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顺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在民用建筑中,进行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北方的一些寒冷地区,其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往往能够直接关系到该建筑的质量、能耗与安全方面。本文就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以及设计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052-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建筑能耗所占比例也提升到了总能耗的30%左右。而随着新版《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使得建筑已经从低层次的、解决人居住问题朝着高层次的,以绿色生态建筑为主的发展趋势。而为了充分降低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之中的能耗损失,就需要在进行建筑生产的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利用建筑保温材料,并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来达到有效降低围护结构热损失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的达到建筑节能。
1.建筑物的传热机理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两者介质之间存在着温差,就会产生热传递,其热能也会从温度较高的介质中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介质里。一般情况下,该热传递的现象能够分为热传导、热辐射以及热对流这三种。在一些保温材料中,其热辐射与热对流所占据的比例非常小,因此可以在进行热传递的过程之中,只需要考虑到热传导这一种传热方式。
在介质之中存在的热传导一般分为了吸热、传热与放热这三个阶段。在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吸热指的是该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能够从温度较高的室内进行热量的戏曲,传热指的是热量在该建筑围护结构内部温度较高的一侧朝着外部外部较低的一侧进行传递的这一过程,放热则指的是该建筑围护结构的外侧朝着室外空间进行热量释放的过程。
2.建筑围护结构实现保温的技术原理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借助于多种建筑材料来构筑的,对于不同的建筑材料而言,也具备着不同的热传递性能,比如说材料的热物理特性、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以及热阻等参数等。而在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让该围护结构拥有良好的保温特性,就需要在选用一些热阻较高的建筑材料来提升整个围护结构的热阻,也就是进一步加强该建筑物的保温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采用热阻较高的建筑材料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其围护结构的厚度来达到减少该建筑物热量损失的目的。
3.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时实现保温的技术设计
3.1 外墙结构的保温设计
在现阶段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有着外保温、内保温以及内外混合保温这三种外墙的保温设计方法。
其中外保温设计指的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在该建筑外墙的外侧设置一层相对独立的保温隔热体系,从而使得该建筑整体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保温隔热效能。但是该层体系一般是从建筑的外侧来包裹住整个主体结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有效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是可以在应力方面进行保护,外界的温度变化势必会引起建筑的热胀冷缩,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建筑出现结构变形等情况,但借助于外保温系统的建立也能够有效缓冲因为温度而导致的建筑物主体出现变形;第二方面则是在气候破坏方面,在寒冷天气中,雨雪的冲刷、液体的冻融以及气候的干湿,也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主体的使用性能,这也就需要借助于外保温系统来有效防止建筑物受到这些恶劣气候的破坏;三是在侵蚀破坏方面,空气之中的酸性气体,太阳的强紫外线往往都会对围护结构造成一定的侵蚀破坏,而借助于外墙保温系统则能够很好的遮挡这些外在因素对于墙体的侵蚀。
内保温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外墙结构靠室内的一侧,并具备着施工简单快捷等优点,其施工方式也相对比较成熟,并且有着一套固定的施工与检验标准。但是内保温系统其适用性有着一定的缺陷,并且会因为内墙、外墙以及保温层位置出现的热桥,使得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保温效应得到下降,设置会有这保温层开裂这一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借助于室内保温系统对于室内的结构也有着一定影响,而且在对于一些室内空间有限、或者二次装修要求很高的建筑商无法使用。
在建筑物的外墙结构设计时,其内外混合式的保温设计往往具备着更高的适应性。但是在采用这种外墙的保温设计时,其具体的施工方案通常需要根据该建筑围护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也需要根据该外墙的具体特征来进行内保温或者外保温的合理选择,并在此技术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搭配。虽然该保温方式能够拥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并且有效的消除掉热桥危害。但是借助于该保温方式对于外墙围护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危害性,并且会给该外墙围护施加一定的应力,这就会导致外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并扩展为裂缝,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3.2 进行门窗的保温设计
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在门窗位置的能耗散失是非常严重的,通常情况下,在门窗部位所产生的传热损失能够达到该建筑物总比例的三分之一。但是在门窗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顾及到通风、采光、日照等一系列的设计要求,这也就与保温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因此在进行门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设计中来寻找好双方的平衡点,也就是说,在进行门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尽量不超过上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来使得外门窗的洞口面积越小越好,其气密封则应当尽可能的高,这样才能够将该建筑围护结构中冷空气的渗透控制在最低程度。此外,在进行门窗材料与型号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当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有着良好保温性能与隔热效果的门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门窗自身的保温性能,还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门窗结构散热过快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保温设计效果。
3.3 屋面结构中的保温设计
屋面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部分,该结构一方面对自重有着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拥有良好的防水性,这也就使得其保温设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针对屋面结构进行防水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上述的因素,并需要选择一些密度较小、导热系数低的系列,来控制该屋面结构的重点以及厚度。此次,在屋面结构中所应用的保温材料应当具备良好的隔水性,否则在遇到强降雨的环境下,保温层就会被迫大量吸水,并使其保温效果得到大幅度降低。就现有技术水平来看,在纹面结构设计过程中常用的保温技术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借助具有憎水性的碰撞珍珠来进行保温;第二种是借助于硬质发泡型聚氨酯来进行保温处理与防水处理,第三种则是借助于在屋面上粘贴保温板来进行保温工作。在进行保温板的粘贴过程中,应当将其粘贴在屋面的找平层,并使用与粘胶混合的聚合物砂浆作为粘贴剂。而在选用保温板进行粘贴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该种保温技术并不具备有防水与隔水性能,这就要求借助于第三种方式来进行保温处理时,需要在完工之后进行节点的处理,并在此进行屋面防水层的添加。
4.结语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一个优秀的保温设计不仅能够降低该建筑的能耗,还能够有效提升该建筑主体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并需要借助于创新材料、强化设计等方式来是我国建筑的保温技术再上一个台阶,从而提升我国的整体环保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明.杭州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与建筑能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03).
[2]朱文月.建筑围护结构墙体保温节能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12).
论文作者:何贵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外墙论文; 屋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门窗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