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涛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当中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放疗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选择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措施进行护理,同时选择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患者选择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心理质量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态,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临床路径;头颈部肿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07-02

放射治疗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文献研究认为在对患者进行头颈部肿瘤放疗治疗的时候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8%,甚至能够达到20%[1]。但是对于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的时候在杀灭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口腔黏膜和患者的下颌骨等相关器官产生一定的损伤。在放疗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这时患者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疼痛。本研究基于此分析临床路径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护理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本研究选择51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25,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6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2.4±11.5)岁;本研究选择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4,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50.6±12.4)岁。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种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因为本研究篇幅有限,不进行详细的赘述。对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临床路径制定:科室需要通过护士长、护理组长和高级责任护士等共同组成临床路径健康小组。根据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并且参照放射治疗的常规护理情况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生理情况和社会文化情况,并且对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度和需求进行了解。其主要内容必须包含有对患者的入院指导和检验情况[2]。

(2)临床路径执行:选择采用宣传单和手册等各种方式图文并茂地对于所有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了解放射治疗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由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高级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集体的健康教育,并且做好放疗前的健康教育的评估,定期的对患者播放一些健康教育的视频,并通过真人示范相关的舌部运动、张口运动、咀嚼肌运动、颈部运动、吞咽运动等,做好对患者的局部按摩[3]。

(3)临床路径的实施:患者在入院以后就进行临床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责任护士直接的接待,并且对患者进行评估。选择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单为患者和患者家属简单的介绍路径表当中的相关内容和作用。责任护士每天需要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从患者在入院第一天就开始对患者的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宣传,了解相关的作息时间,并且保证患者能够对于自己的物品进行妥善的保管,为患者介绍相关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在患者入院第二天到第四天需要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查,并且将相关结果反馈给患者,为患者积极地提供饮食指导。在放疗之后的第一天对患者进行相关放疗知识的宣教,比如说可以保证患者口腔的卫生,促进患者局部按摩,对于患者放射区的皮肤进行保护。在放疗结束第二天,对患者对于放疗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每天对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放射野皮肤的相关情况,确保相关责任能够落实到位。而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士每周都要进行相关措施的落实,并根据在护理干预过程当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做好反馈工作,定期召开分析大会,总结相关问题,并且持续进行改进。

1.3 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结束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干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态越差,同时选择采用SAS评分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价,患者分数越高表示或者疼痛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研究所有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检验,采用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数据之间选择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心理质量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所示。

3.结论

本研究主要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从结果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优于对照组,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所取得的价值。综上所述,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态,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素霞,陈雪丽,麦北梅.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099-1100.

[2]吴沙.探讨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6):1149+1152.

[3]曹芳,赵建蓉.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55-156.

论文作者:周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