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滑坡处治技术论文_刘洪亮,于新生

山区公路滑坡处治技术论文_刘洪亮,于新生

北京华景交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公路修建工程的开展极为重要,结合我国公路发展现状可知,山区公路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公路工程常态,在促进公路行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山区公路滑坡的防治极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山区公路滑坡的成因和危害进行分析阐述,并就防治技术在山区公路滑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强化公路建设质量的提升,促进公路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山区公路;公路滑坡;公路施工技术

1.浅析山区公路滑坡的成因

1.1山区地形地貌与滑坡之间的关联

实际生活中,山区地形地貌与公路滑坡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山区公路滑坡的成因。一般来说,凸形山坡坡面处的公路,由于自然地形地貌存在的高度,山体开挖后造成应力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形成公路滑坡,造成系列危害。

1.2人类活动与公路滑坡之间的关联

公路滑坡现象的存在,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相关数据表明,自然灾害的发生,既可能是地球的自然运转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人类活动诱导所致,人类活动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损害,当这些损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灾害随之发生。当大规模的进行公路修整活动时,其不可避免的会人为的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相应调整,从而造成地表自然平衡状态受损,公路滑坡现象发生。

1.3大气降雨与公路滑坡之间的关联

大气降雨是公路滑坡现象发生动因的重要构成,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当山区边坡长期面临大气降雨时,过多的雨水量进入到山区滑坡体中,坡体长期处于饱水状态,降低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土体抗滑能力大幅降低,从而逐渐造成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

2.浅析山区公路滑坡的危害

山区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将会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具体内容为:

2.1公路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历程中,公路基础建设工程的开展与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构建了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不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人员伤亡的风险,其具体内容为:

(1)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实则是对山区公路正常交通运输效用的阻碍,现实生活中,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通常会造成山区公路堵塞、公路路面坍塌等情况的发生,给公路工程建设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2)山区公路正常情况下每天都处于运转状态,随时都可能有人员经过山区公路附近,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通常会对山区公路附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系列损害,对民生和谐稳定发展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2.2公路滑坡造成的生态损失

实际生产生活中,山区公路的修建,是建立在破坏原始生态平衡基础上的建设工程,其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会对山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山区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山区公路的修建次数和规模,其必定会增加公路修建对山区周边生态的消极影响力度,给山区公路周边造成不必要的生态损失。实际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平衡发展等理念的贯彻实施,才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得以共同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础,公路滑坡现象的频繁性出现,在给自然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生态损失同时,也是打破人与生态自然平衡状态的有力表现,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2.3山区公路滑坡防治技术的应用探究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山区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通常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相应的经济损害和生态损害,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为了尽可能保障山区公路效用的发挥,维持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山区公路滑坡防治技术的应用极为必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形可知,现实情形下,常见的公路滑坡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内容:

2.4地表深处压力注浆技术的应用

结合公路滑坡的成因,在对滑坡现象进行防治时,主要从其成因出发,通过对原因的处理解决,实现对山区公路滑坡的防治,地表深处压力注浆技术的应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极具现实意义。实际施工过程中,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地表深处钻孔、注泥浆、下套管、注水泥浆等步骤,将水泥浆注入坡体裂缝或空隙当中,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能,对公路地表抗压能力予以强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山区公路滑坡防治。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该项技术在整个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作用机理在于通过人工材料的添加,强化山区公路地表深处的抗压能力,以至于当公路滑坡现象发生时,山区公路地表遭受的损害程度较弱,这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实现了对公路滑坡现象的损伤防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5预应力框架锚索的应用

山区公路滑坡处治过程中,预应力框架锚索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公路行驶的安全性。现实生活中,预应力框架锚索在山区公路滑坡体中的应用,主要通过钻孔、安放高强度钢绞线、注水泥浆和最后的张拉工作等步骤,将水泥浆和钢绞线形成的锚固体嵌入岩体内部,通过张拉预应力锚索产生锚固力,从而增强坡体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坡体下滑,通过设置预应力框架锚索,使山体的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实际生产生活中,预应力框架锚索的应用通常需要事先就地理环境进行勘察,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化的预应力框架锚索规格,避免盲目增强防护等级,造成经济浪费。当山区公路周边遭遇大气降雨等自然灾害时,山区滑坡体在预应力框架锚索的辅助作用下,灾害防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山区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极具现实价值。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框架锚索的应用机理在于:通过人为的增加山区滑坡力的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及调整能力等,有效的提升山区滑坡体抵抗外界力量的能力,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公路滑坡现象的发生。

2.6抗滑桩的应用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处中的应用,是整个公路滑坡处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山区滑坡现象的发生,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公路施工过程中,抗滑桩的应用具有相应的技术要求,针对不同的山区地形地貌,所使用的抗滑桩技术也随之有所不同,相关施工人员应在了解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以便最好的发挥该项施工技术的切实效用。施工过程中,抗滑桩的应用机理在于:通过该抗滑桩的建造,利用抗滑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有效抵抗滑坡体的下滑力,可通过在桩体设置预应力锚索,进一步提高抗滑桩的抗滑能力,从而增加滑坡体的稳定能力,尽可能的减少山区滑坡现象的发生。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形,就山区公路滑坡现象发生的成因及灾害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在积极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形下,对各项防治技术在山区公路滑坡处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究,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我们逐渐知悉了山区公路防治技术应用于实际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有针对性的应用施工技术也显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薛承鹏,王福泉.山区公路滑坡处治技术[J].公路,2018(09):67-71.

[2]马丽琴. 山区公路滑坡交通危险性评价及响应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5.

[3]杨舰.基于某二级公路K21+840~K22+040段滑坡处治方案对山区公路滑坡治理的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6(33):217-218.

论文作者:刘洪亮,于新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山区公路滑坡处治技术论文_刘洪亮,于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