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的应用与发展_数学模型论文

一道课本习题的应用与拓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题论文,课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建议中指出“对例题、习题作适当的变式,让学生练习,尝试举一反三”。数学教学中离不开例题、习题,而课本中的许多例题、习题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探索性,所蕴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对它们不能简单地以题论题,而应进行适当的变化、引申与挖掘,提出有价值的新结论,这样做不仅使知识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能,而且能开阔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7页习题第2题为例,从“利用结论,直接应用”“弱化条件,变化引申”“图形组合,综合运用”等方面予以分析说明。

原题 如图1,在Rt△CAB和Rt△ECD中,AC=CE,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B=∠D=90°。求证:△CAB≌△ECD。

图1

评析 这是课本中的一道习题,根据已知条件,学生容易证得结论,但这题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和背景,对它作进一步的挖掘、引申和探索,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利用结论,直接应用

问题1 (2008年台州市)如图2,四边形ABCD,EFGH,NHMC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b、c;A、B、N、E、F五点在同一直线上,则c=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图2

评析 本题利用了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构造出原题中的一个数学模型,这样直接可应用原题中的结论,得出BN=EH=b,由勾股定理得,

问题2 (2007年江苏南通市)如图3,梯形ABCD中,AB∥DC,AB⊥BC,AB=2cm,CD=4cm。以BC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D两点,且∠AOD=90°,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

图3

评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挖掘同圆半径的隐含条件,得出原题中的数学模型,则由原题中的结论可得,OB=CD=4cm,所以,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

问题3 (2006年安徽省)如图4,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

图4

评析 本题的关键是作出点A、C到直线l的距离的垂线段,构造出原题中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容易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

问题4 (2009年丽水市)如图5,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上,且之间的距离为2,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图5

评析 本题主要是受到三条平行线的干扰,没有从点A、C分别作的垂线,得不出原题中的数学模型,使思维和解题受阻,实际上,得出模型后,容易得到两个垂足之间的距离是:2+3+3=8,所以

二、弱化条件,变化引申

变式一 (弱化原题中的“两边相等”的条件,则结论由三角形全等弱化为三角形相似)

问题5 (2008年南宁市)如图6,已知AB⊥BD,ED⊥BD,C是线段BC的中点,且AC⊥CE,ED=1,BD=4。那么AB=__。

图6

评析 本题与原题相比较,去掉了AC=CE的条件,则把△CAB≌△ECD改变为△CAB∽AECD,则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容易得出结论,AB=4。

问题6 (2007年山东省)如图7,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

图7

评析 本题与问题5相比较,它通过几何图形的折叠,根据折叠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得出∠AEF=90°,AE=AB=CD=6,从而根据问题5中的数学模型,易得,所以

问题7 (2009年成都市)已知A、D是一段圆弧上的两点,且在直线l的同侧,分别过这两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B、C,E是BC上一动点,连接AD、AE、DE,且∠AED=90°。

(1)如图8-①,如果AB=6,BC=16,且BE∶CE=1∶3,求AD的长。

图8-①

图8-②

(2)如图8-②,若点E恰为这段圆弧的圆心,则线段AB、BC、CD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予以证明。再探究:当A、O分别在直线l两侧且AB≠CD,而其余条件不变时,线段AB、BC、CD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

论,不必证明。

评析 (1)由问题5的数学模型和已知条件,易得BE=4,EC=12,从而得出CD=8,再根据勾股定理得

(2)当点E恰为这段圆弧的圆心,则由原题模型得AB+CD=BC,当A、0分别在直线l两侧且AB≠CD,则有如下等量关系|AB-CD|=AB。

变式二 (同时弱化原题中的“两边相等”和“直角”条件,则结论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弱化为一般三角形相似)

问题8 (2005年呼和浩特市)如图9,在等边△ABC中,P为BC边上的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60°,BP=1,,则△ABC的边长为()

图9

A.3B.4C.5D.6

评析 在△ABP和△PCD中,∠B=∠APD=∠C=60°,则有△ABP∽△PCD。(这里的条件为三个角相等,至于等于多少度,并无要求,可以是一个一般的度数,但在试题中大多是30°、45°、60°等特殊的度数),变式2的中考命题中的拓展与应用更为广泛。由三角形相似,易得AB=3。

问题9 (2009年安徽)如图10,M为线段AB的中点,AE与BD交于点C,∠DME=∠A=∠B=α,且DM交AC于F,ME交BC于G。

图10

(1)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其中的一对;

(2)连接FG,如果α=45°,,AF=3,求FG的长。

评析 (1)由∠DME=∠A=∠B,根据数学模型易得△AMF∽△BGM,△DMG∽△DBM,△EMF∽△EAM,证明(略)。

(2)解:当α=45°时,由△AMF∽△BGM,易得

变式三 (同时弱化原题中的三角形的形状,变“三角形”为“等腰梯形”,条件仍为三个角相等,则问题5中的结论仍成立)

问题10 (2007年南京市)如图11,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6,∠ABC=60°,点E、F分别在线段AD、DC上(点E与点A、D不重合),且∠BEE=120°,设AE=x,DF=y。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三、动静结合,综合应用

问题11 (2009年绍兴市)若从矩形一边上的点到对边的视角是直角,则称该点为直角点。例如,如图12的矩形ABCD中,点M在CD边上,连AM、BM,∠AMB=90°,则点M为直角点。

图12

(1)若矩形ABCD一边CD上的直角点M为中点,问该矩形的邻边具有何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点M、N分别为矩形ABCD边CD、AB上的直角点,且AB=4,,求MN的长。

评析 本题是在学生已学直角三角形、矩形和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矩形的“直角点”的新概念。但实际上就是以上两个数学模型而已,运用数学模型,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就能解出结果。

(1)当点M是中点时,就是原题中三角形全等的数学模型,易得AB=2AD;

(2)当点M不是中点时,由问题5数学模型得△ADM∽△MCB,再结合矩形的对称性知,点M的位置有两种情况,所以CM=1或CM=3,从而解得

问题12 (2008年宁波市)如图13-1,把一张标准纸一次又一次对开,得到“2开”纸、“4开”纸、“8开”纸、“16开”纸…。已知标准纸的短边长为a。

(1)如图13-2,把这张标准纸对开得到的“16开”纸按如下步骤折叠:

第一步 将矩形的短边AB与长边AD对齐折叠,点B落在AD上的点B处,铺平后得折痕AE;

第二步 将长边AD与折痕AE对齐折叠,点D正好与点E重合,铺平后得折痕AF。

则AD∶AB的值是__,AD、AB的长分别是__,__。

(2)“2开”纸、“4开”纸、“8开”纸的长与宽之比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这个比值;若不相等,请分别计算它们的比值。

(3)如图13-3,由8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L”型图案,它的四个顶点E、F、G、H分别在“16开”纸的边AB、BC、CD、DA上,求DG的长。

(4)已知梯形MNPQ中,MN∥PQ,∠M=90°,MN=MQ=2PQ,且四个顶点M、N、P、Q都在“4开”纸的边上,请直接写出2个符合条件且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的面积。

图13-1

图13-2

图13-3

通过对一个课本上简单习题的应用和变化引申,把近年的中考试题有机联系起来,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标签:;  ;  

教材习题的应用与发展_数学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