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
引言:互联网领域内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国内多类行业内的改革,例如将纸质办公升级为信息化办公,以三维软件构建工程模型等等,在科技力量加持下,信息化已然成为了当今时代背景下,国内各行业的改革前进方向之一。供电企业的运营直接影响着国民的正常生活,企业对自身电力基建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高质量管理能充分提升工程管理质量,规范建设人员的工作,进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做好电力基础建设,促进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竞争力增长。
一、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运用
在对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中,管理方式的信息化主要依靠计算机平台、技术来进行,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管理需求升级计算机配置,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支持。该类工程的信息化型管理系统主要涵盖工程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控及投资项目等环节,在各环节内配备对应的子系统,让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条理清晰[1]。工程管理人员可通过对相关子系统的查询,以此明确各项施工环节的工作状态,完成便捷化的监督,并以信息化技术的交互力实现对应信息的共享、及时调阅等等,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程数据的信息安全。
1.1在综合管理中的运用
在综合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利用综合管理子系统的构建来实现,该类系统能帮助工程管理者实现信息化、合理化、综合化、科学化的分析及决策,例如将生产计划、施工管理内的施工图纸、施工材料、设备资源及人力资源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各项工程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信息资源的分类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更为便捷、清晰的资料查阅功能,促进管理工作高效化。
1.2在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进度管理子系统的运用,能帮助工程建设有效减少因进度延期带来的工程损失,保障工程建设能如期正常进行,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进度。电力基建工程作为一项工期长、人员多、技术多、设备多且具备一定复杂性的工程,在例如技术、地质和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容易遇到延误、拖期等现象。该项子管理系统中,涵盖了监督和管理工程设计、决策、招标及施工等多方面内容,能进一步实现各项步骤间的衔接性,保障工程各环节的正常、按时开展。当前在国内供电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主要以多级进度计划进行进度管理,管理人员可进行影响工程进度因素的精准分析,找出其中的接连关系,确保在进度问题解决中能提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
1.3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管理系统的运用重点存在于以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计划的制定中,涵盖例如质量监督、控制、验收三大环节,该项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能为工程管理者提供及时的质量管理数据,并以此监督其他人员的项目总结,保障全程监管落实进工程建设中,促进管理者、施工者责任意识的增长,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
1.4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安全管理子系统的运用,意为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对相关管理者进行施工风险点、管控措施的提示,以此为工程施工者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以此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项系统可在项目施工流程中,完成对施工过程的跟踪及实时记录,并将施工环节中的违章现象进行录入,以此分类统计出违章结果,为安全管理者提供真实、清晰的施工数据,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逐步优化,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二、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分析
对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工作信息化设计,其中蕴含进度管理、财务管理、信息交流三大系统[2]。信息交流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文件的数字化处理,保障相关工作者能及时接收到工程数据并进行记录分析,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将信息化系统和互联网进行连接,能实现施工方、企业各部门等多方的及时信息交流,保障一定的项目信息透明化和公开化。此外,信息化系统的存在,能促使企业内工作者及时进行行业信息的掌握,对企业信息、行业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完整统计、分析各项信息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全面、清晰、有效的数据依据。
三、针对信息化下电力基建工程现存管理问题的措施
3.1以信息化科学预测工程造价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帮助供电企业实现更为准确、科学的工程造价,并优化造价工作者的预测模式,保障预测结果更为快速且准确[3]。例如造价工作者在做工程造价时,可分析企业内类似工程间的数据相关性,降低预算信息缺乏清晰、预算错误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专项项目造价及综合造价是工程预算的两大版块,ERP系统的运用,能进行专项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提升预测工作维度性,实现波动的合理控制,保障造价结果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此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帮助工作人员在管理系统内进行项目预算的录入,以信息技术来监督工程造价,提升造价环节的安全性、规范性及准确性。
3.2以大数据技术改良工程设计
大数据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帮助设计人员实现科学化的工程设计。互联网作为数据信息量庞大的多样化资源库,工作人员可利用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源,例如下载与自身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的工程资料,挖掘两者间的共同之处,以此充分降低自身项目中的问题发生率。此外,工程建设具备着一定的动态性,在工程建设中,受多项因素影响易导致各类突发事件、漏洞的出现,工作人员便可利用如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碰撞试验、布置优化,或从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工作计划的及时调整等,将事故概率降到最小,保障各项施工正常进行,促进管理效率的增长。
3.3以相关软件进行小组内管理
施工方案的实际落实需要工程管理者的及时监督,且需保障项目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在施工中出现人为问题时,管理者应及时进行问题调查、纠正及处理,同时,项目管理者应对施工人员工作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因人为误差导致企业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项目管理者可进行施工小组的合理划分,并在相关软件中上传各小组人员及任务情况,帮助工程的相关参与者及时了解分组状况,此外,小组软件的运用,能实现工作人员对材料预算的实时录入,能帮助工程管理者计算工作人员工作量、出勤状况,以小组软件进行施工问题状态、主要责任人的确立,促进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的增长。
结束语:结合以上,在当下生产背景下,国内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优化,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制约着管理工作质量的增长,工程管理者应及时从实际状况出发,进行管理方式的改进和创新,以信息化优化当前的管理工作,保障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芋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7(24):140-140.
[2]龚竞强.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70-171.
[3]徐映,汤哲.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方法信息化分析[J].新商务周刊,2017(18).
论文作者:李亚雄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管理者论文; 基建论文; 子系统论文; 项目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