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在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平论文,走向论文,作用论文,历史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0年前,抗美援朝揭开了朝鲜半岛战事的新篇章。50年后,在参与战争的各方建立正常关系后,朝美双方正在步入和解的新历程,很可能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增添一份玫瑰色。
那么,应当怎样评价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作用呢?这个作用是巨大的,且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大地推动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
这里首先涉及对时代的看法,也关系到对时代主题的定位。
我们现在讨论的时代理论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把时代问题同国际形势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提出了按一定历史阶段内资本主义发展状态和无产阶级革命任务来认识时代的重要思想。在列宁的著作中,既有“大的历史时代”(第一版中曾经翻译为“历史上的大时代”)概念(注:《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如“帝国主义时代”、“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也有“特殊时代”概念(注:《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如“1789-1871的时代”、“帝国主义大战的时代”。列宁关于时代概念的不同涵义及其不同用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特点,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消除对时代认识的分歧具有重要意义。
在列宁看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其矛盾决定了时代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时代发展的长过程中会显出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决定时代发展阶段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它既包含某个特定阶段中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和社会政治力量,也包含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其他一些因素。正是多种因素影响着时代发展的进程,使时代发展呈现出种种特殊表现,因而,显出某种阶段性。现在看来,一定时代发展的特殊表现,其实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主题。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时代。尽管在十月革命的故乡,社会主义的命运发生了逆转,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这个时代发展的基本方向到目前为止没有改变。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对这个时代基本方向的肯定。也就是说,从“历史上的大时代”而言,列宁所讲的时代的性质没有改变。但是在时代性质和发展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大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样变化的结果将导致各个具体时代阶段主题的变更。在20世纪一些国家的统治阶级之间,以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空前激化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与革命,这是那个时代特殊性的表现。因而,也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主题。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当战争与革命的社会基础弱化、阶级关系得到某种调整之后,和平与发展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就逐渐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这样,列宁所讲的“特殊时代”的主题就不能不发生变化。
如果说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基本特点是战争与革命,那么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尔后的一系列国际多种力量的较量之后,和平与发展就逐渐成为了20世纪下半个世纪的时代主题(说它是主题,只是说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小了,而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尽管对这个时代主题的认识较为滞后,但实际上,从50年代开始,即在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越南战争之后,这个趋势就已经逐渐显著。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对于促进时代主题转换起了巨大作用。
第一,抗美援朝的胜利,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两个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均势状态,大大增强了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阶段的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方面,反法西斯的胜利为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希望;另一方面,发生战争的根源和土壤依然存在,世界和平仍然受到严重威胁。根据雅尔塔协定对世界格局的划分,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在总体上形成了国际上的两大势力战略对峙的均衡状态。在处于均势的一个时期,世界的前途有两种可能发展的倾向:一种是再次回到激烈冲突的战争环境;另一种就是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回到激烈冲突的战争环境,无疑会破坏均势状态,对峙双方重新通过战争来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所谓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就是随着和平与发展因素的不断增长,使制约战争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而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战后东欧和亚洲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兴起,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点朝着和平与发展方向的转化初露端倪了。
谁都知道,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尽管对战后世界秩序的稳定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体系既充斥大国争霸的色彩,也包含着许多不稳定因素。表面上,通过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协定在大国之间形成了均势,但是,从本质上看,美苏之间各有所图,不满足于这种均势状态长期存在下去,况且雅尔塔体系本身的基础脆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亚洲形势未定,亚洲地区的最大国家——中国还处于国内战争状态,它的结局在战争初期还难以预料。因此,大国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在一个时期还仅仅是一种意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正是存在着这样的不确定性,极大地膨胀了美国独霸亚洲的野心。1948年1月,时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及盟军驻日占领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在谈到美国与亚欧关系时强调:“美国的过去与大西洋要根深蒂固地联系在一起,为了保持同过去一样的发展,美国未来几代人的希望与太平洋彼岸的事态演变同样地紧密相连。在我们充分利用向东方发展的潜力时,我们还必须站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既抓住尚未开发的在亚洲进行商业和贸易的机会,以此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的希望,又要注意着对我国现在的生活的可能威胁。”因为“在太平洋沿岸的土地及其几十亿居民,将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决定历史的进程。”(注:1948年1月,麦克阿瑟在听证会上的发言。)仅此,足以说明,美国对扩大亚洲利益的热切期待。
但是,后来形势的发展完全走到了美国期望的反面。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迅速垮台,新生的人民政权很快就出现在亚洲地平线上。对中国形势的这种发展,美国充满忧虑。1949年7月18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提出,要研究制定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政策,并要求拟定为达到这个目的可能的行动方案。他说,要“绝对弄清:我们尚未失去力所能及的、达到在亚洲遏制极权共产主义扩张的目的的机会”(注:1949年7月18日,艾奇逊致菲利普·耶塞普备忘录。)。新中国的诞生,既改变了雅尔塔体系的格局,也彻底打破了美国极力遏制共产主义的幻想。这使得美国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前台,疯狂举起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帜,直接介入朝鲜战争。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人民不顾刚刚建国之后的种种困难,勇敢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并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神圣使命,组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击侵略者。抗美援朝的胜利,挫败了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基本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力量的均势状态,并通过削弱帝国主义的战争势力,给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增加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抗美援朝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使一支新兴的维护和平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舞台。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在处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半殖民地大国的胜利,尽管在胜利之初,国内外的许多人,甚至包括新中国的朋友们都很担心,在帝国主义的扼杀政策下,五星红旗能够打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一扫人们心中的阴霾。新中国的稳定和巩固,这就保卫了当时反帝反殖斗争最显著的成果,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争取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胜利的亚非拉人民,从而促进了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凝聚。
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人民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法战争,使得印度支那人民长达九年的反帝斗争取得突破性进展。1954年9月的奠边府大捷后,法国殖民主义者不得不在日内瓦签署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协定。在亚洲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的激励下,特别是美国等侵略者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使长期遭受压迫的非洲人民获得极大鼓舞,从而大大加快了非洲革命进程。1953年7月,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人民获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自此,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进入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高涨期。
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著名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充分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国家独立,捍怀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会议提出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有了自己独立的声音。随着亚非国家走向国际政治舞台,以及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平与发展有了更加广阔和深厚的基础。此后,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及60年代以后兴起的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和平与发展的趋向,终于使其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从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看,随着中国这样一个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国,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严酷考验,使其获得的独立和自由真正巩固之后,才可以说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真正进入了全面崩溃的历史阶段。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殖民地人民解放和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为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使得帝国主义之间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受到极大的遏制。殖民地人民在获得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都把追求和平与进步,推动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从50年代开始的这个历史的伟大进步,推进着历史逻辑的演进。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正在转化为战争孵化和平,革命促进发展。
第三,抗美援朝的胜利,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表明,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在即将获得全中国解放的前夕,毛泽东有一种担心,就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还存在着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和恐惧症,他们的欺骗宣传“在中国还有一层薄薄的社会基础”(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6页。)。事实上,不仅在中国有,在其他国家也有恐美症。因此,毛泽东五评“白皮书”,要求用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人民逻辑,来审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命运。五评“白皮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教育,武装了中国人民的头脑。面对美国侵略者扩大战争的叫嚣,有谁能挺身而出?只有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开始后,在强烈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装备,经过三年坚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长了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志气。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以欺负的。毛泽东说得好,“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注: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遭到沉重打击的美国侵略者,也对那场战争进行了反思。下了台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承认,“事实上,中国人介入战争以后,美国军队被迫去对抗美国军事史上从未遇到过的优势兵力。这是一场与中国的军事潜力相对抗的新的战争。”(注:麦克阿瑟著:《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编译出版社。)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沃尔特·赫尔姆斯也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注:沃尔特·赫尔姆斯著:《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1卷,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使其领导人意识到自己力量有限,再也不敢藐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了。他们开始把中国视为一个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国际事务的重要因素。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公认,并载入了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所有重要文献中。但是,历史不应当忘记,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的5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人类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