为事实。据《申报》1927年3月6日报道,“叶开鑫部屯扎潜山一带已有日矣,前次奉宁孙令开赴浙边,因故未出动,现拟开赴霍山、舒城。”又,天津《大公报》1927年3月1日发表《入皖客军之现状》,提及湘军时说:该军“入皖之初即分驻省垣及附近潜、太、怀、英等县,现驻省垣者为该军八旅邹尧仁及卫队、教导连、军乐连。其三师邹朋振、五师蒋锄欧两部则分往潜、太等处”。可见,迄1927年2月底,湘军驻地一直未有更动。3月初,北伐军逼近安庆,叶部经舒城、霍山开往六安,投靠驻扎此间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3月15日,该军军长柏文蔚自武穴将此情电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60)。至于叶部驻扎江南铜陵等地,系1927年5月之事,其时叶部早已投南,不属敌方了(61)。

江左江右诸役开始前敌方刘志陆所部与谢文炳、陈修爵两部属于两支不同的部队吗 关于这一问题,《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一书作如下陈述:“刘志陆所部第六十一师驻柘皋,第六十二师驻巢县,一部驻东关,第一百二十混成旅宫桥峰部驻含山,刘宝题部驻徽州,孙宗先全部及白俄一团驻当涂、采石矶、秣陵关一带,叶开鑫部驻广德、宣城一带,谢文炳、陈修爵两部驻南陵、宁国一带”(62),将刘志陆所部第61、62师与谢文炳、陈修爵两部视作完全不同的部队。《北伐战史》观点相同,并在附图《江右江左之役作战前敌我态势》中将刘部第61师、62师标在江北巢县等地,谢、陈两部标在江南南陵、宁国等处,又在所制《江左江右之役敌军作战兵力表》中“番号”栏并列“第六十一师”(“姓名”栏空)、“第六十二师”(“姓名”栏空)、“粤军残部”(“姓名”栏为“谢文炳”)、“粤军残部”(“姓名”栏为“陈修爵”)(62)。

江左江右诸役开始前刘志陆所部与谢文炳、陈修爵部,是不是两支不同的部队呢?

查刘志陆、谢文炳、陈修爵三人均为粤军将领,陈炯明部下。1922年6月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割据东江后,所部曾扩至七军,其中刘志陆任第二军军长,谢文炳任第三军第十师师长,陈修爵任第五军第十一师师长(63)。1925年下半年,国民革命军横扫东江,陈部粤军大部被消灭,少数退入福建,分别由刘志陆、谢文炳、陈修爵三人统领。北伐战争开始后,吴佩孚委刘志陆为讨贼第四军总司令,刘已思整师经赣入湘,不意北伐军很快攻入长沙,刘乃退入赣边。1926年9月,吴佩孚“将谢文炳部编为讨贼联军第一路,陈修爵部为第二路,均以刘氏为总指挥”,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前,刘氏业就总指挥职(64)。后来北伐军转入江西作战,刘部陈、谢两师不敌,先由赣东玉山进入浙西常山,1926年12月又由浙西常山辗转进入皖南绩、歙等县(65)。1927年1月初,刘志陆被张宗昌委为直鲁联军第十三军军长,组成部队即为谢、陈两部,其中谢任该军第61师师长,陈任第62师师长。不久部队北移至青阳、南陵、宣城等地,准备渡江北上开赴山东整编(66)。2月,陈部由青阳开往桐城,谢部开往无为、和县(67)。3月初,第61师谢文炳部开至全椒、柘皋等地,第62师陈修爵部集中巢县、东关一带,军长刘志陆驻巢县(68)。由此可见,将刘志陆部与谢文炳、陈修爵部视作隶属不同、驻地不同的两支部队显然不当。实际上,它们属于同一支部队。

蔡文彬反陈调元与陈调元被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孰先孰后 对此,《安徽现代史》一书认为:1927年春,陈调元在芜湖嘉许反对孙东云的军官(孙为第6师第12旅旅长,图谋夺取陈调元第6师师长职),“随即登舰开往安庆。此时,驻安庆的皖军第一混成旅的团长蔡文彬倒戈,旅长杨士荣被扣押,江岸上排列大炮,拟轰击陈调元之兵舰。陈遂返回大通,率其所部进攻安庆。蔡文彬以大敌将临,率部向七星关退去。陈遂率部进入安庆,勘定蔡之叛乱。不久,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即电令,任命陈调元为第三十七军军长。”(69)

此段陈述含糊、失误之处颇多。各事发生之具体时间如下:

1、孙东云被免职的时间。1927年1月中旬,第6师第12旅旅长毕化东辞职,遗缺经陈调元改委孙东云继任(70)。1927年3月初,鲁军开进当涂,孙东云摇摆不定,有投鲁倾向。陈调元接报后于3月5日将孙免职,孙当晚匆匆离芜(71)。

2、蔡文彬倒戈反陈的时间。蔡系驻安庆的皖军第一混成旅第42团团长,与旅长、陈调元亲信杨世荣矛盾甚深。1927年3月9日夜,他发动兵变,扣押安庆戒严司令杨世荣,宣布“自3月9日起与杨旅长脱离关系”,接管安庆城防,就任国民革命军第27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72)。

3、陈调元就任革命军军长的时间。1927年3月4日,陈调元在芜湖发出通电,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军长(73)。

4、陈调元解决蔡文彬的时间。蔡文彬发动兵变时,目标只有杨世荣、陈调元两人,其他人并不涉及,护理省长余谊密仍在省城办公。1927年3月10日及16日,陈调元自芜湖前往江西进谒蒋介石,两次途径安庆江面,均被拒绝登岸,陈亦无如之何,此时并未率兵进攻安庆。3月底,蒋介石下令蔡文彬旅开往六安,改隶第33军。该旅至集贤关后逗留不进,4月4日被第十军王天培部缴械(74)。4月2日,已进驻安庆的陈调元将城内未开拔之蔡旅余部缴械遣散(75)。

观此可知,陈调元就任革命军军长在先,蔡文彬反陈在后。

叶开鑫何时易帜 前已述及,1927年3月初,叶开鑫率所部离开安庆,北赴六安。叶开鑫何时易帜,加入革命军?史界现存两种说法:一为“1927年3月4日”说(76),一为“1927年5月18日”说(77)。此两说是否可信?先来看相关史实。

叶开鑫至迟在1926年12月10日,即已派员分向同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早期为湘军)、第六军(军长程潜,早期为湘军)接洽归诚问题,请予改编(78)。但因时势压迫及叶开鑫的动摇一直未成事实。1927年3月4日,安徽实力派陈调元、王普纷纷易帜,改隶国民革命军麾下,叶开鑫开赴六安后未能与陈、王同步行动,其原因即在于张宗昌的拉拢,叶开鑫一时无法下定决心(79)。结果受到国民革命军第33军暂编第一师师长袁家声与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马祥斌的监视,叶部蒋锄欧等高级将领被扣押。经过马祥斌等人反复忠告,叶开鑫终于于3月20日下定决心,于六安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军长职(80)。因此,叶开鑫易帜的时间应为1927年3月20日。

1927年3月郭沫若在安庆向李宗仁递交过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他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的任命状吗 对此,《李宗仁的一生》一书曾作如下叙述:1927年“3月18日,李宗仁由武汉乘船东下,抵达安庆。次日,武汉国民政府代表郭沫若、朱克靖便也接踵而至,并随身携来了委任状与大印一颗,以武汉国民政府名义委李宗仁以第七军军长身份兼安徽省政府主席,但李宗仁以‘政治非我所长’为借口,谢绝了武汉政府的此一任命”,“3月20日,在郭沫若等离去不久,蒋介石亲自从九江乘军舰来到安庆,同样带去了任命李为‘安徽省主席’的手令。当他得知李宗仁拒绝了武汉方面的委任后,大为满意。”(81)

郭沫若何时抵达安庆呢?1927年3月18日,郭沫若自九江致电武汉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称“弟本日十时向安庆出发”(82)。又据《晨报》报道:“十九日上午九时许,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总务科长辛焕文、代社会科长涂士渊等三十余人由九江乘汉阳小轮至皖。”(83)可见,郭抵达安庆的时间确如上书所述,为3月19日。

李宗仁抵达安庆又在何时呢?据《晨报》发表3月24日安庆通信,“第七军军长兼江左军总指挥李宗仁,原拟与蒋偕来,因在浔有耽搁未果成行,迨二十二日始乘鸿安公司之长安轮船至皖,各界人士亦有一度之欢迎”(84)。可见,李宗仁抵达安庆的时间并非3月18日,而应为3月22日。

武汉国民政府作出任命李宗仁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又在何日呢?1927年3月2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林祖涵提议:安徽省应有政治中心机关之必要,可否先指定数位同志商量组织安徽省政府办法。会议决议:指定林祖涵、吴玉章、徐谦三位同志先行研究后报告本会。3月2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举行第五次会议,在讨论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电请速派员莅皖组织临时省政府案时,会议认为:关于组织皖省府问题,已由本会指定之三委员商定一名单计九人,即李宗仁、光昇、常恒芳、朱蕴山、麦焕章、沈子修、李光炯、高语罕、朱克靖。决议:照名单通过,指定李宗仁为主席(85)。

至此上述问题已很明朗。武汉国民政府委任李宗仁为安徽省政府主席一事,发生于1927年3月25日,而郭沫若早在3月19日已赴安庆,他又怎么可能在安庆向李宗仁转达武汉国民政府之委任状与大印呢?尽管郭沫若至3月28日才离开安庆,此际李宗仁仍在安庆城内,但3月25日郭沫若与辛焕文同访李宗仁劝其反蒋,为李宗仁婉拒后,郭沫若倍感危险,即自26日起化装住于安庆城外,候船离开,终于于28日脱离危城(86),也就是说,在26日至28日两天时间里,他未再去拜访李宗仁。上述史实进一步排除了郭沫若在安庆向李宗仁亲递相关任命状与大印的可能性。

1927年3月中旬江左军控制了津浦南段及合肥、六安、蚌埠等城市吗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1927年3月中旬,江右军占领芜湖、当涂等地,打开了进入江苏的大门,“与此同时,由李宗仁指挥的江左军也推进到皖中,控制津浦南段及合肥、六安、蚌埠等城市”,从而“从皖北方向直接威胁南京”(87)。

1927年3月23日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以前,江左军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按照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关于肃清长江下游的作战部署,江左军由李宗仁担任总指挥,下辖第一纵队(由第七军李宗仁部组成)、第二纵队(由第十军王天培部组成)、第三纵队(由第十五军刘佐龙部组成),负责肃清长江左岸之敌,目标在攻占合肥、蚌埠、宿州,控制津浦路南线,以配合其他部队攻略南京。后因作战需要,加设第四纵队(由第三十三军柏文蔚部组成)。上述部队除柏文蔚部袁家声师驻豫鄂边境外,其他分布湖北武穴直至鄂西之广大地区。1月各部队接到指令后迅即动员,但因缺饷缺械,动作十分迟缓。1927年2月11日,李宗仁自汉口电告蒋介石:“职军一、二两团驻黄陂,三、四两团驻黄梅,十九、廿两团驻九江,余驻汉口”,“职军饷项本月只领五万,现桂滇战事已迫,无款解来接济,故向鄂东开拔集中极困难,非领到二、三十万不能开动”(88)。同日第十军副军长高冠吾自武昌亦致电蒋介石,报告所部第28、29两师虽已到达武汉,但自本月6日起“粒食俱无”,难以为继(89)。第四纵队袁家声部急欲摆脱河南四战之地,于2月启程回皖,经英山等处向皖中前进。至1927年3月14日,江左军各军位置如下:“第七军太湖、黄梅、武穴一带。第十军黄州、蕲水一带,第十五军先头达太湖,第三十三军英山、潜山前进中。”(90)此时距动员东征已有两月余之久。江左军迟迟其行引起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的担忧,3月16日,他致电蒋介石,称“东路、江右军已协同一致,向沪宁路一带进攻,惟江左、北路军似未能如计划进行。……第七军胡师,因给养不济中止。……不能如期集中,已可证明”(91)。他建议江左军除以一部向蚌埠挺进外,大部兼程取捷道向蚌埠以东铁道接近,以牵制南京北面之敌。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东路军、江右军疾逼南京,而江左军进军迟缓并未有所改观,3月22日,即国民革命军其他部队攻克南京的前一日,蒋介石致电邓演达,抱怨“江左军集中太缓”(92)。事实确是如此。同日江左军各部队的位置如下:总指挥部安庆,第一纵队太湖黄梅,第二纵队霍山、武穴,第四纵队英山、霍山,第三纵队仍在太湖(93),也就是说,至3月22日,江左军到达江北最远的地方止于霍山。此时江左军连合肥也未到达,遑论占领蚌埠、控制津浦线南段、威胁南京?前说之误已可概见。

注释:

①《陈紫枫先生行述》,作者不详,载台湾“国史馆”编:《国史馆现藏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第3辑,1990年印,第290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新闻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③中共安庆市委党史办公室编:《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安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④该书编委会:《安徽近现代史辞典》,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⑤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政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800页。光明甫即光昇。另,执行委员并非由上级党部指派,而应由所在党部之党员举行大会选举产生。

⑥《国民党第一百廿九次会议记》,《广州民国日报》1926年1月1日。

⑦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安徽地方史》第1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⑧《国民党皖省党部成立》,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2月27日。

⑨⑩中央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合编:《安徽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1册,1988年内部发行,第178、182页。

(1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40页。

(12)居正编:《清党实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辑总第26册,第220页。

(13)《援助京案,市民游行大示威》,芜湖《工商日报》1926年3月29日。

(14)《皖省筹饷运械忙》,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9月28日;《皖党军首义司令陈雷略历》,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9日。

(15)《中国共产党安徽地方史》第1卷,第81页。

(16)《国内专电·24日蚌埠电》,《申报》1926年7月25日;《地方通信》,《申报》1926年8月3日。

(17)《皖境太湖之扰攘》,天津《大公报》1926年11月25日。

(18)陈训正编:《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卷2,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9辑总第786册,第340页。

(19)台湾“国防部”史政局编:《北伐战史》(二)下,“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印,第601页。

(20)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4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年版,第545页。

(21)《皖军纷纷回防中》,天津《大公报》1926年11月22日;《蚌埠之留守司令》,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2月24日;《芜湖快信》,《申报》1926年12月19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7日。

(22)《皖垣设卫戍司令》,《申报》1926年12月19日。

(23)《皖军纷纷回防中》,天津《大公报》1926年11月22日。

(24)《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3日;《皖省江右军讯》,《申报》1927年3月16日。

(25)《公电》,上海《民国日报》1927年4月17日。

(26)中共芜湖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芜湖党史大事记》,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另:贺耀祖就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军长的时间为1927年3月26日。

(27)台湾“国史馆”编:《蒋中正总统档案目录》第1册“筹笔”,1998年印,第6页。

(28)《革命文献》第14辑,第547页。

(29)《直鲁军分运苏皖》,《申报》1927年3月6日。

(30)《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4日。

(31)《皖南客军云集》,《申报》1926年12月26日。

(32)《北伐密电抄稿拾存》,蒋介石复柏文蔚电,1927年2月6日,载周光培整理:《中华民国史史料三编》第54册,辽海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3)前引《北伐战史》(二)下,第648页;该书编委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十六军一至六月份)》,台湾所出,1977年版,第216页;杨天石主编:《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00页。

(34)《刘宝题在祁门就新编第三军长职》,《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2月17日。

(35)(47)(48)《安徽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1册,第77、77、97页。

(36)前引《北伐战史》(二)下,第605页。

(37)《皖北防军之调查》,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7日;《安庆快信》,《申报》1927年1月23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6日。

(38)《地方通信·当涂》,《申报》1927年2月14日。

(39)《蚌埠之留守司令》,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2月24日;《皖北防军之调查》,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7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6日。

(40)《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2日。

(41)《皖军防军之调查》,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7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0日。

(42)《皖北防军之调查》,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7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2日。

(43)《蚌陈军居然出发》,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9月8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13日。

(44)《蚌陈军居然出发》,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9月8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18日。

(45)《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2日;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14辑“北伐阵中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页。

(46)来新夏等著:《北洋军阀史》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0页。

(49)《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2月6日;《高世读下野》,《盛京时报》1927年2月25日。

(50)《党军治下之皖垣消息》,《申报》1927年3月12日。

(51)《党军治下之皖恒消息》,《申报》1927年3月12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0日。

(52)《安徽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1册,第97页。

(53)《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3日。

(54)《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6日。

(55)(62)陈训正编:《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392页。

(56)前引《北伐战史》(二)下,第640页。附图边有“民国十六年一月中旬”字样,表明时间应限定在1927年1月中旬以前。但在介绍敌方情况时,又提及鲁军进驻当涂之事,查鲁军进驻当涂发生于1927年3月3日,因此上述两书介绍敌方情况的下限应为1927年3月初。

(57)《叶开鑫残部退集黄广之现状》,长沙《大公报》1926年9月29日。

(58)《寄人篱下之叶军》,长沙《大公报》1926年12月26日;《皖南客军云集》,《申报》1926年12月26日;《高世读下野》,《盛京时报》1927年2月25日。

(59)《皖省客军之调动》,《申报》1927年1月6日。

(60)《北伐阵中日记》,《近代稗海》第14辑,第213页。

(61)《皖垣军政要讯》,上海《民国日报》1927年5月13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5月3日。

(62)《北伐战史》(二)下,第640-643页。

(63)文公直编:《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第2编“军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4辑总第639册,第351-353页。

(64)《赣战开始中之刘志陆部》,《申报》1926年9月17日。

(65)《刘志陆部由浙入皖》,《申报》1926年12月7日;《芜湖快信》,《申报》1926年12月23日;《皖南兵祸一斑》,天津《大公报》1926年12月25日。

(66)《皖省客军之调动》,《申报》1927年1月6日;《张宗昌已赴北京》,《申报》1927年1月8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27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4日。其中最后一条材料明确提到谢担任第13军第61师师长。

(67)《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2月6日;《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4日。

(68)《地方通信·全椒》,《申报》1927年3月4日;《地方通信·合肥》,《申报》1927年3月27日;《北伐阵中日记》,载《近代稗海》第14辑,第203页。

(69)戴惠珍等著:《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70)《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1月18日。

(71)《芜湖快信》,《申报》1927年3月10日。

(72)《皖垣又起纷扰》,《申报》1927年3月17日。

(73)《皖局发生变化后》,《申报》1927年3月9日;《皖局变化中之陈余态度》,《申报》1927年3月10日。

(74)《皖闻纪要》,《申报》1927年4月13日。

(75)《陈调元解散蔡文彬旅》,《申报》1927年4月9日。

(76)《北伐战史》(二)下,第648页;杨天石主编:《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第202页;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5页。

(77)《革命文献》第14辑,第548页。

(78)二档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839页。

(79)《直鲁军尚继续南下》,《申报》1927年3月8日;《南京快信》,《申报》1927年3月16日。

(80)《叶开鑫归皖陈节制》,天津《大公报》1927年3月

24日;《北伐阵中日记》,载《近代稗海》第14辑,第213-214、224、228、230页。

(81)申晓云、李静之著:《李宗仁的一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82)《郭副主任出发安庆》,《湖南民报》1927年3月24日。

(83)《蒋介石抵皖与各界》,《晨报》1927年4月12日。

(84)《安庆党争亦烈》,《晨报》1927年4月14日。

(85)二档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下册,第980、983页。

(86)郭沫若:《脱离蒋介石以后》,1927年4月作,载中共安庆市委党史办公室编:《安庆三二三事变资料选编》,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77-82页。

(87)杨天石主编:《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第203页。

(88)(89)《中华民国史史料三编》第54册,第234、229页。

(90)(91)(93)《北伐阵中日记》,前引《近代稗海》第14辑,第206、211、227页。

(92)《蒋中正总统事略稿本》“1927年3月22日”条,转引自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武汉国民政府史料》,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该书中有“江右军集中太缓”一句,江右军实为江左军之误。

标签:;  ;  ;  ;  ;  ;  ;  ;  ;  ;  ;  

革命时期安徽的几个历史问题_陈调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