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论文_黄秀清

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论文_黄秀清

浙江省温州大学茶山附属实验中学(原茶山中学) 325003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普遍存在的误区,着重从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留足探究的时间、掌控探究活动及巧用接受性学习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解决相应误区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误区对策

初中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既非一般意义下的活动课,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它指的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进行数学教育和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对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特征等问题把握不准,在初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值得我们老师去关注和反思。

一、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普遍存在的误区

1.直接感知教材,为了探究而探究。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在设计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时,往往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仅仅简单地把教材中的具体材料作为现成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加以探究,这应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再现。

2.流于探究形式,轻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于是,教师恐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都十分注重在课堂上组织探索性活动。然而,在新课改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凡是遇到探究活动,总是先由教师抛出预设好的问题一二三,然后安排前后座位的四个同学立即训练有素地围成一圈,热热闹闹地开展所谓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期间,教师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合适,问题是否有讨论的必要,所花时间多少才算合理,上课时俨然节目主持人的角色,陶醉在自己创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没过几分钟,教师一拍手,学生的讨论就戛然而止,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讨论是否已经结束,接着就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讨论情况。这样的讨论,看似热热闹闹,但在其轰轰烈烈的外表下往往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追求,是忽视探究实效性的突出表现。

3.曲解探究含义,忽视教师的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负担起管理和调控的职责。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却存在一些与此不和谐的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出发点是对的,总是设想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在课堂上又怕学生不能探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在组织探究学习之前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路标,当学生在解决问题途中走弯路或迷路时,马上予以暗示或提醒。更有甚者,竟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准备好了诸如学具、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一切内容,给人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这种做法,究其实质是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歪曲理解,极大地忽视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二、走出“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普遍存在的误区”的策略

1.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使探究“水到渠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其经常处于探究的冲动之中。具体地说,即要求教师以问题为教学的出发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利用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最终使探究活动达到“水到渠成”之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误区1中的例题为例,如果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则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先提出探究问题,即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2x3·3x2。学生中易出现两种答案:2x3·3x2=6x5,2x3·3x2=6x6。谁是谁非?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纷纷计算、猜测、讨论,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办法。这样,教师由计算2x3·3x2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点(如多项式乘法、有理数乘法、有理数乘方等)与当前的课题(单项式乘法)之间的认知冲突,不但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还为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指明了方向,并与以后的单项式乘法联系在一起,构建了整节教材的知识探究脉络。

2.留足探究的时间——使探究“以生为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讲的支配时间其实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自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作保证,让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否则就是“海市蜃楼”,不过是头脑中的想象而已。诸如那种没过几分钟就喊停,或一节课组织好几个探究性问题的现象,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只有留足探究时间,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优势,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最终实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时,我们都知道,在小学,数学加法满足交换律,如有5+3.5=3.5+5;还满足结合律,如有(5+3.5)+2.5=5+(2.5+3.5)。那么,引进了负数以后,这些运算律是否成立呢?也就是说上面两个等式中,将5、3.5、2.5换成任意的有理数,是否仍然成立呢?

为此,老师先后设计了如下两个探究活动:

探索活动一: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探索活动二: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

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验、小组交流、讨论,自然顺理成章地概括出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还进一步得出“如果有多个(2个以上)有理数,根据需要都可以交换位置”的结论,这显然给运算带来了方便。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尝试体验,知道了知识的联系、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了解了运用这个规律可在计算中带来方便,对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大增。

通过探索一、二两个活动环节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尽管所花时间已大大超过原先教师的预设,但为了保证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还是在教学中不惜分秒,充分创设了学生探究的环境与气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3.掌控探究活动——使探究“切合主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活动并非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探究活动。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不要忘记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担负适时介入、点拨指导任务的导演。为了使探究不偏离主题,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互动交流形式,把侧重点放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在此基础上加以思考,以对教学策略作灵活巧妙的把握和调控。诸如是否应当介入、如何介入、下一步教学将作怎样的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同学讨论、哪些问题要重点讲解等等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做出最恰当、最正确选择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第一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伊红 等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陈京山 等 如何设计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中学数学杂志》,2005年,1月。

论文作者:黄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论文_黄秀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