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的涵义及实施
□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宋鹏
传统的预设性教学把师生关系简单地看作是单向的传授与接收的关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沉闷,缺乏生气与活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学者们在批判传统教学这一弊端的基础上,倡导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它能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断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新生成的教学内容作为新的教学生长点和教育契机,教师灵活地掌握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局面。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施与教学目标之间总是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评价,才能不断缩小鸿沟。生成性教学的实施主要提供的是基本的教学建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学只注重教学的预设性,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生成性的特点,而随着生成性教学的提出,课程又出现了刻意追求、为了生成而生成的现象,这两种较为极端的做法都违背了教学的本质。前一种不知生成是什么,所以很难做到生成性教学,第二种对生成性教学不得其旨,因此容易跟风随大流,随意、刻意生成。基于此,讨论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并给予实施建议,对于纠正当前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迁回后的察哈尔蒙古人仍被编为一苏木,在坤都山一带过冬,噶吉尔墩地方过夏。每一苏木由一名副总管负责管理。[注]加·奥其尔巴特、吐娜等著:《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史》第十五章第一节“一苏木察哈尔的戍边”,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7页。察哈尔一苏木蒙古人继续坚守着卡伦、台站的驻防任务,从而为新疆西北边疆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一、生成性教学的涵义
关于生成性教学,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动词理解,认为生成是一个过程,认为教学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二是作为名词理解,即生成了什么,指向一种结果、一种存在物,也就是生成性资源。生成性思维主要是指那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生成而不是在其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所看到的一种教学形态。
师生观的转变,敦促教师的角色也相应转变,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倾听者、指导者。所谓对话的倾听者,并不是指教师从此不再言说,而是在于说明教师不再是教学话语的垄断者,他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并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与指导而不是任意地打断学生的谈话或武断地发表意见。一个人倾听另一个人的讲话并作出反应,对于建立相互间的满意关系,并进行有效的交流起关键作用。当听话者迅速作出判断而不是虚心倾听时,他经常迫使说话者在继续交谈中处处设防。当持有不同意见时,特别是这种不同意见来自像教师这样的权威人物时,交流就容易中断或突然停止。教学活动中的对话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互相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乐于交流、勇于提出问题,这样在对话中生成,学生在对话中不断成长。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预设,把课堂四十分钟每个时间点要讲什么知识点、开展什么教学活动布置的井井有条,诚然体现出满堂灌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课堂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易理解、理解了也难以消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更是难以下手,合理的教学活动要求有教有学,教学合一。传统的学习文化所秉承的是二元论的价值观,知识被看做是独立于认知而存在的客体,学习者被看做是技术性的可控的存在物。相应地学习就是对确定性的外部知识的寻求和把握。现代知识观,知识被看做是个体创造的关于世界的意义,学习者被看做是实践性自由存在。生成性教学秉持当代知识观,承认个体对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哪一种知识的客观性是绝对的,不需要进一步质疑的,所有的知识都只是个体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知识的产生受社会价值需要等多方面的指引,是个体在其特定的环境中不断生成的认识,个体不仅是知识的享用者,而且是文化和知识的创造者,这就是生成性教学的知识观。因此,留白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让所学知识为己所用。教学中的生成可以根据预设与否分为预设内的生成和预设外的生成,两者交织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内的生成指的是生成的教学情况在教师的预料当中,因为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出现更多的是预设外的生成,应对预设外的生成更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
二、生成性教学的实施
教育现实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或是教育理念的指导错误或是实践操作的不当或兼而有之。要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改变当今的课堂教学现状,必须以适合的教学理念和可行的教学方法相统一。生成性教学理念指导下,怎样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呢?
2.对话中生成。教学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对话的深入与否,对话其实就是语言的相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也在不断地进行对话,但对话多半是教师占主导,掌握话语权,学生更多的像一个聆听者。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说:“讲解(教师是讲解人)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尤为槽糕的是,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今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下,这种教育方式已不合时宜。
我感觉坐着有些不舒服,大概是座椅有些硬或是坐姿不自然吧。或许不是座椅或坐姿的问题,而是我根本不习惯在她身旁坐着。
1.预设的留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相互影响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创生;一般是先有预设再有生成。预设合理,生成的质量就高,生成的资源就丰富;而丰富的生成资源,又会给预设提供进一步预设的可能。生成在预设中前进,预设在生成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预设与生成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预设的留白是为了更好地生成,而弄明白为什么留白、应该怎样留白、在什么地方留白才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地指导。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现代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师生动态生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生成性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而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知识观和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理念。生成性教学倡导: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更是要引导学生获得适应这变化的社会需要的能力,能够在未来中不断创造知识,成就自身。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从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活动过程;而后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教师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关注的重心转向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促使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三者之间迸发出的即时生成教学资源。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preference of sunscreen products 6 38
3.情境中创生。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文化背景之中。知识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中,是人类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特定的情境,知识就成了文字符号,没有了任何存在的意义。陌生而新奇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根据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的变化,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丰富认知,促进生成。
对照组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指甲修理,避免患者把皮肤抓伤,并多采用热肥皂水对皮肤患处进行烫洗;二是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了解患者是否对正在服用的药物过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报告给主治医生,并及时给予处理;三是及时更换患者的脏衣物和床单,叮嘱患者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四是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禁止患者进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类、菌类食物。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生成,这一过程主要是师生通过想象,共同创设一个符合教学的情景。例如,在讲述写景类的课文时,有些情境是学生见所未见的,这时教师通过优美的词句描述,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共同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学习的虚拟情境。学生的想象力总能出乎老师的意料,让情境锦上添花。在步入情境时,学生不是被迫地参与到情境中去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情境中,体会到身处情境之中的愉悦,能够在情境中畅所欲言,当大家都参与进来了,生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不再面对那些冷冰冰的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身处于接近真实、自然的情景中。因为它只存在于身处情境的学生的脑海中。当学生面对的是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他们只能被动接受,而他们身处陌生而又五彩缤纷的情景中时,他们也许会有所迷惑,从而思考以及交流表达,极大地促进生成。
标签:生成性教学论文; 知识观论文; 生成性思维论文; 动态生成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