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_投资论文

2007年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高速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速发展论文,年中论文,创业投资论文,私募论文,股权投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投市场再触新高

中外创投募资再破纪录新型基金注入新鲜活力

2007年,活跃在中国内地的中外创投机构又创出新的募资记录,新募集基金58支,共募集资金54.85亿美元。虽然受到“10号文”影响,海外“红筹上市”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但这并未能阻止海外资金大批进军中国创投市场,如赛富一举募集了规模达11.00亿美元的“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第三期(SAIF PartnersⅢ)”。本土创投机构也在创投政策转好的环境下积极募集了32支新基金,其中包括多支“信托制”基金和“有限合伙制”基金。这些新型基金依据“信托新政”和新修改的《合伙企业法》设立,既增加了民间资本进入创投市场的渠道,也丰富了我国创投机构的管理模式,意义深远。此外,外资创投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募集人民币基金,这意味着外资创投开始探索不同于传统的“两头在外”的新投资模式。

图1 中国创业投资市场2002年至2007年募资情况比较

资料来源: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数据库

IT行业投资占比下降传统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热点

从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广义IT行业投资案例数达到202个,投资额13.83亿美元,仍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但从投资占比情况来看,广义IT行业投资案例数占投资总数的45.9%,投资金额占42.6%,已双双跌破五成,而此前这些数字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与此相应的是,本年度传统行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占比有了明显提升,机械制造、媒体、教育与培训、娱乐业等成为创投机构新的投资热点,而以往较少受到关注的农业、餐饮、食品和饮料等行业本年度也有投资案例发生。可见,我国创投投资的行业分布正日渐趋向多元化,非TMT行业越来越多地受到创投机构的欢迎。

北京、上海投资过半地域分布呈现“三级梯队”

在投资地区分布方面,我国创投投资呈现出“三级梯队”的格局。和2006年相同,北京和上海仍高居各地区投资总量前两名。两地投资案例数量合计228个,占投资总数的51.8%;投资金额合计19.5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60.0%,是我国创投投资的“第一梯队”地区;江苏、深圳、广东和浙江的投资案例数都在10个以上,投资金额也均超过1.00亿美元,四地形成了我国创投投资的“第二梯队”地区;其余获得投资的17个地区投资数均少于10个,投资金额也未超过7,000万美元,是我国创投投资的“第三梯队”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除北京、上海外,其余两个“梯队”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2006年辽宁的投资额就高于江苏。同时,北京、上海的投资占比也有略微下降,创投投资向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等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地区的扩散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中。

初创期投资占比回落,扩张期投资增长显著

从投资阶段上比较,本年度创投投资在各投资阶段的分布格局与2006年相差不大。其中,初创期投资案例数仍然最多,达到184个,占了本年度投资总数的41.8%,但相比2006年51.5%的占比有所回落。扩张期在投资金额上也仍然领先于其他各个投资阶段,15.91亿美元的投资金额占了本年度投资总额的49.0%。成熟期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仍少于初创期和扩张期,但其平均投资额则高于两者。

退出市场保持活跃,国内资本市场大放异彩

2007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在退出方面保持活跃,共发生142起退出交易,比2006年多了42起。从退出交易的行业分布来看,广义IT行业仍以58笔退出占据各行业之首,但传统行业则以47笔退出,缩小了与广义IT行业的差距。在退出方式方面,本年度有100笔IPO退出交易发生,可见2007年资本市场的繁荣也为创投机构带来了丰厚的退出回报。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100笔退出交易中有42笔发生在深圳中小板,有1笔发生在上海证交所,两者合计占本年度IPO退出笔数接近一半。而从退出的企业来看,本年度共有53家创投支持的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其中28家是在深圳中小板和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可见,国内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创投机构的主要退出渠道。

2007成中国企业融资年

2007年可谓中国企业的融资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融资额超过千亿美元。根据清科集团《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年共有24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1,048.34亿美元;其中118家企业在境外九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97.4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吸引了124家企业上市,融资额达650.89亿美元。

2007年上市的242家中国企业中有约40%的企业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融资总计340.53亿美元,占全年融资总额的32.5%。其中海外市场上市61家,融资149.53亿美元;境内市场上市33家,融资191.00亿美元。

海外上市脚步不停,融资版图不断扩大

2007年全年共有118家中国企业在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新加坡创业板、伦敦AIM、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韩国创业板九个海外市场上市,筹集资金合计397.45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3.37亿美元。

从上市数量方面看,2007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呈逐季上升的状态,平均每季度增加11个上市案例,全年实现了118家企业的海外上市,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32家,较2005年则增加了37家。

从融资额方面看,2007年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额相比上年减少了42.53亿美元,但是考虑到2007年没有出现像2006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超级大盘股(此两家企业合计融资272.45亿美元,占2006年全年融资总额的61.9%),如果去除这两个特殊的上市案例对2006年数据的影响,2007年的融资额实际上比2006年有所上升。而相较2005年全年204.90亿美元的融资额而言,2007年则增长了近一倍。

纵观全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仍然保持着上升的势头,海外九个市场在2007年均吸收了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其上市。除了香港主板之外,其他八个市场的中国上市企业融资额与2006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的表现尤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创业板和韩国创业板均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填补了空白,中国企业的融资版图得以扩大。

从海外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除其他高科技比2006年减少了1家上市企业外,其他各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均有大幅增长。融资额方面,除了服务业较2006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传统行业企业依然是海外上市的领头军,融资额和上市数量均居首位,同时,广义IT、其他高科技和生技/健康行业的比重也在稳步增加。

境内上市全面爆发融资功能超越境外

在经过了2006年一系列的股权分置改革,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出台之后,2007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出现爆发性增长:2007年全年共有124家企业在中国境内两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650.89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5.25亿美元。与境外上市相比,境内上市企业数量超过境外市场6家,融资额更高出253.45亿美元。

2007年中国股市承接了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等大盘股的落户,124家企业中融资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案例有14个,融资合计561.41亿美元,占2007年境内融资总额的86.3%,A股的融资潜力在2007年全面展现。与2006年相比,2007年的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59家,增长率为90.8%;融资额增加了479.76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80.3%。

从境内新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与2006年相比,除其他高科技行业外,其他四个行业企业均有大幅增长:传统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38家,融资额增长了240.91亿美元;服务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12家,融资额增长了231.13亿美元;广义IT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融资额增长了6.77亿美元;其他高科技上市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4家,但融资额增长了5,042.80万美元;生技/健康行业在2007年也有大幅增长,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3家,融资额增长了4,488.34万美元。

IPO退出“本土化”,境内退出首超境外

2007年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融资年,更是中国创业企业的融资年,全年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出现飞跃式的增长:2007年全年共有94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达340.53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全年融资总额的32.5%。

其中,海外上市61家,比2006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2004年以来的峰值;但61家上市企业的融资额仅为149.53亿美元,未及2006年的一半。2007年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一直保持高数量低融资规模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本年海外上市的主力军是一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2007年退出本土化从趋势转变为现实。一方面,境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为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2007年境内股市高度活跃的市场状态也为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提供了令人垂涎的较高回报。2007年全年有33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超过2006年的三倍,融资191.0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令人咋舌的6,288.5%,更是首次超过海外市场41.47亿美元。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境内退出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不仅是中国股市日益成熟完善的标志,也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中国创投和私募股权机构的投资硕果。

私募股权市场保持活跃

2007年共有64支可投资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资金355.84亿美元,较2006年的141.96亿美元增长150.7%。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共投资了177个案例,整体投资规模达到128.18亿美元。

图4 2006~2007年私募股权投资总量对比

资料来源: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数据库

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额增长并购基金募资最为抢眼

2007年,亚洲(包含中国内地)的基金募资增长迅速,全年呈现先降后升势态,尤其是下半年增长迅速,较上半年增长65.9%。2007年全年共有64支新的私募股权基金成立,较2006年的40支上升了60.0%;募资金额高达355.84亿美元。

针对亚洲的并购基金募资最为抢眼,共有18支并购基金成立,比2006年的8支增长了125.0%;募集资金156.71亿美元,较2006年的64.40亿美元增长了143.3%。其中,KKR投资于亚洲的并购基金募资高达40亿美元,厚朴基金、摩根士丹利亚洲收购基金等募资也都在十亿美元以上。另有23支成长基金完成募资,86.95亿美元的募资金额占总募资额的24.4%。

人民币股权基金扮演重要角色,本土基金加速设立

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2007年9月1日新合伙企业法的实施,所引入的有限合伙方式为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07年,共有12支本土新私募股权基金成立,而2006年仅有6支本土私募股权基金成立;2007年12支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共募集37.30亿美元,比2006年的15.17亿美元增长了145.9%。

继2006年底中国第一只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获准成立后,2007年,第二批五只总规模560亿人民币的产业基金获准筹备设立。接着又有广东核电新能源基金、上海金融基金、山西能源基金、四川绵阳高科基金,以及中新高科产业投资基金五只产业基金获批。

另外,券商直投基金也开闸放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中信证券设立的直接投资公司获得批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

投资案例数量增多,传统行业依旧领跑

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十分活跃,呈持续增长态势,全年共有177个投资案例,资总额为128.18亿美元。数据显示,除了一直活跃在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基金外,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的私募股权活动;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在不断壮大,随着他们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作与竞争的增多,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将更显活跃。

2007年,传统行业依旧是私募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无论是从投资案例数量方面还是从投资金额方面来说,对传统行业的投资都居首位。该年度传统行业共发生88起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该行业投资总金额达83.29亿美元,占全年总投资额的65.0%。

图5 投资策略分布(按案例数量,个)

图6 投资策略分布(按投资金额,US$M)

资料来源: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数据库

图7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

资料来源:清科—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数据库

投资策略多样化,过桥资金和PIPE类案例数增多

2007年,从私募股权投资策略来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变化显著,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一方面,过桥资金和PIPE类投资案例数增多。2007年过桥资金投资案例为22起,而2006年过桥资金投资案仅有11起,增长率达100.0%;2007年过桥资金投资案例占全年投资案例数的12.4%,而2006年此比例为8.5%,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凯雷投资开元集团,美林等投资广州恒大集团等投资额都在数亿美元以上,这些投资案例都是采用过桥资本投资策略。2007年PIPE投资案例为22起,较2006年增长15.8%。

另一方面,2007年中国市场还出现了夹层资本投资策略和重振资本投资策略。2007年共发生夹层资本投资案例9起,共投资8.43亿美元,占全年募资总额的6.6%;发生重振资本投资1起,投资额为6.00亿美元。

年度退出案例快速增长,IPO方式退出仍是主流

2007年共发生94笔退出交易,其中以IPO方式退出的案例笔数为79笔,占2007年总退出笔数的84.0%。2007年,上市后股份减持的退出数量有9起,股权转让(财务投资者将股份转让给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数量有5起,以并购方式退出(M&A,财务投资者将股份转让给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仅有1起。

标签:;  ;  ;  ;  ;  ;  ;  ;  ;  ;  ;  ;  

2007年我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