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论文_敖雪

强迫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论文_敖雪

齐齐哈尔市民康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232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强迫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为治疗强迫症患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将民医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 Y-BOC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84.4%,高于对照组 59.4%,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3.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 8 周、12周。观察组的 Y-BOC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并降低 Y - BOCS 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迫症患者;优质护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43-01

强迫症患者临床具有反复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的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折磨。强迫症年发生率达 2.5%,1/2 强迫症患者有自杀念头,3/4 强迫症患者伴自尊心下降。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对缓解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是躯体的健康,而是身心俱健,这也对于医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析了该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 2013 年 5 月-2015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64 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8 例,女 26 例,年龄19-63 岁,平均年龄(31.4±1.35)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4.7±0.4)年,强迫量表评分(Y-BOCS)平均评分为(25.4±1.2)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 例,其中观察组男 20 例,女 12 例,年龄 20-63 岁,平均年龄(32.5±1.5)岁,病程 1-9 年,平均病程(3.9±0.3)年,强迫量表评分(Y-BOCS)平均评分为(26.4±1.58)分;对照组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 19-61 岁,平均年龄(31.9±1.78)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4.5±0.8)年,强迫量表评分(Y-BOCS)平均评分为(25.3±1.46)分。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符合“强迫症”的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楚,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其他严重精神疾患,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药物及酒精依赖史;(4)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排除有严重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内的患者,排除有药物和酒精依赖史的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强迫量表评分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睡眠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方案:成立优质护理小组,树立优质护理的观念,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实施办法和监督方法,为患者提请全面、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的强迫症特点,帮助病人找到自身性格上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完善人格的具体方法,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重视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在已有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细化护理流程,在责任制护理服务模式下,依据强迫症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无缝隙基础护理服务,如针对有洁癖患者,在对其进行认真评估洗涤处皮肤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每日进行皮肤护理,同时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尽可能避免其在有水的地方停留过长的时间,以尽量减少患者洗涤次数和时间加强心理干预对治疗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认知,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消除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做到对强迫症患者的对症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于有反复洗涤皮肤倾向的患者,要加强对患者洗涤出皮肤损伤程度的关注和计量,在睡前为患者的损伤性皮肤涂抹护手霜,指导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避免患者身处有水的环境,通过食物营养提高患者皮肤的抵抗力。对于症状比较顽固的患者,可以限定患者的活动范围。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护理后 8 周、护理后 12 周的 Y-BOCS 评分。疗效评价标准:治愈:Y-BOCS 评分变化≥50%,进步:Y-BOCS 评分变化≥20%;无效:Y-BOCS 评分变化<20%。有效率=治愈率+进步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84.4%,高于对照组59.4%,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时间 Y-BOC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 Y-BO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 8 周、12 周。观察组的Y-BOC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强迫性精神疾病的几率也在随之增加。据相关统计学显示:我国目前强迫症患者约有1000万左右其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且男性较为多见,现今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甚理想。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本病发病多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故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通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解除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应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有所裨益,优质护理服务即是基于此而开展,不仅重视本病的基础护理,针对强迫症患者容易陷于强迫思维、行为而不能自制的情况,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从强迫症状中解脱出来,更利于症状的改善,且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系统化症状评估、细致化心理护理、针对性认知教育、康复训练及安全护理等为手段,施以系统化、高效性、科学性、全面性护理干预。系统化症状评估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细致化心理护理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拉近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性认知教育是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转变患者认知模式的重要过程;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强迫行为,增强患者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安全护理有助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卢怀云,梁俊平 . 强迫症 22 例心理护理 .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26-27.

[2]刘恩益,黄雄,刘玉平,等 . 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8):933-934.

[3]周桂波 .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93-94.

论文作者:敖雪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强迫症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论文_敖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