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与拓展孙中山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孙中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已近70年,中国和世界在这期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并未在时光流逝中淡化。他在炎黄子孙中间受到普遍的尊重,而且获得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人们的广泛认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的理论与实践的终极目标是要挣破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枷锁,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世界大同”则为其最高理想,因而体现了人类企求的共同进步趋向;他的愈挫愈奋的坚毅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实是风范长存,堪为楷模。
孙中山研究成为“显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孙中山研究在大陆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约500万言的《孙中山全集》问世,大量的专著、论文、资料汇编和图录相继出版,两家孙中山研究所在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建立,近10个孙中山研究会组成。同时,举行了多次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特别是海峡两岸学者日益频繁的交流,更有力地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展。事实证明,孙中山的政治生涯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而他在推动近代化的过程中留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后继者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业甚有裨益。
当前,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这门“显学”能否和如何深化与拓展呢?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研究已经“大体完成”,难有更多的文章可作。有位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譬之为英国的莎士比亚研究,断言不可能再有进展。另一种意见截然相反,认为孙中山研究决不应当停步,满足于目前的成果是没有根据的,迄今尚未见到一部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相称的优秀传记。后一种意见显然符合实际情况和具有积极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奋进。
一、理论、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
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应当首先着眼于理论、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为了更科学地反映历史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必须力避僵化、偏颇、绝对化和简单化,采取改革和开放的态度,引进新的理论、方法论的因素,关注科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以丰富和发展先前所持的理论和方法论。
做为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论,唯物史观无疑能够使研究者综览事物的全貌,把握现象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确认个人与群体的作用。但是,还必须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助于深刻而全面反映历史的理论、方法论中的积极因素。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即是开放和发展的,而愈益复杂剧变的社会需求与之相应的理论、方法论。
就孙中山研究而言,亦复如此。理论、方法论的运用,存在着不足和缺陷:离开了历史条件去苛求孙中山的活动,溢美的倾向在近年来也有所发展;侧重于他的政治方面的研讨,忽略了其他方面--如文化思想等等--的探究;关于三民主义的研究较少触及理论部分(如民族的界说、自由观、平等观、生产要素论、价值论),对政体的构想和方案也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孤立地论述他的理论与实践,对其从属的社会阶级和凭藉的历史舞台浅尝辄止;缺乏比较研究,难以清晰显示他对于先驱者的扬弃和较之同代革命党人的优长;仅只把他视为“社会关系的总合”,忽略了他的独特心态和性格。这就需要引入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理论和比较方法、计量方法、系统方法等等,以便更为准确、全面地展示出他的真正形象。
二、探究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潮和运动
认真探究孙中山与同他相关的社会思潮和运动,是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的重要途径。
杰出人物总是与多种社会思潮和运动相联系,并成为一定的社会思潮和运动的代表。孙中山的政治生涯跨越了两个世纪,贯串了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加以长期流亡域外,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因此,与孙中山密切相关的社会思潮和运动必然是繁复的--涉及范围广泛,内涵堪称多元。
毫无疑问,孙中山与当代西方思潮的关系非常密切。他还在少年时代就已走向世界,受过欧洲式的教育,从西方充分吸取了民主主义,其机遇和作为在那个时代确是卓见和难能可贵的。必需深入研究他与“西学”的关系:接受了哪些理论,拒斥了什么观念;经由何种渠道获取,涉及了哪类学派;如何把引进思潮与国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熔铸自己的思想体系;“西学”在他的理论中占有什么地位,起着哪些作用。孙中山与社会主义思潮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他曾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汇通起来。他在青年时代就接触了社会主义,并对各种流派作过评价。应当进一步研究与之有关的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对社会改良主义的认识,对无政府的态度;民生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异同;理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阐明上述有关问题,大有裨益于把握孙中山思想的实质。
孙中山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关系,仍需进行深入研讨。1994年1月,海峡两岸学者在杭州举行的“孙逸仙思想与儒家人文精神研讨会”即为明证。大部分学者确认孙中山思想决非全盘西化的产物,他的理论中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人本主义等)。任何一种先进的思潮,总是兼具时代精神和民族形式。但有待探讨的问题甚多,诸如他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者,抑或是孔孟之道的离异者?如果认同他曾经离异,那么晚年有否回归?传统文化在他的理论中居于什么地位?他从传统文化中主要接受了哪些?这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
孙中山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社会运动,关系匪浅。他对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主要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十分重视,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洋务运动曾经一度吸引了他的注意,但很快就察知其浅陋的局囿。维新运动给予他以深刻影响,而他迅速突破了君主立宪的藩篱。可以断言,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大部分社会运动都有相互作用。在其晚年,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尤为重要。此外,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也与他早有联系。他曾经访问过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总部,受到的是冷漠待遇。后来,他与第三国际和苏俄--苏联有过合作,而在实现过程中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从国共两党间延伸到国际范围,这类课题的研究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三、反映孙中山极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
孙中山是一位真正的巨人,他的理论与实践极为丰富。他多次环行世界,懂得几种外国语言。他制订了现实主义的政纲,又揉合以美好的梦幻。他思索着古老的哲学命题,又亲历戎行指挥作战。他身处极其拮据的困境,却构想着宏伟的建设蓝图。他在历史潮流面前从不止步,与时俱进。他经历过胜利的欢欣和“槁木死灰”般的心境总是毅然前行。因之,对孙中山的研究必须充分反映这种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实况。
关于孙中山的思想研究,著述甚多。然而,在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框架的基本问题上都有异议。应当深究他的多元的思想源流,剖析他的思想熔铸过程及其曲折性,阐明他的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就民族主义而言,从反满口号到明确的反帝主张,历30年始达,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解决原则,最少经过三次变易。民权主义中有关政体的擘划--革命程序论、政党与政党政治论、权能区分论、全民政治论、地方自治论和五权宪法论,都需认真研究。甚至被孙中山自称为“味同嚼蜡”的《民权初步》一书,也应从关于会议通则的论述中发现民主启蒙意义。民生主义的探究应以土地和资本为核心,而其精髓无疑在于对近代化的、社会化的大生产的肯定。他没有如民粹派那样在资本主义面前表现出伤感和恐惧,虽然力求避免垄断所带来的社会溃烂。他的土地纲领是复杂的,但却是组成近代化方案的必要部分。他的开放观念和实业化的具体构思,亦含有科学的积极因素。文化思想中的许多问题--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的交互关系,中西文化的融合及西化与国情等需要加强研究,军事、外交、教育和科技思想亦应更加重视。
对于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应作全方位的研究。他担任政党领袖--从兴中会到中国国民党--垂30年。他与许多国家有着联系和交往。他几乎终生从事“战争事业”。他为制订经济计划而勘察。要之,关于他的实践活动的研究必须兼有宏观与微观角度。
四、群策群力,锲而不舍
以上所述,仅为荦荦大端。有些没有争议的问题--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虽甚重要,不再赘言。我们应当群策群力,为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而努力。我和我的同事们决心作出实绩,以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里,谨以我所参与的两项工作为例:其一,以广州地区的有关学者为主体,业已完成了《孙中山辞典》的编纂。全书约120万言,分为15个部类,计两千余条目。1994秋季已经问世。其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已开始编辑《孙文全集》,全文近1000万字,主要依据著作形式分类,再按时序编排。为求《全集》的完整,编者十分注意和着力于境外和国外档案、报刊中的有关资料,孙中山的一些英文著作(如《伦敦被难记》),则将重新诠释。力争《全集》于1996年出版,作为纪念孙中山诞生130年的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