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中医医院?麻醉科 062650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患者随机分为5组,1组在激痛点注射生理盐水,2组在人体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3组在中上斜方肌(E点)注射生理盐水,4组在E点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5组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F点),对比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主、客观疼痛程度。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5组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客观疼痛程度均较其他四组患者轻,其次为4组患者、2组患者,1组、3组患者的主、客观疼痛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肌筋膜激痛点;慢性颈部疼痛;利多卡因;应用价值
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是指一种因潜在触发点受一些病理条件(如慢性反复的微小劳损、不良姿势、全身系统性疾病或软组织撕裂伤等)的作用后活化所引起的疼痛,发生后可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现阶段,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利多卡因是我国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局麻药物,近年来已被我国临床应用于一些慢性疼痛的治疗[2]。我院本次研究对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患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2)合并患有其他器质性病变;(3)不能主观表达不适症状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1~5五组,每组24例。1组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2±2.5)岁。2组中,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9±2.3)岁。3组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1±2.4)岁。4组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6±1.9)岁。5组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4±2.0)岁。对五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临床研究。
1.2治疗方法
1组患者在激痛点注射生理盐水,2组患者在人体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3组患者在中上斜方肌(E点)注射生理盐水,4组患者在E点注射0.5%利多卡因注射液,5组患者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F点)。五组患者的每个注射部位均注射4mL,每周注射1次,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观察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主观疼痛程度和客观疼痛程度。
1.4评价标准
主观疼痛:评价方法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具体评价方法为在纸上面画一条长度10cm的线段,0~10cm表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要求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线段上做标记,表示疼痛的程度。轻度疼痛平均值为2.57±1.04;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
客观疼痛:评价工具为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要求患者客观叙述主观感受,研究人员根据患者主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共进行五级评价,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Ⅱ级:中度疼痛;Ⅲ级:重度疼痛。
1.5数据分析处理
使用SPSS1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指标采用(%)描述,差异检验采用(x2),计量指标采用(±s)描述,差异检验采用(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
五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5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其他四组(P<0.05),其次为4组患者、2组患者,1组、3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五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s)
注:5组与其他四组比较*P<0.05
3.讨论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受累肌肉或肌群牵张会造成肌肉的痉挛性疼痛,且疼痛程度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阻断患者肌肉痉挛和由肌肉痉挛所导致的痉挛性疼痛,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该疾病常用的方法包括肌疗法、肌肉牵张加冷喷雾疗法、肌内封闭、针刺、牵张法等,但均难以获得十分确切的临床疗效[3]。
利多卡因是我国临床麻醉中应用的一种局部麻醉药物,现阶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该种药物记住吸收完全,能够迅速分布人体内心、脑、肾等血运丰富的组织中,镇痛效果可靠、持久,不良反应少。我院本次研究对该种药物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在E点和F点两点注射该药物的5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VRS分级Ⅲ级率均较其他四组低,单点注射该药物的2组、4组患者的主、客观疼痛程度也较注射生理盐水的1组和3组患者轻。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给予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多点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确切,同时也表明利多卡因在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慢性颈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芳,季楠,孟岚等.神经阻滞治疗颅脑手术后急性重度颈源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25-27.
[2] 何桂华,温元强,陈立等.针刀结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颈肩背部急性肌筋膜炎8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66.
[3] 曾义,林尊强,夏智谦等.低浓度大容量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用于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24-26,34.
论文作者:韩静 王树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9
标签:利多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个月论文; 卡因论文; 颈部论文; 筋膜论文; 《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论文;