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的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_完全竞争论文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学论文,理论论文,罗宾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几乎是不承认剥削的。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以及“三位一体”公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工资、利润和地租作为上述生产要素的报酬,它们是各得其所的。马克思则在其劳动价值论和对资本本质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其他要素所有者对工人的剥削。罗宾逊是西方学者中较早地提出对劳动剥削问题的,她的立论完全是建立在对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罗宾逊不同的剥削理论的比较研究,客观和全面地分析剥削的本质以及影响剥削的因素。本文的全部分析以下面三条作为前提:

1.以劳动作为诸多生产要素中唯一的可变要素,讨论工资率的决定和剥削问题。这样,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前提的扩展并不影响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2.所有图形和分析以雇佣劳动的厂商作为对象,而不是以行业或者说市场为对象。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在于分析过程的简化,所得出的结论完全适用于以行业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情况。

3.对劳动和劳动力不做严格的区分,这并不是说两者不存在本质的区别,而是因为马克思对两者的本质区别已做过经典的论证。在沿用西方学者的劳动范畴论述其理论时,大家应当意识到这里所说的其实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一、市场结构与剥削

1.1 对基本范畴的界定

在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对一些基本范畴加以严格界定。

边际产品(MP)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因为我们已经假定唯一的可变要素是劳动,所以边际产品特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L)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Q)的变动,即MP=△Q/△L。

边际产品价值(VMP)特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价值。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产品与其价格(P)的乘积,即VMP=MP×P。

边际要素成本(MFC)特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投入,所引起的总成本(TC)的变动,即MFC=△TC/△L。

边际收益产品(MR)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TR)的变动,即MR=△TR/△Q。

边际收益产品(MRP)特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投入,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即MRP=△TR/△L。按照对上述范畴的界定可知,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与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R×MP。因为MRP=△TRP/△L=△Q/△L×△TR/△Q=MP×MR。

1.2 劳动的需求曲线

在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可由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来表示(证明从略)。因为边际产品(MP)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的产品价格是常量,所以VMP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可由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来表示(证明从略)。因为边际产品(MP)曲线和边际收益(MR)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MRP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不仅如此,MRP曲线位于VMP曲线下方,较之更为倾斜。

1.3 劳动的供给曲线

在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出卖劳动的工人数量很多,而购买劳动的厂商数量也很多,这就意味着购买劳动的厂商可以按照劳动市场供求决定的工资率,购买其愿意购买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完全富于弹性,是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劳动的供给曲线同时也是边际要素成本(MFC)曲线。

在要素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供给会增加,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但是,这时它与MFC曲线是两条不同的曲线。MFC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但位于供给曲线的上方(证明从略)。

1.4 市场结构与剥削

依照以上的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劳动投入的最优选择是VMP=MFC=W。在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条件下,这种最优选择则是MRP=MFC=W。

图六 市场结构与剥削

图六(a)表示的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情况。VMP曲线与MFC曲线交于A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劳动量和工资率分别为L[,1]和W[,1]。此时是不存在剥削的。

图六(b)表示的是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而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的情况。MRP曲线与MFC曲线交于B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劳动量和工资率分别是L[,2]和W[,2]。最后增加的那个工人为雇主带来的收益为BL[,2],等于其工资W[,2],而仅仅由于增加了这个工人所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却为CL[,2]。两者的差额BC(CL[,2]—BL[,2])就意味着雇主对工人的剥削。这一剥削是由产品市场的非完全竞争引起的,即是由该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卖方享有垄断地位(monoply)而造成的。所以,这一剥削被称作卖方垄断剥削。

图六(c)表示的是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为非完全竞争的情况。VMP曲线与MFC曲线交于D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劳动量为L[,3]。根据此劳动量,劳动的供给曲线决定了均衡工资率为W[,3]。最后增加的那个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为W[,3],而仅仅由于增加了这个工人所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却为DL[,3],等于他为雇主带来的收益。两者的差额DE(DL[,3]—EL[,3])就是雇主对工人的剥削。这一剥削是由要素市场的非完全竞争引起的,即是由该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买方享有垄断地位(monoposony)而造成的。所以,这一剥削被称为买方垄断剥削。

图六(d)表示的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的情况。MRP曲线与MFC曲线交于F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劳动量为L[,4]。根据此劳动量,均衡工资率由劳动的供给曲线决定为W[,4]。最后增加的那个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为W[,4],但这个工人为雇主带来的收益却为FL[,4]。两者的差额FG(FL[,4]—GL[,4])就属于买方垄断剥削。仅仅由于增加了这个工人而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为HL[,4],FH(HL[,4]—FL[,4])就属于卖方垄断剥削。因此,雇主对这个工人的剥削总额为GH(FG+FH)。

上面只是就厂商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所处的不同状况,讨论了剥削问题。这里隐含着一个假定,即不存在工会组织。如果在劳动市场上存在两种力量,一是厂商在劳动需求方面存在垄断,二是工会在劳动供给方面存在垄断。那么在这种双边垄断模型中,只能确定工资率的上限和下限,具体的工资率则要取决于厂商和工会双方的力量对比。

在图七中,MRP曲线也是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D[,f]),同时也是工会的平均收益曲线(AR[,u]),即MRP=D[,f]=AR[,u]。根据AR[,u]曲线可以推导出工会的边际收益曲线(MR[,u]),它位于AR[,u]曲线的下方。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是工会的边际成本曲线(MC[,u]),即S=MC[,u]。

图七 双边垄断

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使MFC=MRP,即I点决定了均衡劳动量为L[,5]。根据此劳动量,劳动的供给曲线决定了均衡工资率为W[,5]。工会为实现工人的收入最大化,就必须使MC[,U]=MR[,U],即J点决定了均衡劳动量为L[,6](L[,6]<L[,5])。根据此劳动量,劳动的需求曲线决定了均衡工资率为W[,6](W[,6]>W[,5])。W[,5]是厂商希望实现的工资率,而这一工资率只有在劳动的卖方处于完全竞争(即不存在工会组织)时才能实现;W[,6]是工会希望实现的工资率,而这一工资率只有在劳动的买方处于完全竞争时才能实现。所以,在厂商和工会的双边垄断情况下,工资率将在W[,5]与W[,6]之间。

二、剥削与资本、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及其他

2.1 罗宾逊的剥削理论

前面对不同的市场结构中所存在的剥削进行了分析,从中大家可以体会到罗宾逊的思想。罗宾逊指出,“实际所谓剥削通常是指工资小于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按其售价所估计的价值。从这个观点来看,商品市场的不完全和劳动市场的不完全都可以产生剥削。”“产生剥削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劳动供给或商品需求缺乏完全弹性。”[①b]在罗宾逊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垄断是产生剥削的重要条件。只要存在垄断,相对不具有垄断地位的要素所有者就只能获得低于其边际产品价值的收入。这时,不论是劳动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所有者,都会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具有垄断地位的资本家可以剥削工人,具有垄断地位的工人组织(工会)也可以剥削资本家。这里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剥削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2.2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马克思认为,剥削就是指一部分人或一个集团并不付出劳动而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另一个集团的总劳动中的一部分,即剩余劳动。前者就是资本家或资产阶级,后者就是工人或无产阶级。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就是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剥削的充要条件是资本。资本作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①c]资本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然是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必然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必然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从而产生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工人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其劳动时间必然包括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否则资本家不会投入资本组织生产。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付出的劳动(即必要劳动)只是再生产其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而工人的剩余劳动则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从而形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剥削产生的必然性。为了揭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马克思进一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指出不变资本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固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对于剥削的解释,由此看来与罗宾逊是相互对立的。他们对立的核心就在于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是v+m,v体现为工人的工资,m则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则认为,v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m则是由资本创造的。只要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则不存在剥削问题。我们把上述的劳动价值论具有科学性作为分析的前提。这里要讨论的是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是否存在剥削。如果说不存在剥削,则资本主义生产无法展开。因为资本的本质决定了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不可能进行的。最后一个被雇佣的工人(即边际工人)的工资等于边际产品价值(MP×P),这里舍象掉在流通领域可能发生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同时由于VMP是单纯增加一个工人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总额,所以将其转化为马克思的语言,即VMP=v+m。而VMP=v+m=W,所以在这个边际工人那里体现不出来剥削。然而,在他之前被雇佣的所有工人还是被剥削了。这在图六(a)中就是△W[,0]W[,1]A。因为他们的VMP高于边际工人,而他们的工资却与边际工人相等。可见,即使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马克思所说的剥削也是存在的。这也就说明市场结构的垄断性相对于剥削的产生并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3 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及其他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资本是产生剥削的充要条件,而垄断则不是。然而,市场结构确实又是影响剥削量的因素。由图六可知,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至少边际工人是不受剥削的。然而只要在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上存在垄断因素,则边际工人都要受到剥削。而且只要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存在垄断,则工人同时要受到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的剥削。

影响剥削量的另一因素是技术进步。马克思对于技术进步会导致剥削程度提高的论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分析中。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讨论中,也得出了与马克思大致相同的结论,即在资本深化型的技术进步中,如果K/L比率保持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就随技术进步而递减。这意味着在均衡点,资本价格相对于劳动价格递增,或者说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减少。

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也是影响剥削程度的一个因素。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中是非常明显的。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图七表明,在工会和厂商分别对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拥有垄断力量时,工资率的可能区间是(W[,5],W[,6])。只要工会的力量相对较强,则工资率将接近于W[,6];否则,工资率将接近于W[,5]。

此外,工资水平本身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一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剥削量的因素。

三、简短的结论

配第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我们一般认为,配第的论断是就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的。马克思曾援引并肯定了配第的这句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一切物质财富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这里只是就物质财富的生产而言,各种生产要素都做出了贡献。那么,就财富的价值形式而言,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力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能力或效率,即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由此可见,劳动生产力较高的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使用价值)。由于其劳动生产力较高,它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仍然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出售。这样,劳动生产力较高的个别劳动也就折算为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从而创造出较多的价值。这里就出现了“价值量的决定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关系。这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成反比”的关系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是就整个部门而言的,指的是整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力与部门内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我们是就部门内的单个企业而言的,指的是单个企业的劳动生产力与其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劳动生产力的大小并非仅仅由劳动决定。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①d]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劳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资本和土地等因素都会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例如,甲、乙两个生产者分别耕种优、劣两个等级的等量土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尽管甲、乙投入了等量的劳动,但甲的产品要多于乙,甲创造的价值也多于乙。这里的原因就在于甲所使用的较优土地(而不是其投入的劳动)使其劳动生产力提高,进而使其创造的价值量较大。这就说明较优的土地由于能够提供较多的使用价值,实际上间接地参与了价值量的决定。以上论述同样适用于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其他因素。生产费用价值论的错误就在于认为资本和土地直接地参与价值量的决定,主张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而没有认识到资本和土地直接影响的是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直接结果是使用价值量的增加,而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实现。从而其庸俗性就在于否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其实,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论断本身已经包含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量决定中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回到剥削的话题。按照我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做的并不违背马克思原意的解释,就可以对商品价值的构成进行重新解释。价值=c+v+m。在假定只有资本和劳动被投入生产过程以及价格在流通领域并不与价值发生背离的前提下,m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即m[,1]和m[,2]。m[,1]=VMP[,L]-v,其中VMP[,L]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即由单独增加-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增产的产品的价值,这是由劳动自身的生产力所创造的);m[,2]=VMP[,K]-c,其中VMP[,K]是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即由单独增加-单位的资本投入所增产的产品的价值,这是由劳动的资本生产力所创造的)。由此,m=m[,1]+m[,2]=(VMP[,K]+VMP[,L])-(c+v),价值=c+v+m=c+v+(VMP[,K]+VMP[,L])-(c+v)=VMP[,K]+VMP[,L]。只要W=v+m[,1]=VMP[,L],则可以定义为无剥削。反之,W<VMP[,L],则意味着剥削的存在。这里仅仅是在对剥削的定义上与罗宾逊的定义相一致,而且它并不违背马克思对剥削的界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W<VMP[,L]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常态。由竞争走向垄断是资本本质的内在要求,从而W<VMP[,L],就成为由资本本质决定的必然结果。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是由资本的本质决定的。即使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剥削也是存在的。这是由资本的本质和工人所处的绝对不利的地位所决定的。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资本家仍然有可能而且必然地会使W<VMP[,L]。

这里需要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工人是否会剥削资本家,即资本收入<VMP[,K]。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转投的现实会使资本的收入至少等于VMP[,K]。反过来,工人的工资则会绝对地低于VMP[,L],从而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这是因为出卖劳动力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的唯一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①E]工人只有被剥削的自由,而没有不被剥削的自由。

*本文的完成得到了魏埙教授、朱光华教授和蔡继明教授的帮助,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在与他们的讨论中产生或成形的,但文责由作者自负。

注释:

①b(英)乔安·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第234—235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11月初版。

①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0页。

①d《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

①e《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29页。

标签:;  ;  ;  ;  ;  ;  ;  ;  ;  

剥削的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_完全竞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