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通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课堂教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从围绕挖掘课本材料,构建开放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精心置疑设问;围绕核心知识,优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24-01
前言
所谓核心素养,即一种基于当代教育以德育人的总目标,能有效促进学生品德与能力发展,并能切实突出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以及爱国情怀的优良素质。而初中历史课堂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状态逐步往主动学习知识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切实体现学生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继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目的。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构成解析
(1)时空观念——对事物(或事件)与特定时间、空间的互动联系的观察与分析的观念和能力。(2)史料实证——通过严格的分析和检验获得科学客观的历史资料,并据此建构和还原历史真相的观念和能力。(3)历史理解——将史实认知转化为对历史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塑造历史人文价值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知的能力。(4)历史解释——在理性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批判的能力[1]。(5)历史价值观——将历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批判辩证统一,从而养成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人文价值取向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状况。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需要历史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详细情况、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只有把握好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能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突发状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表面看主要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的主干知识,正确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能够科学地看待历史事件,清楚地明白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解释在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根据这段史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详细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历史教学,在亲身体验和学习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二)创设合理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的知识储备量已经逐渐超出了往届的学生,其对于历史的了解深度也相对较高,这更加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推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章节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自从1851年爆发后[2],没有用多长时间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但是遭到一个特殊的突发事件后却直接导致了其灭亡,那么有谁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事件么?”在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的翻阅书籍去找寻这个时间,同时一部分预习较为充分的学生已经举起了手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的问题创设与引导。
(三)将核心知识作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为把核心素养真正渗透到教学中,必须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习七年级历史部编教材《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为例,笔者首先利用历史典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后,笔者通过“一鸣惊人”“楚王问鼎”这两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其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材料感悟、知识归纳,结合理论认知,学习主干知识。紧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此时周王室衰微的具体表象,随即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时,教师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旁观学生体验和建构知识,让学生会学。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提炼、归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该课的核心知识,获得更多的真实体验,收获学习成果即学习的效能感。
(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趣味的同时,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实现对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与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比如在对《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演绎小说进行教学。虽然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为简单,但其实际上对于历史教师自身的修养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要使历史知识能够通俗但不低俗,就需要能够将史料实证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还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首先,精心准备。在开始上课以前,要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并将《新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基本准绳,对教学方案进行精确设计,确保事件内在的逻辑及人物关系清晰明了,之后在开展将历史课程转变为演义小说的过程[3]。其次,要充分的尊重历史事实。在对历史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足够的尊重,绝对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故意的夸大或者虚构史实。同时,在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则要对比较专业、系统及科学的语言进行使用,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从而对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结语
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历史教学视角,历史教学实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条件。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主要培养途径为转化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情感互融、教育多元评价理论体系建设等,可以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新的支持,让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王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8(33):59-60.
[2]董亮.以“数字故事”提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效果[J].基础教育研究,2018(06):82-83.
[3]王福华.初中历史课堂活动须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7(10):65-67.
论文作者:王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历史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实证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